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分散调蓄的末端雨水控制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418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雨水控制收集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分散调蓄的末端雨水控制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池,收集池的顶部设置有进料装置,收集池的内部设置有处理装置,处理装置的底部设置有输送装置。该基于分散调蓄的末端雨水控制收集装置,通过进液管将药液加入到处理池中,然后启动电机,带动搅拌将和搅拌棒转动,能够帮助雨水和药液混合,在混合反应一段时间后,能够将雨水处理好,在将雨水处理好之后,通过启动输送阀,配合输送管能够将处理好的雨水输送到河道中,完成雨水的处理和回送的过程,能够增加装置对雨水的处理和回用的效果,导致排回河道的雨水能够满足使用需求,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分散调蓄的末端雨水控制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雨水控制收集装置
,具体为一种基于分散调蓄的末端雨水控制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雨水收集就是将雨水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得到符合某种水质指标的水再利用的过程,雨水收集,完整的说应该叫做"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是指收集、利用建筑物屋顶及道路、广场等硬化地表汇集的降雨径流,经收集
‑‑
输水
‑‑
净水
‑‑
储存等渠道积蓄、雨水收为绿化、景观水体、洗涤及地下水源提供雨水补给,以达到综合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目的。具有减缓城区雨水洪涝和地下水位下降、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广泛的意义。雨水收集利用建筑、道路、湖泊等,收集雨水,用于绿地灌溉、景观用水,或建立可渗式路面、采用透水材料铺装,直接增加雨水的渗入量。
[0003]现有的雨水收集装置在收集雨水后对雨水的处理和回用效果不好,导致排回河道的雨水无法满足使用需求,在使用时的效果不好,需要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分散调蓄的末端雨水控制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分散调蓄的末端雨水控制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池,所述收集池的顶部设置有进料装置,所述收集池的内部设置有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的底部设置有输送装置。
[0006]所述处理装置包括进液管、挂钩、连接架、底板、套环、电机壳、电机、搅拌轴、搅拌棒、搅拌桨、处理池、连接杆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于收集池的内壁两侧,所述处理池固定连接于支撑架的侧面,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于处理池的侧面,所述电机壳固定连接于处理池的内底部,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电机壳的内底部,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于电机的输出轴,所述搅拌棒固定连接于搅拌轴的左右两侧,所述搅拌桨固定连接于搅拌棒的表面,所述进液管插接于处理池的顶部,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于收集池的内右侧,所述挂钩固定连接于连接架的底部,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于挂钩的底部,所述套环固定连接于底板的顶部。
[0007]优选的,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导流板、阻尼轴承、转轴、进水管和限位板,所述阻尼轴承固定连接于收集池的顶部,所述转轴固定连接于阻尼轴承的内圈,所述导流板固定连接于转轴的表面。
[0008]优选的,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管、输送阀和密封圈,所述输送管固定连接于处理池的底部,所述输送阀连接于输送管的表面,所述密封圈固定连接于输送管的表面,所述密封圈的顶部与处理池的底部接触。
[0009]优选的,所述套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套环对称分布在底板顶部的左右两侧,通过设置有套环,套环配合挂钩,能够增加进液管的稳定性。
[0010]优选的,所述进液管插接于套环的内部,所述进液管连接于挂钩的顶部,通过设置有进液管,进液管用于将药液加入处理池中。
[0011]优选的,所述进水管固定连接于收集池的顶部内壁,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于处理池的底部。
[0012]优选的,所述收集池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进水管的大小适配,通过设置有开口,且开口大小与进水管适配,能够使得雨水能够进入进水管中,并通过进水管流入到处理池中。
[0013]优选的,所述阻尼轴承、转轴和导流板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阻尼轴承、转轴和导流板对称分布在收集池顶部的左右两侧,通过设置有两组导流板和阻尼轴承,使得装置在调控雨水流速时的效果更好。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分散调蓄的末端雨水控制收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基于分散调蓄的末端雨水控制收集装置,通过设置有进液管、挂钩、电机、搅拌桨和搅拌棒,在使用时,通过进液管将药液加入到处理池中,然后启动电机,带动搅拌将和搅拌棒转动,能够帮助雨水和药液混合,在混合反应一段时间后,能够将雨水处理好,在将雨水处理好之后,通过启动输送阀,配合输送管能够将处理好的雨水输送到河道中,完成雨水的处理和回送的过程,能够增加装置对雨水的处理和回用的效果,导致排回河道的雨水能够满足使用需求,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0016]2、该基于分散调蓄的末端雨水控制收集装置,通过设置有导流板、阻尼轴承和进水管,在使用时,通过翻动导流板,带动转轴在阻尼轴承中顺时针或是逆时针的转动,当导流板顺时针转动靠向收集池顶部翻转时,此时流入速度逐渐变快,反之则变慢,然后流入到处理池中,根据翻转角度不同,能够控制雨水流入的速度,能够调控雨水的流速,增强装置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收集池;2、进料装置;201、导流板;202、阻尼轴承;203、转轴;204、进水管;205、限位板;3、处理装置;301、进液管;302、挂钩;303、连接架;304、底板;305、套环;306、电机壳;307、电机;308、搅拌轴;309、搅拌棒;310、搅拌桨;311、处理池;312、连接杆;313、支撑架;4、输送装置;401、输送管;402、输送阀;403、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分散调蓄的末端雨水控制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池1,收集池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装置2,收集池1的内部设置有处理装置3,处理装置3的底部设置有输送装置4,收集池1的顶部开设有开口,开口与进水管204的大小适配,通过设置有开口,且开口大小与进水管204适配,能够使得雨水能够进入进水管204中,并通过进水管204流入到处理池311中。
[0025]处理装置3包括进液管301、挂钩302、连接架303、底板304、套环305、电机壳306、电机307、搅拌轴308、搅拌棒309、搅拌桨310、处理池311、连接杆312和支撑架313,支撑架313固定连接于收集池1的内壁两侧,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分散调蓄的末端雨水控制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池(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装置(2),所述收集池(1)的内部设置有处理装置(3),所述处理装置(3)的底部设置有输送装置(4);所述处理装置(3)包括进液管(301)、挂钩(302)、连接架(303)、底板(304)、套环(305)、电机壳(306)、电机(307)、搅拌轴(308)、搅拌棒(309)、搅拌桨(310)、处理池(311)、连接杆(312)和支撑架(313),所述支撑架(313)固定连接于收集池(1)的内壁两侧,所述处理池(311)固定连接于支撑架(313)的侧面,所述连接杆(312)固定连接于处理池(311)的侧面,所述电机壳(306)固定连接于处理池(311)的内底部,所述电机(307)固定连接于电机壳(306)的内底部,所述搅拌轴(308)固定连接于电机(307)的输出轴,所述搅拌棒(309)固定连接于搅拌轴(308)的左右两侧,所述搅拌桨(310)固定连接于搅拌棒(309)的表面,所述进液管(301)插接于处理池(311)的顶部,所述连接架(303)固定连接于收集池(1)的内右侧,所述挂钩(302)固定连接于连接架(303)的底部,所述底板(304)固定连接于挂钩(302)的底部,所述套环(305)固定连接于底板(304)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散调蓄的末端雨水控制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2)包括导流板(201)、阻尼轴承(202)、转轴(203)、进水管(204)和限位板(205),所述阻尼轴承(202)固定连接于收集池(1)的顶部,所述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顺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世沃生态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