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计算的统计多次负荷变动过程的监测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4082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器学习计算的统计多次负荷变动过程的监测系统,系统包括采集自动增益控制负荷变动时间的控制系统、调用机器学习计算模型的控制系统和参数计算统计系统;采集自动增益控制负荷变动时间的控制系统用于计算自动增益控制开始时间和自动增益控制结束时间,调用机器学习计算模型的控制系统用于根据自动增益控制开始和结束时间对监测系统的机器学习计算模型下达调用指令;参数计算统计系统根据机器学习计算模型的调用指令来计算、输出并统计每次负荷变动过程中所包含的参数并绘制出每次负荷变动过程中所包含的参数的数据列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及时获取此次投入自动增益控制的各项历史数据及数据列表,达到了实时对历史各项参数进行分析。史各项参数进行分析。史各项参数进行分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器学习计算的统计多次负荷变动过程的监测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火力发电
,具体涉及基于机器学习计算的统计多次负荷变动过程的监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每次自动增益控制投入过程中,运行人员通常无法对负荷变动开始时间、负荷变动迟滞时间、负荷变动结束时间、负荷变动前指令、负荷变动后指令、负荷变动开始时实际负荷、负荷变动结束时实际负荷、负荷变动结束后平均负荷、自动增益控制指令响应速度性能指标K1、调节精度性能指标K2、自动增益控制综合性能指标K3等相关参数进行全面且系统的统计计算,导致无法精准的监测及统计在一段时间内多次负荷变动过程的相关参数,增加了运行人员的计算和统计性能指标的工作量,无法解放劳动生产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出基于机器学习计算的统计多次负荷变动过程的监测系统及方法,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精准的监测及统计在一段时间内多次负荷变动过程的相关参数的问题。
[0004]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基于机器学习计算的统计多次负荷变动过程的监测系统,包括:采集自动增益控制负荷变动时间的控制系统、调用机器学习计算模型的控制系统和参数计算统计系统;
[0005]所述采集自动增益控制负荷变动时间的控制系统的输出端与调用机器学习计算模型的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用于计算自动增益控制开始时间和自动增益控制结束时间,并将计算的自动增益控制开始时间和自动增益控制结束时间输送至调用机器学习计算模型的控制系统;
[0006]所述调用机器学习计算模型的控制系统的输出端与参数计算统计系统连接,用于根据自动增益控制开始时间和自动增益控制结束时间对所述监测系统的机器学习计算模型下达调用指令,并将机器学习计算模型的调用指令传输至参数计算统计系统;
[0007]所述参数计算统计系统,用于根据机器学习计算模型的调用指令来计算、输出并统计每次负荷变动过程中所包含的参数,同时绘制出每次负荷变动过程中所包含的参数的数据列表。
[0008]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基于机器学习计算的统计多次负荷变动过程的监测方法,包括:
[0009]判断在机组是否处于稳定负荷正常运行中;
[0010]若机组是否处于稳定负荷正常运行中,判断负荷指令是否发生变化;
[0011]若此时负荷指令发生变化,则记录负荷变动开始时间、负荷变动指令变化量、负荷变动开始实际负荷,机组进入自动增益控制负荷变动过程;
[0012]判断此时实际负荷是否超出死区,若此时实际负荷超出死区,则记录负荷变动迟
滞时间并判断此时实际负荷是否进入指令死区;
[0013]若此时实际负荷已经进入指令死区,则记录负荷变动结束时间、负荷变动结束实际负荷,当此时实际负荷已经进入指令死区后自动增益控制负荷变动已结束,记录负荷变动结束后稳定负荷;
[0014]自动增益控制负荷变动已结束后,根据负荷变动开始时间、负荷变动指令变化量、负荷变动开始实际负荷、负荷变动迟滞时间、负荷变动结束时间、负荷变动结束实际负荷、负荷变动结束后稳定负荷记算自动增益控制指令响应速度性能指标K1、调节精度性能指标K2、自动增益控制综合性能指标K3,根据此次自动增益控制负荷变动的过程计算出对应参数值。
[0015]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机器学习计算的统计多次负荷变动过程的监测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采集自动增益控制负荷变动时间的控制系统、调用机器学习计算模型的控制系统和参数计算统计系统;所述采集自动增益控制负荷变动时间的控制系统的输出端与调用机器学习计算模型的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用于计算自动增益控制开始时间和自动增益控制结束时间,并将计算的自动增益控制开始时间和自动增益控制结束时间输送至调用机器学习计算模型的控制系统;所述调用机器学习计算模型的控制系统的输出端与参数计算统计系统连接,用于根据自动增益控制开始时间和自动增益控制结束时间对所述监测系统的机器学习计算模型下达调用指令,并将机器学习计算模型的调用指令传输至参数计算统计系统;所述参数计算统计系统,用于根据机器学习计算模型的调用指令来计算、输出并统计每次负荷变动过程中所包含的参数,同时绘制出每次负荷变动过程中所包含的参数的数据列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让运行人员及时获取此次投入自动增益控制的各项历史数据及数据列表,达到了实时对历史各项参数进行分析,缓解运行人员的工作压力,解放了劳动力。
[0017]本申请附加的方面以及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以及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机器学习计算的统计多次负荷变动过程的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机器学习计算的统计多次负荷变动过程的监测系统中的采集自动增益控制负荷变动时间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机器学习计算的统计多次负荷变动过程的监测系统中的调用机器学习计算模型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机器学习计算的统计多次负荷变动过程的监测系统中参数计算统计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0023]图5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机器学习计算的统计多次负荷变动过程的监测系统中计算并统计出多次负荷变动的示意图;
[0024]图6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机器学习计算的统计多次负荷变动过程的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6]本申请提出的基于机器学习计算的统计多次负荷变动过程的监测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采集自动增益控制负荷变动时间的控制系统、调用机器学习计算模型的控制系统和参数计算统计系统;所述采集自动增益控制负荷变动时间的控制系统的输出端与调用机器学习计算模型的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用于计算自动增益控制开始时间和自动增益控制结束时间,并将计算的自动增益控制开始时间和自动增益控制结束时间输送至调用机器学习计算模型的控制系统;所述调用机器学习计算模型的控制系统的输出端与参数计算统计系统连接,用于根据自动增益控制开始时间和自动增益控制结束时间对所述监测系统的机器学习计算模型下达调用指令,并将机器学习计算模型的调用指令传输至参数计算统计系统;所述参数计算统计系统,用于根据机器学习计算模型的调用指令来计算、输出并统计每次负荷变动过程中所包含的参数,同时绘制出每次负荷变动过程中所包含的参数的数据列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机器学习计算的统计多次负荷变动过程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采集自动增益控制负荷变动时间的控制系统、调用机器学习计算模型的控制系统和参数计算统计系统;所述采集自动增益控制负荷变动时间的控制系统的输出端与调用机器学习计算模型的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用于计算自动增益控制开始时间和自动增益控制结束时间,并将计算的自动增益控制开始时间和自动增益控制结束时间输送至调用机器学习计算模型的控制系统;所述调用机器学习计算模型的控制系统的输出端与参数计算统计系统连接,用于根据自动增益控制开始时间和自动增益控制结束时间对所述监测系统的机器学习计算模型下达调用指令,并将机器学习计算模型的调用指令传输至参数计算统计系统;所述参数计算统计系统,用于根据机器学习计算模型的调用指令来计算、输出并统计每次负荷变动过程中所包含的参数,同时绘制出每次负荷变动过程中所包含的参数的数据列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自动增益控制负荷变动时间的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减法块、第二减法块、第一绝对值块、第二绝对值块、第一比较大于块、第一比较小于块、第一脉冲块、延时块、复位/置位触发器块、第一与块、第二与块、开始时间记录块以及结束时间记录块,所述第一减法块、第一绝对值块、第一比较大于块依次连接,第一减法块用于计算当前时刻的机组给定负荷与机组给定负荷前1s负荷的差值,以及将前时刻的机组给定负荷与机组给定负荷前1s负荷的差值通过第一绝对值块取绝对值后传输至第一比较大于块;所述第一比较大于块的输出端与第一脉冲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脉冲块的输出端与延时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延时块的输出端与复位/置位触发器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脉冲块的输出端、复位/置位触发器块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与块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与块输入出端与开始时间记录块相连,用于记录当前时间为自动增益控制开始时间;所述第二减法块、第二绝对值块、第一比较小于块依次连接,用于计算当前时刻的机组给定负荷与机组实际负荷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值的负荷指令死区值;所述复位/置位触发器的第一输出端、第一比较小于块的输出端与第二与块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二与块的输出端与结束时间记录块相连,用于记录当前时间为自动增益控制结束时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法块的输出端与第一绝对值块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对接收当前时刻的机组给定负荷与机组给定负荷前1s负荷并计算当前时刻的机组给定负荷与机组给定负荷前1s负荷的差值,并将当前时刻的机组给定负荷与机组给定负荷前1s负荷的差值传输至第一绝对值块;所述第一绝对值块的输出端与第一比较大于块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对当前时刻的机组给定负荷与机组给定负荷前1s负荷的差值取绝对值,并将取绝对值之后的机组给定负荷与机组给定负荷前1s负荷的差值传输至第一比较大于块;所述第一比较大于块的输出端与第一脉冲块的输入端连接,用于计算取绝对值之后的当前时刻的机组给定负荷与机组给定负荷前1s负荷的差值是否满足预设的机组给定负荷
指令死区值,若取绝对值之后的当前时刻的机组给定负荷与机组给定负荷前1s负荷的差值满足预设的机组给定负荷指令死区值,则输出开关量信号“1”,若取绝对值之后的当前时刻的机组给定负荷与机组给定负荷前1s负荷的差值不满足预设的机组给定负荷指令死区值,则输出开关量信号“0”。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脉冲块的输出端、所述复位/置位触发器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与块输入端相连接,第一比较大于块计算取绝对值之后的当前时刻的机组给定负荷与机组给定负荷前1s负荷的差值未满足预设的机组给定负荷指令死区值,第一比较大于块输出开关量信号“0”,经过复位/置位触发器块的第二输出端为开关量信号“1”;当所述第一比较大于块计算取绝对值之后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智吴青云蔺奕存李昭谭祥帅郭云飞赵威赵如宇刘世雄王涛辛志波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