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液及钠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4382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二次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解液及钠离子电池,包括导电钠盐、非水有机溶剂和功能性添加剂,所述功能性添加剂包括氟代碳酸乙烯酯、硫酸乙烯酯、靛红类酸酐、三(三甲基硅烷)硼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解液采用几种功能性添加剂联用,能产生协同作用,可以在正负极形成稳定致密的界面膜,且能部分中和正极材料表面的碱性,抑制与电解液的副反应,提高电极的电荷传递能力,且几种低阻抗的添加剂联用,所形成的界面膜阻抗小,降低电池极化,因此在循环优异的同时,兼顾低温和倍率性能。和倍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解液及钠离子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二次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解液及钠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逐渐匮乏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发展新型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必然趋势。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笔记本电脑和储能等方面,但锂的资源储量有限,且在地球上分布不均,日后将枯竭。而钠是地球上储量较丰富的元素之一,其工作原理与锂离子电池相似,同时具有成本低、安全性好及能长期大规模存储等优点,越来越受到研发人员的关注,钠离子电池有望在储能领域替代锂离子电池而被广泛应用。
[0003]但由于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碱性很强,易与电解液反生副反应,尤其是在高电压下,副反应更严重,产生气体,导致电池内压增大,电池变形,性能衰减等问题,因此解决电池产气问题已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解液,能够中和正极材料表面的碱性,提高SEI膜的致密性和稳定性,在高电压下不发生副反应,不产气不变形。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电解液,包括导电钠盐、非水有机溶剂和功能性添加剂,所述功能性添加剂包括氟代碳酸乙烯酯、硫酸乙烯酯、靛红类酸酐、三(三甲基硅烷)硼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7]优选地,所述功能性添加剂占电解液总质量的1%~10%。
[0008]优选地,所述导电钠盐包括六氟磷酸钠、高氯酸钠、二氟磷酸钠和双草酸硼酸钠的一种或多种。
[0009]优选地,所述导电钠盐占电解液总重量的12%~18%。
[0010]优选地,所述非水有机溶剂包括环状碳酸酯、链状碳酸酯、丙酸乙酯、丙酸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0011]优选地,所述环状碳酸酯和链状碳酸酯的质量比为1:1~4。
[0012]优选地,所述环状碳酸酯包括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链状碳酸酯包括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0013]优选地,所述非水有机溶剂的质量占电解液的总质量的70%~85%。
[0014]优选地,所述功能性添加剂为氟代碳酸乙烯酯、硫酸乙烯酯、三(三甲基硅烷)硼酸酯和靛红酸酐按重量份数比为2~8:0.2~5:0.1~5:0.1~5的混合物。
[001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钠离子电池,具有良好的高电压稳定性,循环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001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7]一种钠离子电池,包括上述的电解液。
[001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本专利技术中功能性添加剂包括氟代碳酸乙烯酯、硫酸乙烯酯、靛红类酸酐、三(三甲基硅烷)硼酸酯。氟代碳酸乙烯酯在负极形成较稳定致密的SEI膜,提高电解液的浸润性,降低电池阻抗;靛红类酸酐能够中和正极材料表面的碱性,并能在正极成膜,且氟代酸酐能生成NaF,提高导电性,降低内阻,抑制正极材料颗粒在循环过程中颗粒内裂纹的产生,改善循环;硫酸乙烯酯在负极形成低阻抗的SEI膜,降低电池在循环中阻抗增加,提升低温和倍率性能;三(三甲基硅烷)硼酸酯在正极形成稳定致密的CEI膜,抑制正极材料过渡金属的溶解,提高正极材料的稳定性,同时能提高电极的电荷传递能力,改善循环。靛红类酸酐包括靛红酸酐、5

氟靛红酸酐、6

氟靛红酸酐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0]本专利技术采用几种添加剂联用,能产生协同作用,可以在正负极形成稳定致密的界面膜,且能部分中和正极材料表面的碱性,抑制与电解液的副反应,提高电极的电荷传递能力,且几种低阻抗的添加剂联用,所形成的界面膜阻抗小,降低电池极化,因此在循环优异的同时,兼顾低温和倍率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1、一种电解液,包括导电钠盐、非水有机溶剂和功能性添加剂,所述功能性添加剂包括氟代碳酸乙烯酯、硫酸乙烯酯、靛红类酸酐、三(三甲基硅烷)硼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2]本专利技术中功能性添加剂包括氟代碳酸乙烯酯、硫酸乙烯酯、靛红类酸酐、三(三甲基硅烷)硼酸酯。氟代碳酸乙烯酯在负极形成较稳定致密的SEI膜,提高电解液的浸润性,降低电池阻抗;靛红类酸酐能够中和正极材料表面的碱性,并能在正极成膜,且氟代酸酐能生成NaF,提高导电性,降低内阻,抑制正极材料颗粒在循环过程中颗粒内裂纹的产生,改善循环;硫酸乙烯酯在负极形成低阻抗的SEI膜,降低电池在循环中阻抗增加,提升低温和倍率性能;三(三甲基硅烷)硼酸酯在正极形成稳定致密的CEI膜,抑制正极材料过渡金属的溶解,提高正极材料的稳定性,同时能提高电极的电荷传递能力,改善循环。靛红类酸酐包括靛红酸酐、5

氟靛红酸酐、6

氟靛红酸酐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3]本专利技术采用几种添加剂联用,能产生协同作用,可以在正负极形成稳定致密的界面膜,且能部分中和正极材料表面的碱性,抑制与电解液的副反应,提高电极的电荷传递能力,且几种低阻抗的添加剂联用,所形成的界面膜阻抗小,降低电池极化,因此在循环优异的同时,兼顾低温和倍率性能。
[0024]优选地,所述功能性添加剂占电解液总质量的1%~10%。功能性添加剂占电解液总质量的2%~10%、4%~8%、4%~7%、4%~6%,具体地,功能性添加剂占电解液总质量的1%、2%、3%、4%、5%、6%、7%、8%、9%、10%。
[0025]优选地,所述导电钠盐包括六氟磷酸钠、高氯酸钠、二氟磷酸钠和双草酸硼酸钠的一种或多种。
[0026]优选地,所述导电钠盐占电解液总重量的12%~18%。导电钠盐占电解液总重量的13%~18%、13%~17%、14%~16%,具体地,导电钠盐占电解液总重量为12%、14%、16%、18%。
[0027]优选地,所述非水有机溶剂包括环状碳酸酯、链状碳酸酯、丙酸乙酯、丙酸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0028]优选地,所述环状碳酸酯和链状碳酸酯的质量比为1:1~4。环状碳酸酯和链状碳酸酯的质量比为1:1、1:2、1:3、1:4。
[0029]优选地,所述环状碳酸酯包括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链状碳酸酯包括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0030]优选地,所述非水有机溶剂的质量占电解液的总质量的70%~85%。非水有机溶剂的质量占电解液的总质量的70%、74%、77%、79%、82%、85%。
[0031]优选地,所述功能性添加剂为氟代碳酸乙烯酯、硫酸乙烯酯、三(三甲基硅烷)硼酸酯和靛红酸酐按重量份数比为2~8:0.2~5:0.1~5:0.1~5的混合物。优选地,氟代碳酸乙烯酯、硫酸乙烯酯、三(三甲基硅烷)硼酸酯和靛红酸酐的重量份数比为2~8:0.2~5:0.3~5:0.3~5、2~8:0.2~5:0.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钠盐、非水有机溶剂和功能性添加剂,所述功能性添加剂包括氟代碳酸乙烯酯、硫酸乙烯酯、靛红酸酐/5

氟靛红酸酐/6

氟靛红酸酐、三(三甲基硅烷)硼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添加剂占电解液总质量的1%~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钠盐包括六氟磷酸钠、高氯酸钠、二氟磷酸钠和双草酸硼酸钠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钠盐占电解液总重量的12%~1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水有机溶剂包括环状碳酸酯、链状碳酸酯、丙酸乙酯、丙酸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徐雄文王志斌黄玉希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钠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