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卵泡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3497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促卵泡贴及其制备方法,其药效组分来自于中药原料,所述中药原料是由熟地:山茱萸:菟丝子:杜仲:淫羊藿:补骨脂:黄芪:党参:当归:丹参:川芎:丹皮:紫石英按重量比为5:5:6:3:2:2:2:2:3:3:2:2:2。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经络穴位的作用,通过肾-天癸-冲任生殖轴对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患者进行整体调节,从根源上治疗卵巢功能障碍问;且采用中药敷贴的方式,无中药内服的胃肠反应,简单方便,易于接受,方便携带。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卵泡贴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促卵泡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卵巢功能障碍疾病包括无排卵型功血、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黄体功能缺陷、卵巢早衰等。卵巢储备功能是指卵巢皮质区卵泡生长、发育、形成可受精卵的能力,反映女性的生殖潜力。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困扰青春期、育龄期和围绝经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和代谢紊乱性疾病,主要特征包括月经失调、高雄激素表现和卵巢多囊样改变。占不孕妇女5%~10%。卵巢皮质区内的卵母细胞数量减少和(或)质量下降,称为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ecreased ovarian reserve,DOR),发病率约10%。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是指女性在40岁之前由于卵巢功能丧失导致的一系列症候群,闭经、不孕、性欲减退是其主要的临床特征。卵巢储备功能低下为卵巢早衰的前期,卵巢早衰是卵巢功能的终末阶段。卵巢功能障碍疾病病因复杂,有先天遗传因素,有后天生活环境因素等不良因素导致。排卵障碍为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不孕症的15%~20%。无排卵性不孕是常见的不孕症之一,不孕症中内分泌因素约占48.4%,在内分泌因素中,无排卵占75%。中医学认为病因主要由肾

天癸

冲任之间协调失约,肝、脾、肾功能失调所致的卵泡成熟或排放障碍,其病因复杂多样,多虚实夹杂,以肾虚为主,损及心、肝、脾等脏,故临床中药治疗上亦相应以补肾为基础,同时注意疏肝,兼以健脾、宁心、行气、活血等,通过肾-天癸-冲任生殖轴对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患者进行整体调节。现代研究发现补肾中药具有类似内分泌激素样作用,能够促使下丘脑

垂体

卵巢轴的调节功能得以改善。
[0003]目前,中医药治疗排卵障碍,除中药内服外,其他药物治法方法较少。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散于膏药上,再直接贴敷穴位、患处,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每种中药都有各自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和作用归经,通过这些属性来祛除病邪,消除病因,纠正阴阳的偏盛偏衰,恢复脏脉的功能协调而发挥治疗作用。穴位贴敷疗法正是根据药物的这些属性,辨证用药,使之在病体的相应穴位进行吸收,进入体液,通过经脉气血输布五脏六脉、四肢九窍,进而发挥其药理作用。即药物气味入于皮胰、喻穴,继之入于孙脉、络脉,进而入经脉,随气血运行,内达于脏脉,散布于全身,从而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如“昔人治黄疽,用百部根放脐上,酒和糯米饭盖之,以口中有酒气为度”,即说明药物通过喻穴、肌肤、孔窍等处吸收,可以贯通经脉而作用于全身。
[0004]经络沟通人体内外,贯穿上下,通过揄穴将脏脉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内外,运行气血,营养全身,因此中医认为其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灵枢
·
经筋》篇曰∶"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在临床上,通过刺激穴位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穴位贴敷疗法就是通过中药对皮肤喻穴的刺激,发挥经络系统整体调节作用而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0005]因此,开发穴位用药,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经络穴位的作用,可以增加疗效。再者,穴位用药无中药内服的胃肠反应,易于接受;开发一种疗效较好的促卵泡贴,扩大用
药选择,是目前中医治疗排卵障碍的一个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促卵泡贴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经络穴位的作用,可以增加治疗排卵障碍的疗效,且采用中药敷贴的方式,无中药内服的胃肠反应,简单方便,易于接受,方便携带。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促卵泡贴,其药效组分来自于中药原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原料是由熟地:山茱萸:菟丝子:杜仲:淫羊藿:补骨脂:黄芪:党参:当归:丹参:川芎:丹皮:紫石英按重量比为5:5:6:3:2:2:2:2:3:3:2:2:2。
[0009]上述促卵泡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1)按重量比称取中药原料;
[0011](2)将中药原料粉碎成粉末,得中药粉末;
[0012](3)中药粉末用姜汁和醋进行调配,制成药膏备用;
[0013](4)从药膏上取适量药物放置在空白药贴上,制成一贴。
[0014]优选地,所述中药粉末为过80~120目筛的粉末。
[0015]优选地,在步骤(3)中,蜂蜜和醋的体积比为2:1。
[0016]优选地,在步骤(3)中,所述中药粉末与蜂蜜和醋的混合液的体积质量比为5ml:2~5g。
[0017]优选地,在步骤(4)中,每贴中含有药物的质量为5

10g。
[0018]从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来看,排卵障碍患者体质和症状的不同,临床一般可分为肾阴虚、肾阳虚、肾虚痰湿三种证型。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治疗肾阴虚类患者。本方中,熟地滋阴补血、益精填髓、补益肝肾;山萸肉补益肝肾,收涩固脱,平补阴阳;菟丝子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助阳益精;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淫羊藿补肾壮阳、益精血;补骨脂、菟丝子可益肾养肝、助阳益精;黄芪健脾补中、升阳兴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党参补中益气养血;当归补血活血、养血调经;川芎、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本方中,熟地、山茱萸、菟丝子三味药作为君药,用量最大,以补肾益精为主。杜仲、淫羊藿、补骨脂少量以补肾阳。于补阴药之中加入少量补阳之药,促进卵泡发育。两处方中当归、丹参、川芎三味药相同,加丹皮,均养血活血,少许黄芪、党参益气养阴,共同达到促进卵巢及内膜血液循环、促进卵泡发育的目的。
[0019]现代医学认为,熟地黄、菟丝子等具有促性腺激素、雌激素等性激素样作用,利于子宫及子宫内膜发育,从而改善子宫内膜厚度。补肾活血法辅助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可调节患者激素水平,调控内膜血流参数。在补肾活血中药中,丹参中的丹参酮可有效拮抗血栓的形成进程,缓解血管阻力,利于内膜区域的血液运行,丹参、牡丹皮可抗炎、调节免疫、改善子宫微循环。当归中的当归多糖对于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的合成具有促进作用,利于造血干细胞的生成,对造血功能具有增强作用,从而利于机体内的血液循行,改善子宫内膜的血液高凝状态,调节内膜的微循环,降低子宫螺旋动脉的阻力水平,从而调节内膜血流参数;紫石英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进而调控相关激素的分泌。当机体性激素水平得到改善后,可刺激卵泡生长、成熟,促进雌激素释放,进而诱导排卵前机体释放促性腺激素,改善卵巢功能,从而促进排卵,使机体易于受孕。
[0020]在选穴方面,任脉起于胞宫,任主胞胎,与生殖功能有关。关元、中极隶属于任脉,且其深部即为胞宫所在。卵巢穴为经外奇穴,位于下腹部,是治疗妇科疾病的经验效穴。肾俞、大赫穴,补肾以助先天。诸穴合用,能补益肾气,培本固元,调补冲任,可增加子宫、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卵泡贴,其药效组分来自于中药原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原料是由熟地:山茱萸:菟丝子:杜仲:淫羊藿:补骨脂:黄芪:党参:当归:丹参:川芎:丹皮:紫石英按重量比为5:5:6:3:2:2:2:2:3:3:2: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卵泡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比称取中药原料;(2)将中药原料粉碎成粉末,得中药粉末;(3)中药粉末用蜂蜜和醋进行调配,制成药膏备用;(4)从药膏上取适量药物放置在空白药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来玉芹郭钦源牛聪薛丹郝原青凌沛蒋娟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