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滴丸在制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3748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六味地黄滴丸在制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六味地黄滴丸应用到制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中,使得制备得到的药物能够更好的改善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症状,对于收缩压和脉压差有更好的作用,同时没有副作用,疗效确切,安全方便。安全方便。安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六味地黄滴丸在制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六味地黄滴丸在制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高血压(Hypertension,HP)是全球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病,它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损害疾病的一种,是心血管病、脑血管病、肾脏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引起的主要并发症有心肌梗死、脑卒中、心功能不全以及慢性肾脏病的发生,使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均居于各种慢性病的前列。
[0003]以往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是评估高血压严重性的指标,近年的研究资料表明,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是评估心血管病危险性的重要因素,脉压差(Pulse pressure,PP)增大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比收缩压和舒张压更能准确地估测心血管事件。多项研究发现,当收缩压恒定时,舒张压越低的患者中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更高,而在冠心病的临床试验中也发现,脉压差越大的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增加。这说明,脉压越大的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越高。因此,目前对高血压治疗已从对舒张压的重视逐渐转变为对收缩压及脉压差控制的关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六味地黄滴丸在制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药物中的应用,经临床研究表明,六味地黄滴丸能够有效降低脉压差、晨峰值,并显著改善原发性高血压导致的症状,具有显著疗效。
[0005]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六味地黄滴丸在制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药物中的应用。
[0007]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六味地黄滴丸联合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在制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药物中的应用。
[0008]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六味地黄滴丸联合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在制备改善原发性高血压导致的眩晕、头痛、心悸和五心烦热症状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9]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六味地黄滴丸联合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在制备降低收缩压和/或脉压差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0]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六味地黄滴丸联合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在制备降低夜间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1]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六味地黄滴丸联合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在制备降低全天收缩压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2]本专利技术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六味地黄滴丸联合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在制备降低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晨峰值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14]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六味地黄滴丸应用到制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中,使得制备得到的药物能够更好的改善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症状,对于收缩压和脉压差有更好的作用,同时没有副作用,疗效确切,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不同治疗组治疗前后眩晕症状的积分柱状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不同治疗组治疗前后头痛症状的积分柱状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不同治疗组治疗前后腰酸症状的积分柱状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不同治疗组治疗前后膝软症状的积分柱状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不同治疗组治疗前后五心烦热症状的积分柱状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不同治疗组治疗前后心悸症状的积分柱状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不同治疗组治疗前后失眠症状的积分柱状图;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不同治疗组治疗前后健忘症状的积分柱状图;
[0024]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不同治疗组治疗前后耳鸣症状的积分柱状图;
[0025]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不同治疗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变化柱状图;
[0026]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不同治疗组治疗前后舒张压变化柱状图;
[0027]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不同治疗组治疗前后脉压差变化柱状图;
[0028]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不同治疗组下降值变化柱状图;
[0029]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不同治疗组治疗前后全天收缩压变化柱状图;
[0030]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不同治疗组治疗前后白天收缩压变化柱状图;
[0031]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不同治疗组治疗前后夜间收缩压变化柱状图;
[0032]图1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不同治疗组治疗前后夜间舒张压变化柱状图;
[0033]图1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不同治疗组治疗前后白天舒张压变化柱状图;
[0034]图1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不同治疗组治疗前后全天舒张压变化柱状图;
[0035]图2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不同治疗组治疗前后低压晨峰值变化柱状图;
[0036]图2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不同治疗组治疗前后高压晨峰值变化柱状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8]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39]实施例
[0040]1.资料与方法:
[0041]1.1一般资料
[0042]选取2017年7月

2019年7月徐州市中医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共120例,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其中2次或者平均血压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00mmHg。如已服用降压药物,需停药2周或五个药物半衰期。
[0043]中医辨证分型参照国家药品管理局2002年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关于阴虚阳亢证的诊断标准:主症为眩晕、头痛、腰酸、膝软;次症为心悸、失眠、耳鸣、健忘、舌红少苔、脉弦细数。主症至少具备1项,次症至少具备2项,结合舌象、脉象即可诊断。
[0044]入选标准:符合西医高血压诊断标准;中医辩证为阴虚阳亢型;脉压差>60mmHg;原发性2

3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80mmHg);初诊、未经治疗或已停用降压药物2周或5个半衰期以上者;年龄18

80岁;性别不限;依从性好、同意进入研究。
[0045]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1级高血压;快速性心房颤动及严重心律失常者;严重贫血、肝肾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皮肤病、传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六味地黄滴丸在制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药物中的应用。2.六味地黄滴丸联合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在制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药物中的应用。3.六味地黄滴丸联合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在制备改善原发性高血压导致的眩晕、头痛、心悸和五心烦热症状的药物中的应用。4.六味地黄滴丸联合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在制备降低收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麦平张庆张艳侠朱小虎周静许豹吴宏伟赵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颐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