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两用型高空坠落人员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4383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水陆两用型高空坠落人员保护装置;包括呈管状的可收纳橡胶气囊,以及设置在可收纳橡胶气囊内的安全装置背带,和设置在可收纳橡胶气囊外壁的气体发生器;在可收纳橡胶气囊未充气时,可收纳橡胶气囊通过安全装置背带环绕使用者腰部固定;在可收纳橡胶气囊未充气后,可收纳橡胶气囊膨胀为一个长度大于使用者高度的管状结构,将使用者置于可收纳橡胶气囊的内腔;可收纳橡胶气囊位于两端开口位置设置至少一个安全装置排气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应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并且更加高效、实用、经济。济。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陆两用型高空坠落人员保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空作业保护
,特别涉及水陆两用型高空坠落人员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工程建设行业的日常生产活动中,容易因人员安全意识缺乏、安全措施不到位或高空冒险作业而发生人员高坠事故,最终导致人身及财产蒙受巨大损失的同时也摧毁了无辜的从业人员及其家庭的幸福和未来。
[0003]即使对工程建设活动开展前,对高空作业和高危人员进行相应安全技术教育并配备传统劳防用品和高空作业安全防护设施,也只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并实现一定程度范围内的安全管控,但很难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
[0004]尤其是在高空作业时突发紧急险情(如塔吊倾覆、脚手架失稳等),作业人员很难在极短暂时间内做出有效反应和自我保护,这便直接导致了高空作业和高危人员的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并伴有人身伤亡。目前在工程建设行业日常生产活动中,针对上述高空作业和高危人员除配备传统劳防用品外,也缺乏行之有效且应对紧急险情的人员安全保护设施或装置,以降低高空作业和高危人员在高空作业时发生紧急险情引起事故发生率和致死率,从而最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
[0005]目前对高空作业和高危人员在高空作业时突发紧急险情(如塔吊倾覆、脚手架失稳等)且人员已处于坠落状态能起到高坠保护的装置及其专利号有:高空坠落保护装置(CN106730431A、CN106730431B和CN206285358U)、一种高空坠落保护装置及其工作方法(CN109224338A)。
[0006]虽然上述各种高空坠落保护装置结构构造、工作机理、外观造型大相径庭,繁杂不一,但是他们都能在高空作业和高危人员已发生坠落险情且人员处于下坠状态时起到一定程度的坠落保护,进而降低高坠人员的人身伤亡率,但无法彻底实现坠落人员零伤亡和全面保护,而且上述各种高空坠落保护装置也有各自特点和适用范围以及存在不同技术短板和问题,下面将一一详述介绍。
[0007]首先是高空坠落保护装置(CN106730431A、CN106730431B和CN206285358U),其通过背包穿戴在高空作业和高危人员身上后,当人员发生高坠险情且处于坠落状态时,背包内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人员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时,传感器向主控电路发送信号,同时主控电路将控制点火驱动电路驱动点火器点火,点火后将引爆点火剂和产气剂并形成大量气体对安全气袋充气,充满气的气袋形成安全气囊,对坠落人员的人身安全进行保护,降低坠落损伤。但是它也存在如下的技术短板和不足点:
[0008]①
该装置零部件数量较多且构造复杂,必须委托专业厂家定制组装后才可投用,其制作成本较高,经济性较差;
[0009]②
当人员发生坠落险情时,该装置对安全气囊快速充气,并于人员穿戴背部形成巨大保护气囊,而且控制盒位于安全气囊的中心位置,当坠落人员的坠落姿态为仰面背朝
下时,安全气囊可以对坠落人员起到保护并将坠落伤害降低到最低,若坠落姿态为面朝下背朝上时,安全气囊无法对人员进行保护,人员与地面直接接触并引发伤亡事故,所以该装置保护机理存在严重漏洞和安全隐患。此外控制盒与安全气囊在同一侧面上,当安全气囊与控制盒同时接触地面并承受地面的反作用力,容易造成控制盒及其内部蓄电池、欠压指示灯、故障指示灯、主控电路、安全气囊检测电路等电气元件在受到地面的反作用力作用时发生冲击破坏或挤压损坏,并无法重复利用,该构造设计也存在漏洞;
[0010]③
该装置对投用环境要求较高,其内含的多种电气元件和气体生成用点火剂和产气剂,容易受阴雨潮湿环境作用影响而引发受潮变质、短路或锈蚀等问题,最终导致上述各零部件无法正常运作,致使整个装置失效,所以该装置仅适用于干燥环境,其适用面较窄,通用性较差;
[0011]④
该装置由于身背于人员背部或腹部,且其内含零部件数量较多且自重较大,在人员作业时,其容易增添人员的负担并消耗人员体力和精力,降低人员的工作效率,其社会效益不佳。
[0012]其次是一种高空坠落保护装置及其工作方法(CN109224338A),当防护网上方出现坠落人体时,通过人体检测模块将坠落人体信息传输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再输出控制防护网运动模块,并启动防护网开关并使通过压缩弹簧复位带动防护网安装部沿水平引导杆弹出,同时防护网也于沿墙体阴角展开,以接住坠落人体,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但是它也存在如下的技术短板和不足点:
[0013]①
该装置中防护网、防护网安装部、防护网运动模块、防护网开关等主要高坠保护零部件指定安装于大楼外立面二层墙体阴角内,同时人体检测模块指定安装于大楼外立面四层以上的各个墙体阴角内,这种安装方式将使装置无法识别出二、三层发生险情情况,且无法及时处理二、三层险情并提供必要防坠保护,最终引发二、三层的人员坠落伤亡事故,其安装方式和工作方法存在严重漏洞和安全隐患,其安全性和保护性能欠妥,使用风险极大,不建议推广应用;;
[0014]②
该装置内含较多零部件且构造复杂,必须委托专业厂家定制生产并运抵现场安装调试后方可投用,其制作和使用成本较高,经济性较差,同时外墙阴角上需要预留安装空间,对投用环境条件要求较高,通用性较差;
[0015]③
该装置在识别到坠落人员信息后通过防护网将坠落人员托起,并借助墙体三面阴角将坠落人员包围在有限空间内,以此来保护人身安全,但墙体阴角对立面为开放面且无任何水平向保护措施,坠落人员存在从开放面滚落出去的可能性,容易引发人身安全事故,所以该装置的保护机理存在漏洞和安全隐患,使用风险较大,无法形成全面保护;
[0016]④
该装置及各零部件因安装于外墙阴角的各个楼层,其日常使用的配套维保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均较大,维保过程中需借助登高设备,并存在高出作业及相应风险,其维保成本较高且安全风险较大。
[0017]因此,如何实现作业人员有效自我安全保护,拓展高空坠落人员自我安全保护设施类型,优化完善了针对高坠人员的自我保护方式、应用场景和自我保护机理,简化安全保护装置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8]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水陆两用型高空坠落人员保护装置,实现的目的是实现高空作业或高危人员在发生紧急险情时能够短暂做出有效反应并同步启动自我保护,大幅降低高空作业或高危人员在发生紧急险情时的事故发生率和致死率,并且基本能保障人身零伤亡,把损失降到最低,从而满足日益严苛的工程建设安全生产要求。
[001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水陆两用型高空坠落人员保护装置;包括呈管状的可收纳橡胶气囊,以及设置在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内的安全装置背带,和设置在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外壁的气体发生器;
[0020]在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未充气时,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通过所述安全装置背带环绕使用者腰部固定;
[0021]在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充气后,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膨胀为一个长度大于使用者高度的管状结构,将使用者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陆两用型高空坠落人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管状的可收纳橡胶气囊(15),以及设置在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15)内的安全装置背带(13),和设置在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15)外壁的气体发生器(16);在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15)未充气时,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15)通过所述安全装置背带(13)环绕使用者腰部固定;在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15)未充气后,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15)膨胀为一个长度大于使用者高度的管状结构,将使用者置于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15)的内腔;所述安全装置背带(13)包括用于固定使用者肩部的肩带,用于固定使用者腿部的腿带,以及用于与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15)固定连接的安全装置背带内置固定面(18);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15)位于两端开口位置设置至少一个安全装置排气孔(17);每一所述安全装置排气孔(17)包括安全装置排气口变径内腔(21),以及分别设置所述安全装置排气口变径内腔(21)两端端口部位的三片以上排气口外侧扇形页片(22)和三片以上排气口内侧扇形页片(20);所述安全装置排气口变径内腔(21)是一个靠近两端部分内径大于中部内径的变内径孔;其中,直径较大的两端部分与直径较小的中间部分之间形成一个朝向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15)外界的外向沉肩,以及一个朝向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15)内部的内向沉肩;所有所述排气口外侧扇形页片(22)和所有所述排气口内侧扇形页片(20)均分别与相应的所述安全装置排气口变径内腔(21)的相应端口部位连接,并分别在相应的所述安全装置排气口变径内腔(21)的相应端口位置拼合呈能够遮蔽相应端口的圆形片状结构;每一所述排气口外侧扇形页片(22)朝向相应的所述安全装置排气口变径内腔(21)内侧的一面与相应的所述外向沉肩之间均设有排气口外侧扇形页片连接弹簧(23);每一所述排气口内侧扇形页片(20)朝向相应的所述安全装置排气口变径内腔(21)内侧的一面与相应的所述内向沉肩之间均设有排气口内侧扇形页片连接弹簧(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用型高空坠落人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15)采用耐磨耐高温抗撕裂氟橡胶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用型高空坠落人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器(16)包括与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15)固定的气体发生器外壳(2),设置在所述气体发生器外壳(2)的气体发生器触发按钮(10),以及设置在所述气体发生器外壳(2)内的气体发生器内置高压高纯液体二氧化碳储罐(9);所述气体发生器内置高压高纯液体二氧化碳储罐(9)紧贴所述气体发生器外壳(2)的内表面设置,朝向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15)的位置设有二氧化碳储罐密封出气口(7)和二氧化碳储罐凹形固定卡槽(4);所述二氧化碳储罐密封出气口(7)设有二氧化碳储罐对口气体生成管(6);所述二氧化碳储罐对口气体生成管(6)与所述气体发生器外壳(2)固定,并穿过所述气体发生器外壳(2)于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15)连接;在所述气体发生器内置高压高纯液体二氧化碳储罐(9)被所述气体发生器触发按钮(10)挤压后,所述气体发生器内置高压高纯液体二氧化碳储罐(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