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分馏塔塔底物料循环量的DCC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3962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分馏塔塔底物料循环量的DCC装置及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新鲜重质原料与油浆混合,形成的混合原料与来自反应系统的反应后油气在分馏塔中进行第一换热,第一换热后的混合原料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返回反应系统进行回炼;第二部分经第二换热后从分馏塔的人字挡板上部循环回分馏塔;所述分馏塔塔底的温度为3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分馏塔塔底物料循环量的DCC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化工
,具体涉及一种降低分馏塔塔底物料循环量的DCC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DCC装置是以原油的馏分油、常压渣油、加氢裂化尾油等混合组分为原料,进行催化裂解的装置,其产物以气体产物(C5及以下烃类)为主。因DCC装置转化率高,为了提高目的产品收率,对重质原料的残炭含量控制的较低。又因原料残炭含量低,DCC反应后其油浆产率较低。但因DCC装置反应温度高,油浆中烯烃含量较高,安定性不好,因此为了减少分馏系统的结焦,DCC装置分馏塔塔底温度一般控制在315℃及以下。
[0003]而DCC装置分馏塔塔底温度较低导致了所述油浆循环量较大。这是因为,其一,自反应系统所来油气温度高,带来热量多,为保证热量尽量从分馏塔塔底取出,因此需较大的油浆循环量。例如,以220万吨/年的DCC装置规模,其油浆循环量达到了约1300t/h;其二,由于DCC装置分馏塔塔底温度控制在较低温度,后期换热时温差推动力小,导致取走同样的热量时,所需油浆的循环量较大。
[0004]CN106924984A公开了一种控制分馏塔塔底液位和反应苛刻度的方法,方法包括:所述的分馏塔的人字板位于分馏塔下部,分馏塔的人字板位于分馏塔下部,在分馏塔侧壁的人字板垂直高度附近的位置引入经过换热的催化裂化原料油介质,其中催化裂化原料油介质与进入分馏塔的催化裂化反应产物质量比例为1:1000

0.5:1;所述的在分馏塔侧壁的人字板垂直高度附近的位置为在人字板和催化裂化反应产物入口位置之间的分馏塔侧壁,或人字板和回炼油浆出口位置之间的分馏塔侧壁。该方法能控制分馏塔塔底液位和反应苛刻度,有效降低催化裂化焦炭产率,实现装置的连续生产,但其无法在提高分馏塔塔底温度的情况下降低油浆产量。
[0005]因此,提供一种可以大幅度降低分馏塔塔底热量回收时的循环物料流量,减少塔底物料泵的电耗,以达到节能目的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分馏塔塔底物料循环量的DCC装置及方法,所述方法采用新鲜重质原料通入DCC装置分馏塔,与油浆混合形成混合原料,代替纯油浆在分馏塔内与反应后的油气进行换热,使容易结焦的油浆分散在新鲜重质进料中,结焦倾向下降,并通过提高分馏塔塔底温度,从而减少物料的循环量,进而减少塔底物料泵的电耗,有利于工业化应用。
[0007]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DCC装置分馏塔塔底物料循环量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将新鲜重质原料与油浆混合,形成混合原料;
[0010]所述混合原料与来自反应系统的反应后油气在分馏塔中进行第一换热,第一换热后的混合原料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返回反应系统进行回炼;第二部分经第二换热后从分馏塔的人字挡板上部循环回分馏塔;
[0011]所述分馏塔塔底的温度为330

365℃,例如330℃、335℃、340℃、345℃、350℃、355℃、360℃或365℃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1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方法将新鲜重质原料通入到DCC装置分馏塔,将容易结焦的油浆进行分散,大幅度降低了油浆中烯烃等不安定组分相互接触聚合成大分子的机会,且因新鲜重质原料流量较大,在分馏系统的停留时间只有原油浆(现有工艺)的8%左右从而大幅度减少分馏塔底部的结焦,达到了提高分馏塔塔底温度的目的。此外,分馏塔塔底温度由315℃左右提高到330

365℃,可以大幅度降低分馏塔塔底热量回收时的循环物料流量,进而减少塔底物料泵的电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0013]以下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但不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可以更好地达到和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和有益效果。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部分经第二换热后分为三股,第一股返回反应系统进行回炼;第二股从分馏塔的人字挡板上部循环回分馏塔;第三股返回至分馏塔的底部。
[0015]本专利技术中,物料返回反应系统有多种方式,可以直接从分馏塔塔底不经过第二换热直接返回,也可以通过第二换热后再返回反应系统,还可以同时进行上述两种方式。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将新鲜重质原料与油浆混合,包括a.将所述新鲜重质原料单独从所述分馏塔的底部进料管线通入,同时将含有油浆的第二部分从所述分馏塔的人字挡板上部通入,在所述分馏塔中混合;或b.先将所述新鲜重质原料与含有油浆的第二部分混合,再一起从所述分馏塔的人字挡板上部通入。
[0017]本专利技术中,考虑到现有DCC装置的结构,因新鲜重质原料的流量与原油浆急冷的流量接近,新鲜重质原料从油浆急冷管线进入分馏塔可以减少装置改造,减少流程。油浆急冷管线即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底部进料管线。
[0018]本专利技术中,进料方式优选b方案。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混合原料中,所述油浆的占比为6

10wt%,例如6wt%、7wt%、8wt%、9wt%或10wt%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优选为8wt%。
[0020]本专利技术中,在新鲜重质原料进入分馏塔后,整体流程得到了简化,分馏塔塔底的混合原料中油浆含量降低,大幅度降低了油浆中不饱和组分结焦的倾向。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分馏塔塔底的温度为340

355℃,例如340℃、345℃、350℃或355℃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优选为350℃。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部分经所述第二换热后,温度降低90℃以上,例如90℃、91℃、92℃、93℃、94℃或95℃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混合原料在所述分馏塔中的停留时间≤60min,
例如45min、50min、55min或60min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24]本专利技术中,在新鲜重质原料进入分馏塔后,分馏塔塔底混合原料中油浆含量仅有6

10wt%左右,系统循环速度加快,油浆的停留时间大幅度下降,其停留时间至少降为原停留时间(即现有DCC装置)的8%及以下,大幅度降低了分馏系统的结焦情况;同时,DCC装置分馏系统因塔底温度升高,进行第二换热时温差变大,取走同样的热量时,系统的油浆循环量也得到下降,下降幅度约为原有工艺油浆循环量的20

70%,例如20%、25%、30%、35%、40%、45%、50%、55%、60%、65%或70%等,但并不仅限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DCC装置分馏塔塔底物料循环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新鲜重质原料与油浆混合,形成混合原料;所述混合原料与来自反应系统的反应后油气在分馏塔中进行第一换热,第一换热后的混合原料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返回反应系统进行回炼;第二部分经第二换热后从分馏塔的人字挡板上部循环回分馏塔;所述分馏塔塔底的温度为330

36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经第二换热后分为三股,第一股返回反应系统进行回炼;第二股从分馏塔的人字挡板上部循环回分馏塔;第三股返回至分馏塔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新鲜重质原料与油浆混合,包括a.将所述新鲜重质原料单独从所述分馏塔的底部进料管线通入,同时将含有油浆的第二部分从所述分馏塔的人字挡板上部通入,在所述分馏塔中混合;或b.先将所述新鲜重质原料与含有油浆的第二部分混合,再一起从所述分馏塔的人字挡板上部通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原料中,所述油浆的占比为6

10wt%,优选为8wt%。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馏塔塔底的温度为340

355℃,优选为350℃。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烈奎王葆华裴晓光刘荣博贺胜如牛毓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炼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中海油青岛重质油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