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的电压、温度采集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4125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的电压、温度采集板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层叠的顶层保护膜(1)、顶层覆盖膜(2)、TOP面柔性线路板(3)、第一纯胶(4)、基材面(5)、第二纯胶(6)、BOT面柔性线路板(7)、底层覆盖膜(8)以及底层保护膜(9),所述第一柔性线路板(3)、第二柔性线路板(7)内设有多组呈矩阵分布的电压采集组件(10)以及温度采集组件(1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柔性线路板,电压、温度采集元件矩阵分布在柔性线路板内,可对电池组对点位测试;利用柔性线路板板韧性好,可根据电池组组装要求任意角度弯折,安装方便;克服了传统采集线束长短参差不齐、无法统一线束标准的缺点,能够简洁线束,优化电池系统布局。化电池系统布局。化电池系统布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组的电压、温度采集板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的电压、温度采集板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池系统中,需要对电池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通常采用传统采集板对电池的各点处电压、温度进行采集,传统的采集板对组装要求较高,安装不方便,在安装时,采集线束往往长短参差不齐、无法统一线束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电池模组的电压、温度采集板,采用柔性线路板,电压、温度采集元件矩阵分布在柔性线路板内,可对电池组对点位测试;利用柔性线路板韧性好,可根据电池组组装要求任意角度弯折,安装方便;克服了传统采集线束长短参差不齐、无法统一线束标准的缺点,能够简洁线束,优化电池系统布局。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电池模组的电压、温度采集板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层叠的顶层保护膜、顶层覆盖膜、TOP面柔性线路板、第一纯胶、基材面、第二纯胶、BOT面柔性线路板、底层覆盖膜以及底层保护膜,所述第一柔性线路板、第二柔性线路板内设有多组呈矩阵分布的电压采集组件以及温度采集组件。
[0006]进一步的,所述顶层保护膜为PI+AD:50+25μm,顶层覆盖膜为PI+AD:25+25μm,TOP面柔性线路板为铜箔:35μm,第一纯胶为AD:25μm,基材面为PI:50μm,第二纯胶为AD:25μm,BOT面柔性线路板为铜箔:35μm,底层覆盖膜为PI+AD:25+25μm,底层保护膜为PI+AD:25+50μm。
[0007]进一步的,所述温度采集组件为村田NCU18XH103F6SRB 10K温度传感器。
[0008]进一步的,所述电压采集组件为10组,均匀分布于第一柔性线路板、第二柔性线路板的四周边缘处。
[0009]进一步的,所述温度采集组件为2组,分布于第一柔性线路板、第二柔性线路板的中间段两处。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柔性线路板、第二柔性线路板的端部设有连接器插座。
[0011]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柔性线路板,电压、温度采集元件矩阵分布在柔性线路板内,可对电池组对点位测试;利用柔性线路板板韧性好,可根据电池组组装要求任意角度弯折,安装方便;克服了传统采集线束长短参差不齐、无法统一线束标准的缺点,能够简洁线束,优化电池系统布局。
附图说明
[0012]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
附图中: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池模组的电压、温度采集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池模组的电压、温度采集板组件的层叠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池模组的电压、温度采集板组件的顶层保护膜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池模组的电压、温度采集板组件的顶层覆盖膜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池模组的电压、温度采集板组件的TOP面柔性线路板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池模组的电压、温度采集板组件的基材面示意图;
[0019]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池模组的电压、温度采集板组件的BOT面柔性线路板示意图;
[0020]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池模组的电压、温度采集板组件的底层覆盖膜示意图;
[0021]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池模组的电压、温度采集板组件的底层保护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3]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4]实施例1
[0025]参见图1

9:一种电池模组的电压、温度采集板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层叠的顶层保护膜1、顶层覆盖膜2、TOP面柔性线路板3、第一纯胶4、基材面5、第二纯胶6、BOT面柔性线路板7、底层覆盖膜8以及底层保护膜9,所述第一柔性线路板3、第二柔性线路板7内设有多组呈矩阵分布的电压采集组件10以及温度采集组件11。
[002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采用从上到下依次层叠的顶层保护膜、顶层覆盖膜、TOP面柔性线路板、第一纯胶、基材面、第二纯胶、BOT面柔性线路板、底层覆盖膜以及底层保护膜进行双面安装作为采集板;柔性线路板包括电压、温度采集元件的矩阵;本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电压采集组件、温度采集组件,采用柔性线路板起到连接各电压、温度采集元件的导线作用,其中电压、温度采集元件矩阵分布在柔性电路板内,可对电池组对点位测试;利用柔性电路板板韧性好,可根据电池组组装要求任意角度弯折,安装方便;克服了传统采集线束长短参差不齐、无法统一线束标准的缺点,能够简洁线束,优化电池系统布局。
[0027]在一具体的实例中,所述顶层保护膜1为PI+AD:50+25μm,顶层覆盖膜2为PI+AD:25+25μm,TOP面柔性线路板3为铜箔:35μm,第一纯胶4为AD:25μm,基材面5为PI:50μm,第二纯胶6为AD:25μm,BOT面柔性线路板7为铜箔:35μm,底层覆盖膜8为PI+AD:25+25μm,底层保护膜9为PI+AD:25+50μm。
[002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PI

聚酰亚胺,AD

纯胶膜,通过上述厚度以及材质的各
个PI、AD以及铜箔层依次叠加组装成电池模组的电压、温度采集板组件,具有安全可靠、空间利用率高、耐高温、耐化学腐蚀、电绝缘性高、安装方便,自动化生产,成本低等优点,相对于传统线束,本实施例的FPC拥有高度集成、自动化组装、装配准确性、超薄厚度、超柔软度、轻量化等诸多优势,从而可以帮助动力电池Pack实现布局规整、结构紧凑的效果。
[0029]在一具体的实例中,所述温度采集组件11为村田NCU18XH103F6SRB10K温度传感器。
[003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温度传感器处点UV0281

1胶水保护,点胶高度不高于2.5MM,反面贴0.2FR4+SB9100DCF胶纸。
[0031]在一具体的实例中,所述电压采集组件10为10组,均匀分布于第一柔性线路板3、第二柔性线路板7的四周边缘处。
[0032]在一具体的实例中,所述温度采集组件11为2组,分布于第一柔性线路板3、第二柔性线路板7的中间段两处。
[0033]在一具体的实例中,所述第一柔性线路板3、第二柔性线路板7的端部设有连接器插座12。
[0034]本实施例的连接器插座的型号为意利速IMSA

13065B
‑2‑
16A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的电压、温度采集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层叠的顶层保护膜(1)、顶层覆盖膜(2)、TOP面柔性线路板(3)、第一纯胶(4)、基材面(5)、第二纯胶(6)、BOT面柔性线路板(7)、底层覆盖膜(8)以及底层保护膜(9),所述TOP面柔性线路板(3)、BOT面柔性线路板(7)内设有多组呈矩阵分布的电压采集组件(10)以及温度采集组件(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的电压、温度采集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保护膜(1)为PI+AD:50+25μm,顶层覆盖膜(2)为PI+AD:25+25μm,TOP面柔性线路板(3)为铜箔:35μm,第一纯胶(4)为AD:25μm,基材面(5)为PI:50μm,第二纯胶(6)为AD:25μm,BOT面柔性线路板(7)为铜箔:35μm,底层覆盖膜(8)为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杨杨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易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