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积层陶瓷贴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3671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维积层陶瓷贴片,其主要由多个陶瓷薄层体逐层堆叠而成,而陶瓷贴片包括外观面及贴附面,该贴附面包括抗脱落微结构,且抗脱落微结构使贴附面中至少局部的表面粗糙度大于外观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采用三维积层制造技术来生产,可针对使用者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并可形成抗脱落微结构,以大幅提升黏着效果。提升黏着效果。提升黏着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维积层陶瓷贴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三维积层陶瓷贴片,特别是指一种可以作为瓷牙贴片或其他目的的三维积层陶瓷贴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瓷牙贴片由于可以修整牙齿形状,也可以对牙齿美白,故市场接受度高。然而,现有瓷牙贴片产品较常出现的缺点包括色泽死白不自然、强度不佳而易造成裂缝或破损以及难以完全配合患者的齿型而出现无法密合或不自然的情形。另外,由于冷热饮食的热胀冷缩效应以及咀嚼所产生的应力,也常导致黏着效果不佳而出现局部翘起或脱落的情形。
[0003]传统陶瓷贴片的制造方法主要是先将瓷块进行车削加工来产生坯件;对该坯件染色;将该坯件烧结。最后,对烧结后的贴片修饰、上色,使其与患者自然齿或其他贴片的大小及形状相搭配。
[0004]由上可知,传统的瓷牙贴片生产技术工序复杂,颜色和透光度都无法与自然齿相比拟,而强度和黏着力也都不尽如人意,且难以完全符合每一位患者的齿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积层陶瓷贴片,可大幅提升黏附力,使用寿命长。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三维积层陶瓷贴片,其由多个陶瓷薄层体逐层堆叠而成,该陶瓷贴片包括外观面及贴附面,且贴附面包括抗脱落微结构,而抗脱落微结构使贴附面中至少局部的表面粗糙度大于外观面。
[0007]据此,本技术三维积层陶瓷贴片的贴附面中所形成的抗脱落微结构,除了可增加陶瓷贴片与黏着剂之间的接触面积外,也可以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例如倒钩,而使黏着剂更紧紧附着于贴附面上,大大地提升陶瓷贴片的黏附效果。
[0008]此外,抗脱落微结构可包括阶梯状粗糙表面,其可由逐层堆叠的多个陶瓷薄层体的边缘部所构成;即,可在堆叠成形多个陶瓷薄层体时自然形成。另外,抗脱落微结构也可由凹陷部及凸起部中至少一者所组成;其中,凹陷部可包括多个鸠尾槽或其他自贴附面凹入的等效结构;凸起部可包括凸点、凸台、凸条或其他自贴附面隆起的等效结构。
[0009]再者,该多个陶瓷薄层体可包括第一陶瓷薄层体及第二陶瓷薄层体,第一陶瓷薄层体的颜色及透光度中至少一者与第二陶瓷薄层体不同;优选的是,多个陶瓷薄层体的颜色及透光度彼此不同。而且,陶瓷贴片可包括切端部及颈部,而颜色可从切端部向颈部逐渐变深,透光度可从颈部向切端部逐渐变高;而每一陶瓷薄层体的厚度都可为10μm至30μm。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陶瓷坯片的立体图;
[0012]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制造设备架构图;
[0013]图4A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4]图4B为图4A中A

A线段的剖面图;
[0015]图4C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6]图5A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7]图5B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8]图6A为本技术第六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9]图6B为图6A中B

B线段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技术的三维积层陶瓷贴片在本实施例中被详细描述之前,要特别注意的是,以下的说明中,类似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元件符号来表示。再者,本技术的附图仅作为示意说明,其未必按比例绘制,且所有细节也未必全部呈现于附图中。
[0021]首先特别说明,以下以瓷牙贴片作为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瓷牙贴片,只要是以装饰或其他目的的陶瓷贴片,例如指甲贴片、壁砖贴片及手机外壳贴片等,均可适用本技术的技术。
[0022]请先参阅图1,其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本实施例的三维积层陶瓷贴片1由多个陶瓷薄层体2逐层堆叠而成,该多个陶瓷薄层体2包括第一陶瓷薄层体21及第二陶瓷薄层体22,该第一陶瓷薄层体21的颜色及透光度与第二陶瓷薄层体22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多个陶瓷薄层体2的颜色及透光度彼此不同,也就是每一陶瓷薄层体2的颜色及透光度都不同。
[0023]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的陶瓷贴片1包括切端部44及颈部45,位在颈部45的陶瓷薄层体2颜色最深,例如黄色,且该颜色从颈部45朝切端部44的方向逐渐变浅,最浅色例如白色。另外,在切端部44的陶瓷薄层体2透光度最高,而朝颈部45逐渐降低透光度。据此,每一陶瓷薄层体2的颜色及透光度都可以任意改变,可形成渐层化的色泽和透光度,从而可高度仿真自然齿,也可以视需求直接形成个性化图样。
[0024]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陶瓷坯片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制造设备架构图。以下说明本实施例陶瓷贴片1的制造流程,首先说明本实施例所使用的制造设备的基本架构,其包括主控制器3、浆料铺层模块4、浆料槽40、着色喷涂模块5、色料槽51及光照固化模块6;浆料槽40内装填由氧化锆粉末、光固化树脂、溶剂及添加剂调配而成的浆料;而色料槽51内装填色料。
[0025]首先,主控制器3控制浆料铺层模块4在基台(图中未示)上平铺一层浆料层;接着,主控制器3控制着色喷涂模块5在浆料层上喷涂色料;静待数秒,等色料进入浆料层后,主控制器3控制光照固化模块6对该浆料层照光使其固化。如此,逐层平铺浆料层,并对其喷涂色料后,再照光使其固化。
[0026]至于透光度的逐层变化,则可通过调整浆料槽40内浆料的配方来实现,例如随着制程的进行而逐渐添加由6Y的PSZ粉末、光固化树脂、溶剂及添加剂调配而成的透光浆料,就可提高透光度。然而,只要依上述步骤不断重复,即平铺浆料层、喷涂上色以及照光固化,
便可成形陶瓷坯片11,最后再对陶瓷坯片11进行高温烧结后,即可形成陶瓷贴片1。
[0027]此外,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陶瓷贴片1中每一陶瓷薄层体2的厚度都为10μm至30μm,优选为20μm;而陶瓷贴片1的厚度为0.2mm至0.8mm,优选为0.5mm。而且,本实施例陶瓷贴片1包括外观面41及贴附面42,而贴附面42的表面粗糙度Ra大于外观面41,优选为0.1μm以上。
[0028]进一步说明表面粗糙度Ra,贴附面42设置有抗脱落微结构12,其为阶梯状粗糙表面43,由逐层堆叠的多个陶瓷薄层体2的边缘部所构成。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将陶瓷坯片11以倾斜一特定角度θ方式来堆叠成形,而以此方式堆叠成形的多个陶瓷薄层体2的边缘部将自然形成阶梯状粗糙表面43。据此,阶梯状粗糙表面43将有利于沾附黏着剂,可提升黏附力。
[0029]请参阅图4A及图4B,图4A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B为图4A中A

A线段的剖面图。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主要差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抗脱落微结构12采用凹陷部13的方式,即由多个鸠尾槽15所组成,鸠尾槽15可对黏着剂形成强大的抓附力,黏着剂一旦进入鸠尾槽15内便不易脱离。鸠尾槽15的深度可为50μm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积层陶瓷贴片,其特征是,由多个陶瓷薄层体逐层堆叠而成,该陶瓷贴片包括外观面及贴附面,该贴附面包括抗脱落微结构,该抗脱落微结构使该贴附面中至少局部的表面粗糙度大于该外观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积层陶瓷贴片,其特征是,该抗脱落微结构包括阶梯状粗糙表面,其由逐层堆叠的该多个陶瓷薄层体的边缘部所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积层陶瓷贴片,其特征是,该抗脱落微结构由凹陷部及凸起部中至少一者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维积层陶瓷贴片,其特征是,该凹陷部包括多个鸠尾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积层陶瓷贴片,其特征是,该多个陶瓷薄层体包括第一陶瓷薄层体及第二陶瓷薄层体,该第一陶瓷薄层体的颜色及透光度中至少一者与该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丰明何承峯严竣荣谢馥羽
申请(专利权)人:法蓝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