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斜切系统及其斜切刀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4007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斜切刀组,包括内针和外刀管,该外刀管的前端部设有用于切除组织的斜切口;该内针上设置有用于盛放组织的针槽和用于刺破活体的位于内针的前端部的尖刺部,且内针与针槽的两端形成前切面和后切面;通过外刀管套设在内针上可往复移动和旋转,并且斜切口与前切面之间形成微夹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其斜切刀组在对活体组织进行切取样品组织时能够使得切取区域接触面积较小,从而增大刀口的切取力,更容易快速切取活体组织。体组织。体组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斜切系统及其斜切刀组


[0001]本技术属于活检用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医疗斜切系统及其斜切刀组。

技术介绍

[0002]在医学诊断中或者生物组织快速检测取样过程中,经常需要为患者实施鲜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手术,以获取病变部位的部分组织进行病理分析研究。过去传统的活检手术多采用手术切开法,但由于其存在创伤面大、费用高和安全系数较低等缺点而被逐渐淘汰。近年来,活检手术主要采用活检针经皮穿刺的方式进行,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和活检成功率高等优点。但是活检针的实用性、通用性、取样方式以及外观形状等对手术有着较大影响。
[0003]另外,生物活体中的细小病变或者腐坏组织的切除手术,主要对肿块施行微创切除,可以阻断向恶性发展,在这个操作过程中,都需要使用小型灵活的切除刀具或者切除系统。
[0004]目前,市面上的切除刀具或者切除系统通常是内/外刀管的外径较大,且操作时活动空间较大,以及需要配置辅助器械才能顺利切除,会影响内针的移动,内针的外径过小的话,会使得内针与外刀管之间的间距过大,进而造成难以切除组织和不必要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疗斜切系统及其斜切刀组,通过将具有一定角度的内针和外刀管套设在一起,使得内针上的前切面与外刀管的斜切口形成微夹角,从而有利于内针和外刀管相对移动而快速切除活体组织的效果。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斜切刀组,包括内针和外刀管,所述外刀管的前端部设有用于切除组织的斜切口;所述内针上设置有用于盛放组织的针槽和用于刺破活体的位于所述内针的前端部的尖刺部,所述内针与所述针槽的两端形成前切面和后切面;所述外刀管套设在所述内针上可往复移动和旋转,所述斜切口与所述前切面之间形成微夹角Ω;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该斜切刀组在对活体组织进行切取样品组织时能够使得切取区域接触面积较小,从而增大刀口的切取力,更容易快速切取活体组织。
[0008]进一步的,所述斜切口设置成椭圆状,所述斜切口的长轴与所述内针的轴线形成微夹角Ω,所述微夹角Ω设置为1
°
~5
°
;通过设置椭圆状的斜切口并且与内针的轴线保持一定的微夹角,从而形成与内针具有倾斜,保证切取量和增大刀口的切取力。
[0009]优选的,所述微夹角Ω设置为1.5
°
、2.5
°
、3.5
°
或者4.5
°

[0010]所述针槽的两侧与所述内针分别形成槽刃,所述外刀管在移动和旋转时所述斜切口配合所述槽刃、前切面和后切面对组织进行快速切取。
[0011]优选的,所述内针为金属实心棒材,所述内针的最大直径与所述外刀管的内径差
值为0.05mm~0.15mm的间隙,通过设置间隙保证外刀管方便往复移动和旋转。
[0012]优选的,所述尖刺部为倾斜锥形,所述内针的轴线与尖刺部的夹角设置为15
°
~25
°

[0013]进一步的,所述内针长度大于所述外刀管,所述斜切口与所述外刀管的轴线的夹角设置为10
°
~20
°
,在切取组织样品时,内针先刺破生物体,使内针上的针槽进入组织,再经过操纵外刀管进行往复移动或者旋转斜切,实现对组织进行快速切取。
[0014]优选的,所述前切面为斜切平面,所述前切面与所述轴线夹角设置为15
°
~25
°
,所述后切面为圆弧状;通过设置斜切平面和圆弧状,使针槽周围形成锋利的槽刃,从而配合外刀管的斜切口快速的切取组织,得到的组织成圆柱状,方便从针槽内取出、保存和后续检测分析研究。
[001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斜切系统,包括所述的斜切刀组。
[00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7]1、通过将具有一定角度的内针和外刀管套设在一起,该斜切刀组在对活体组织进行切取样品组织时能够使得切取区域接触面积较小,从而增大刀口的切取力,更容易快速切取活体组织,其内针上的前切面与外刀管的斜切口形成微夹角Ω,从而有利于内针和外刀管相对移动而快速切除活体组织的效果。
[0018]2、通过设置椭圆状的斜切口并且与内针的轴线保持一定的微夹角,从而形成与内针具有倾斜,保证切取量和增大刀口的切取力;在切取组织样品时,内针先刺破生物体,使内针上的针槽进入组织,再经过操纵外刀管进行往复移动或者旋转斜切,实现对组织进行快速切取。
[0019]3、通过设置斜切平面和圆弧状,使针槽周围形成锋利的槽刃,从而配合外刀管的斜切口快速的切取组织,得到的组织成圆柱状,方便从针槽内取出、保存和后续检测分析研究。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斜切刀组剖视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斜切刀组立体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斜切刀组的内针立体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斜切刀组的外切管立体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的斜切刀组投影图;
[0025]图6为图5的斜切刀组A处放大图;
[0026]图中标记:1

外刀管,11

斜切口,12

长轴;2

内针,21

尖刺部,22

前切面,23

针槽,231

槽刃,24

后切面;3

轴线;4

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
位置关系。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参照图1~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器械领域内的斜切刀组,尤其适用于活体组织取样或者微小腐坏组织切除。该斜切刀组包括内针2和外刀管1,该外刀管1的前端部设有用于切除组织的斜切口11;该内针2上设置有用于盛放组织的针槽23和用于刺破活体的位于内针2的前端部的尖刺部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切刀组,包括内针(2)和外刀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刀管(1)的前端部设有用于切除组织的斜切口(11);所述内针(2)上设置有用于盛放组织的针槽(23)和用于刺破活体的位于所述内针(2)的前端部的尖刺部(21),所述内针(2)与所述针槽(23)的两端形成前切面(22)和后切面(24);所述外刀管(1)套设在所述内针(2)上可往复移动和旋转,所述斜切口(11)与所述前切面(22)之间形成微夹角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切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切口(11)设置成椭圆状,所述斜切口(11)的长轴(12)与所述内针(2)的轴线(3)形成微夹角Ω。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斜切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夹角Ω设置为1
°
~5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切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槽(23)的两侧与所述内针(2)分别形成槽刃(23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斜切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刀管(1)在移动和旋转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唐培金徐小锋
申请(专利权)人:利福昇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