一种抗震包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4684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震包装箱,包括外箱体和内箱体,所述内箱体位于所述外箱体内,所述外箱体与所述内箱体之间设有多个缓震件,所述缓震件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包括第一连接部和至少两个第一筒体,多个所述第一筒体同心设置;所述第二杆体包括第二连接部和至少两个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二筒体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筒体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筒体之间设置有阻尼件,所述阻尼件连接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本方案相对于以往的使用弹簧进行减震的方案,其塑性形变相较于弹簧恢复较慢,在外力取消时,塑性形变恢复不易产生二次震动,能有效提高本包装箱整体的减震效果。减震效果。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包装箱


[0001]本技术涉及包装箱
,特别是一种抗震包装箱。

技术介绍

[0002]在物流业高度发达的今天,用包装箱来运输货物已经越来越普遍。由于货物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挤压、碰撞等现象,对于有些精密仪器设备和易碎物品在运输过程中要进行防震保护。
[0003]传统的包装箱防震,通常通过两个内外设置的箱体,在两个箱体之间放置弹簧使两者具有减震作用。但弹簧在压缩或拉伸时会产生较大的弹性反力,容易产生二次震动,整体减震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震包装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抗震包装箱,包括外箱体和内箱体,所述内箱体位于所述外箱体内,所述外箱体与所述内箱体之间设有多个缓震件,所述缓震件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包括第一连接部和至少两个第一筒体,多个所述第一筒体同心设置;所述第二杆体包括第二连接部和至少两个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二筒体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筒体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筒体之间设置有阻尼件,所述阻尼件连接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包装箱运输过程中,外箱体受到外力的作用发生晃动,内箱体由于惯性,晃动的幅度相较于外箱体要小,这使得缓震件受到拉应力或压应力,导致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发生相对滑移,从而使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发生相对滑移,从而使阻尼件发生塑性形变,当外箱体停止晃动时,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由于阻尼件的作用逐渐恢复至原始状态。本方案相对于以往的使用弹簧进行减震的方案,其塑性形变相较于弹簧恢复较慢,在外力取消时,塑性形变恢复不易产生二次震动,能有效提高本包装箱整体的减震效果。
[0008]与此同时,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分成若干层,并且在相邻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设置有阻尼件,能提高缓震件的抗弯刚度,使缓震件在径向上不易发生变形,相对于弹簧在径向上容易发生变形的特性,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缓震件的寿命以及抗震稳定性。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震件还包括铅芯,所述第一筒体开设有供所述铅芯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筒体设有供所述铅芯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对应设置,所述铅芯穿过所述阻尼件、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受到拉应力和压应力导致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发生相对滑移时,阻尼件发生塑性形变,同时铅芯也发生塑性形变,铅芯产生的塑
性形变能进一步对能量进行吸收,并且当晃动停止时可通过阻尼件提供恢复力使铅芯恢复原状。能极大程度提高缓震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保证缓震件的强度。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铅芯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铅芯沿所述第一杆体的中心轴线排布。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个铅芯的设置能进一步提高缓震件的强度。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尼件与第二杆体形成有密封空间,所述密封空间内注有阻尼液,所述第一筒体伸入所述密封空间内并且被所述阻尼液浸没。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阻尼液可以提高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的阻尼。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箱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起吊件。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吊机可通过与起吊件连接吊起本包装箱。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箱体和所述内箱体均设有撬开口,所述撬开口设置于所述外箱体的两个相邻的外壁的连接处或所述内箱体的两个相邻的外壁的连接处。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撬开口能伸入撬棍,避免工作人员撬开包装箱时反复使用撬棍插破包装箱的外壁才能撬开包装箱的麻烦。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相对于以往的使用弹簧进行减震的方案,其塑性形变相较于弹簧恢复较慢,在外力取消时,塑性形变恢复不易产生二次震动,能有效提高本包装箱整体的减震效果。
[0020]本技术用于包装箱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00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缓震件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00、外箱体;110、起吊件;120、撬开口;200、内箱体;300、缓震件;310、第一杆体;311、第一连接部;312、第一筒体;320、第二杆体;321、第二连接部;322、第二筒体;330、阻尼件;340、阻尼液;350、铅芯。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
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0027]参照图1至图3,一种抗震包装箱,包括内箱体200和外箱体100。内箱体200设置于外箱体100内,内箱体200和外箱体100均通过多个木板固定形成。内箱体200包括内箱底壁、内箱侧壁和内箱封盖,外箱体100包括外箱底壁、外箱侧壁和外箱封盖。外箱体100的各个部件钉装固定,外箱侧壁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起吊件110,外箱底壁与外箱侧壁、外箱封盖与外箱侧壁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撬开口120。起吊件110两两一组分别设置于相对的两个外箱侧壁。其中内箱体200的底壁的厚度大于内箱体200的侧壁、外箱体100的底壁厚度大于外箱体100的侧壁。
[0028]外箱体100和内箱体200之间设有多个缓震件300,多个缓震件300均布于内箱底壁和外箱底壁之间、内箱侧壁和外箱侧壁之间、内箱封盖和外箱封盖之间。
[0029]缓震件300包括第一杆体310和第二杆体320。
[0030]第一杆体310包括第一连接部311和两个第一筒体312(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筒体312的数量可设置为三个以上),两个第一筒体312同心设置。第一连接部311和第一筒体312相对固定,第一筒体312为圆形筒体(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筒体312可设置为方形筒体)。第一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包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体(100)和内箱体(200),所述内箱体(200)位于所述外箱体(100)内,所述外箱体(100)与所述内箱体(200)之间设有多个缓震件(300);所述缓震件(300)包括第一杆体(310)和第二杆体(320);所述第一杆体(310)包括第一连接部(311)和至少两个第一筒体(312),多个所述第一筒体(312)同心设置;所述第二杆体(320)包括第二连接部(321)和至少两个第二筒体(322),所述第一筒体(312)与所述第二筒体(322)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筒体(312)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筒体(322)之间设置有阻尼件(330),所述阻尼件(330)连接所述第一筒体(312)和所述第二筒体(3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件(300)还包括铅芯(350),所述第一筒体(312)开设有供所述铅芯(350)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筒体(322)设有供所述铅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易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誉隆行包装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