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8Cr4Mo4V轴承钢表面压应力层深度和疲劳性能的激光冲击强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4097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激光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8Cr4Mo4V轴承钢表面压应力层深度和疲劳性能的激光冲击强化方法。先对经过真空淬火及回火后的材料进行冲击强化,后采用磨光的方法至少去除20μm的表面损伤层,从而使冲击强化区域形成较好的激光冲击强化层。本方法可以在材料表面冲击强化区域形成较均匀的应力分布,使得冲击强化表面得到更好的强化效果,表面压应力层深度最大可达1mm,且它可以应用于轴承内、外圈滚道面等关键部位,能够显著提高8Cr4Mo4V轴承钢表面压应力层深度和疲劳强度,最终达到延长其疲劳寿命的效果。延长其疲劳寿命的效果。延长其疲劳寿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8Cr4Mo4V轴承钢表面压应力层深度和疲劳性能的激光冲击强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激光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8Cr4Mo4V轴承钢表面压应力层深度和疲劳性能的激光冲击强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激光冲击强化(LSP)是一种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用于改变表面层微观结构,提高表面压应力层深度和疲劳性能,增强金属材料的其他机械性能。在LSP工艺中,高功率密度(GW/cm
−2)、短脉冲持续时间(ns)的激光束照射到金属部件的表面,通过吸收保护层的快速气化产生等离子体形成冲击波,对材料表面产生力的作用,并传递到材料内部,同时与周围材料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下,材料表层产生了塑性变形,形成了局部区域的残余应力层,可以显著提高材料表面压应力层深度和抗疲劳性能。
[0003]经研究表明,以往的大部分研究聚焦在激光能量、搭接率等参数对残余应力和组织形貌的影响。如果针对由激光烧蚀对材料表面产生的损伤程度,在冲击强化表面去除损伤层,能够更有效的提高材料的疲劳性能,延长构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8Cr4Mo4V轴承钢表面压应力层深度和疲劳性能的激光冲击强化方法。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0006]一种提高8Cr4Mo4V轴承钢表面压应力层深度和疲劳性能的激光冲击强化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8Cr4Mo4V轴承钢进行热处理;步骤二:经过热处理后的8Cr4Mo4V轴承钢,进行磨光以获得光滑的冲击强化表面;步骤三:将冲击强化表面用乙醇清洗干净并吹干;步骤四:清洗干净的冲击强化表面粘贴适当厚度的吸收保护层;步骤五:将8Cr4Mo4V轴承钢试样装夹至机械臂卡盘,并调整位置至激光束入射试样所需强化的区域;步骤六:调整水路机械臂至8Cr4Mo4V轴承钢试样附近位置,出水口倾斜适当角度,使水帘均匀覆盖所需冲击强化表面;步骤七:设置激光参数并进行激光冲击强化,激光参数包括激光能量、脉宽、光斑尺寸及光斑搭接率;步骤八:冲击强化后去除吸收层并用乙醇清洗干净;步骤九:采用研磨抛光的方法去除适当厚度的激光冲击强化后表面损伤层。
[000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热处理条件为1070

1100℃、保温15

35min,三次回火540

550℃、保温2.5h。
[000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中,吸收保护层的厚度为70

100μm,吸收保护层的材料为黑胶带、铝箔或黑漆。
[000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五中,调整所需冲击强化试样表面位置,使激光束与所需强化表面呈70

90
°
入射状态。
[00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六中,水路机械臂出水口倾斜角度30

60
°
,水膜厚度为1

2mm。
[00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七中,激光参数设置,脉冲能量设为6

8J,脉宽设为15

19ns,方形光斑设置边长范围为3

4mm,搭接率30%

50%。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九中,激光冲击强化后强化区域表面用磨光的方法至少去除20μm的强化层深度。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本专利技术根据吸收保护层厚度相关计算理论,推算出本专利技术所用8Cr4Mo4V轴承钢的吸收保护层厚度为70

100μm,可以有效的保证冲击波的有效利用,降低损伤率。
[0015]2、本专利技术使激光束与待强化表面呈70

90
°
入射状态,可以保障达到最优的强化效果。
[0016]3、本专利技术提出得设置参数:脉冲能量、脉宽、方形光斑、搭接率能够有效地提高8Cr4Mo4V轴承钢的表面压应力层深度,材料的表面显微硬度提高约4%。
[0017]4、本专利技术针对8Cr4Mo4V轴承钢激光冲击强化后表面损伤,提出采用精磨或研磨抛光的方法加工掉适当的强化层深度,去除了材料表面损伤层,疲劳极限强度可提高30%

50%,能够有效的提高材料的疲劳性能和其他力学性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试样尺寸示意图。
[0020]图3为试样表面需粘贴吸收保护层示意图。
[0021]图4为实施例1激光冲击强化后试样表面微观组织。
[0022]图5为实施例1去掉损伤层后试样表面微观组织。
[0023]图6为实施例1强化后材料表面硬度提高情况。
[0024]图7为实施例1、实施例2进行疲劳试验后的疲劳极限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6]一种提高8Cr4Mo4V轴承钢表面压应力层深度和疲劳性能的激光冲击强化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8Cr4Mo4V轴承钢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条件为1070

1100℃、保温15

35min,三次回火540

550℃、保温2.5h;步骤二:经过热处理后的8Cr4Mo4V轴承钢,进行磨光至光滑以获得光滑的冲击强化表面;
步骤三:将冲击强化表面用乙醇清洗干净并吹干;步骤四:清洗干净的冲击强化表面粘贴吸收保护层厚度为70

100μm,吸收保护层的材料为黑胶带、铝箔或黑漆中的一种;步骤五:将8Cr4Mo4V轴承钢试样装夹至机械臂卡盘,并调整所需冲击强化试样表面位置,使激光束与所需强化表面呈70

90
°
入射状态;步骤六:调整水路机械臂至8Cr4Mo4V轴承钢试样附近位置,水路机械臂出水口倾斜角度30

60
°
,水膜厚度为1

2mm,使水帘均匀覆盖所需冲击强化表面;步骤七:设置激光参数,脉冲能量设为6

8J,脉宽设为15

19ns,方形光斑设置边长范围为3

4mm,搭接率30%

50%,并进行激光冲击强化;步骤八:冲击强化后去除吸收层并用乙醇清洗干净;步骤九:采用磨光的方法去除至少20μm厚度的激光冲击强化后表面损伤层。
[0027]经检测材料的表面显微硬度提高约4%,疲劳极限强度提高了30%

50%。
[0028]下面结合图1对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路线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0029]本实施例所采用的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8Cr4Mo4V轴承钢表面压应力层深度和疲劳性能的激光冲击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8Cr4Mo4V轴承钢进行热处理;步骤二:经过热处理后的8Cr4Mo4V轴承钢,进行磨光以获得光滑的冲击强化表面;步骤三:将冲击强化表面用乙醇清洗干净并吹干;步骤四:清洗干净的冲击强化表面粘贴适当厚度的吸收保护层;步骤五:将8Cr4Mo4V轴承钢试样装夹至机械臂卡盘,并调整位置至激光束入射试样所需强化的区域;步骤六:调整水路机械臂至8Cr4Mo4V轴承钢试样附近位置,出水口倾斜适当角度,使水帘均匀覆盖所需冲击强化表面;步骤七:设置激光参数并进行激光冲击强化,激光参数包括激光能量、脉宽、光斑尺寸及光斑搭接率;步骤八:冲击强化后去除吸收层并用乙醇清洗干净;步骤九:采用磨光的方法去除适当厚度的激光冲击强化后表面损伤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8Cr4Mo4V轴承钢表面压应力层深度和疲劳性能的激光冲击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热处理条件为1070

1100℃、保温15

35min,三次回火540

550℃、保温2.5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8Cr4Mo4V轴承钢表面压应力层深度和疲劳性能的激光冲击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吸收保护层的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兴福刘伟军孙玉凤苏勇郑冬月魏英华袁慧慧郝天赐王全振杨宇安敏杨树新穆强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