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牙诊断饰面翻制导板的数字化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4564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牙诊断饰面翻制导板的数字化制备方法,属于牙科修复数字化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技术,使用3D打印双层导板能够将软件设计准确转化到患者口内,内侧软导板能依靠本身一定的弹性进入倒凹,而外侧硬导板为其提供支撑,就位后,使其稳定在预设的位置,暂时树脂固化后,软质导板又能依靠自身弹性顺利脱位而不破坏修复体。相对于目前应用的半数字化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优化了流程,简化了操作,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的优势保证了操作精度。证了操作精度。证了操作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牙诊断饰面翻制导板的数字化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牙科修复数字化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前牙诊断饰面翻制导板的数字化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临床常见前牙排列不齐患者,对于这类患者,虽然最好的治疗方式是正畸治疗,但是对于成年人,贴面修复更容易被接受。其他如牙齿缺损,畸形牙,色素牙,氟斑牙的患者,贴面修复往往也是最佳的选择。在最终制作瓷贴面之前,需要制作蜡型在患者口内翻制诊断饰面(mock up)。诊断饰面是牙医、患者和牙科技工室技术人员之间沟通的一个客观而有效的工具。通过诊断饰面,可以更好地评估美学、语音和功能的修复效果。随后可根据诊断饰面结果,进行最终修复。
[0003]传统方式在制取印模后,灌制石膏模型,在其上手工制作蜡型,然后使用硅橡胶印模技术翻制到患者口内,进行试戴。而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实现在三维设计软件中设计蜡型,比传统方式更精细,更加方便快捷。但是在软件中设计完蜡型后如何把数字化蜡型准确转移至患者口内,是当下数字化修复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还是要先打印出模型,再使用硅橡胶印模进行诊断饰面翻制,无疑是一种较为麻烦的选择。文献报道中很少有研究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0004]在中国专利网站中,检索到名为“一种口腔数字化临时贴面生产办法”的专利(CN201811072870.4),描述了在不用备牙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全数字化方式制作临时贴面。临时贴面的技术也可以用于制作诊断饰面,但是此专利回避了将软件设计中诊断饰面准确翻制到患者口内的问题。其直接在软件中确定修复体形态,忽略了患者的自我调整和自我适应。在传统贴面修复中,诊断饰面的试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每一个患者的咬合关系、下颌运动轨迹都是不同的,需要患者自适应之后对于诊断饰面的设计略做调整才能确定准确的修复形态。因此,这篇专利虽然通过打印出临时修复体的方式实现了全数字化,但是并没有解决如何将软件设计准确翻制到患者口内的问题,且离体制作的临时贴面,相对于通过导板在口内翻制出来的贴面,更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牙诊断饰面翻制导板的数字化制备方法,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数字化制备技术无法准确翻制的技术难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牙诊断饰面翻制导板的数字化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将获取得到的上、下颌口内扫描数据保存为STL格式文件,导出备用;
[0009]2)采用修复体设计软件进行蜡型与缺失牙模型建单操作,将STL格式的上、下颌口内扫描数据导入,调整牙冠形态和位置,得到蜡型模型,将其保存为STL格式文件,导出备用;
[0010]3)将步骤2)制作得到的蜡型模型文件导入数字化设计软件中,在蜡型模型上创建设计出包括内层软质导板和外层硬质导板的双层导板;
[0011]4)采用3D打印技术分别打印出内层软质导板和外层硬质导板,再经后处理,获得前牙诊断饰面翻制导板。
[0012]优选地,步骤2)所述的修复体设计软件采用Exocad软件、3Shape软件或UPCAD软件等。
[0013]优选地,步骤3)所述的数值化设计软件采用Geomagic Wrap,Geomagic Design,Geomagic studio,Imageware,CopyCAD或RapidForm等软件。
[0014]优选地,步骤3)中,在蜡型模型上创建设计出包括内层软质导板和外层硬质导板的双层导板具体操作如下:
[0015]在蜡型模型上创建导板边界,选中导板覆盖区域,复制此区域并抽壳1.5mm,即得到内层软质导板;
[0016]然后,选择内层软质导板的外侧表面,复制后先向合方偏移0.1mm,作为装配间隙;再继续抽壳1.5mm,即建立得到外层硬质导板;
[0017]在后牙非术区建立垂直于合面且直径为2mm的圆柱,左、右两侧各建立一个,与内层软质导板和外层硬质导板分别进行布尔运算,在内层软质导板上形成定位孔,在外层硬质导板上形成定位柱,用于内层软质导板和外层硬质导板的装配。
[0018]进一步优选地,在内层软质导板的两侧非操作区域均设有装配定位孔,在外层硬质导板两侧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装配定位柱,装配定位孔与装配定位柱配合实现内层软质导板和外层硬质导板的装配。
[0019]更进一步优选地,进行布尔运算时,将外层硬质导板与复制后的圆柱相加,形成带有装配定位柱的外层硬质导板;将内层软质导板与圆柱相减,形成带有装配定位孔的内层软质导板。
[0020]优选地,抽壳操作时选择平滑操作而非统一操作。
[0021]优选地,内层软质导板和外层硬质导板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0022]优选地,步骤4)中,使用Formlabs打印机和Elastic材料,打印内层软质导板;使用Sprintray打印机和surgical guide材料打印外层硬质导板。
[0023]优选地,步骤4)中,后处理是采用95%酒精清洗5分钟,手工剪去支撑后在40℃下光固化处理30分钟。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1)本方法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技术,使用3D打印双层导板能够将软件设计准确转化到患者口内。内侧软导板能依靠本身一定的弹性进入倒凹,而外侧硬导板为其提供支撑,就位后,使其稳定在预设的位置,暂时树脂固化后,软质导板又能依靠自身弹性顺利脱位而不破坏修复体。
[0026]2)相对于目前应用的半数字化技术,即在数字化软件中将设计好的蜡型与模型融合后打印,然后使用硅橡胶印模技术翻制到患者口内,本技术优化了流程,简化了操作,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的优势保证了操作精度。
[0027]3)本技术不仅能制作诊断饰面,还可以应用于制作暂时贴面、暂时冠等。
[0028]4)在耗材成本上,半数字化流程需要打印模型再进行硅橡胶翻制,一般即便是空
心的单颌模型,也需要耗费大约15mL打印材料,而且成本还要加上翻制中使用的硅橡胶材料约30g;而本专利技术中的双层导板只需要两种不同的材料共约9

10mL。所以,结合各种不同材料价格和用量,单从材料成本上考虑,本专利技术节省了约50%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步骤流程图;
[0030]图2为蜡型修复模型;
[0031]图3为数字化软件中双层导板的设计图;其中,(a)为硬质导板设计图(b)为软、硬导板设计完成的剖面图;
[0032]图4为3D打印导板的实体图;其中,(a)为打印完成的软质导板(b)为打印完成的硬质导板;
[0033]图5为临床应用实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牙诊断饰面翻制导板的数字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获取得到的上、下颌口内扫描数据保存为STL格式文件,导出备用;2)采用修复体设计软件进行蜡型与缺失牙模型建单操作,将STL格式的上、下颌口内扫描数据导入,调整牙冠形态和位置,得到蜡型模型,将其保存为STL格式文件,导出备用;3)将步骤2)制作得到的蜡型模型文件导入数字化设计软件中,在蜡型模型上创建设计出包括内层软质导板和外层硬质导板的双层导板;4)采用3D打印技术分别打印出内层软质导板和外层硬质导板,再经后处理,获得前牙诊断饰面翻制导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牙诊断饰面翻制导板的数字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修复体设计软件采用Exocad软件、3Shape软件或UPCAD软件;步骤3)所述的数值化设计软件采用Geomagic Wrap,Geomagic Design,Geomagic studio,Imageware,CopyCAD或RapidFor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牙诊断饰面翻制导板的数字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在蜡型模型上创建设计出包括内层软质导板和外层硬质导板的双层导板具体操作如下:在蜡型模型上创建导板边界,选中导板覆盖区域,复制此区域并抽壳1.5mm,即得到内层软质导板;然后,选择内层软质导板的外侧表面,复制后先向合方偏移0.1mm,作为装配间隙;再继续抽壳1.5mm,即建立得到外层硬质导板;在后牙非术区建立垂直于合面且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石柱赵瑞峰钟声任楠谢瑞张芳刘宁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