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土壤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3664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土壤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包括气体吸收塔、化粪池和隔油池,以及沿排污方向依次设置的土壤深度工艺池和溢汽井,溢汽井的内底部设置有潜水泵且潜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一延伸至溢汽井外侧且与用水设备相连通的用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人工土壤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具有出水水质优质稳定、无剩余污泥产量少、不受设置场合限制、操作管理方便,无需电力设备、废气吸收过滤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昂的运行成本和维护费用、技术复杂,缺乏训练有素的专业运行管理人员、管护不到位,管理主体不具备设施运行管理职责、维护管理困难和废气污染等问题。等问题。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土壤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土壤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污水建设虽然发展很快,但值得关注的是,全国小型污水处理厂的设施出现了普遍闲置的状况,陷入“有钱建设,无钱运行”的困境。污水处理设施普遍闲置的原因:
[0003]1.高昂的运行成本和维护费用;
[0004]2.技术复杂,缺乏训练有素的专业运行管理人员;
[0005]3.管护不到位,管理主体不具备设施运行管理职责;
[0006]4.不管规模大小,不惜成本仿效城市的机械化集中处理工艺,盲目追求高标准的水质指标,结果出现了天价的投资和运行费用,以及维护管理困难的工程设施;
[0007]5.现有的污水处理池仅仅是处理污水,污水处理池中的废气(即臭气或者有毒气体)会排放到空气中,不仅会造成大气污染,还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0008]“有钱建设,无钱运行”是污水处理建设存在的死结,污水工程技术脱离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导致普遍闲置的结果,对污水处理技术路线缺乏有效的科学评估和监督而盲目投资,导致污水设施普遍闲置的困境。“高昂运行成本”而复杂的污水设施,如果没有后续资金投入是难以为继的,将来有可能成为“一堆废铜烂铁”,故而提出一种人工土壤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来解决上述所提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工土壤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具有出水水质优质稳定、无剩余污泥产量少、不受设置场合限制、操作管理方便,无需电力设备、废气吸收过滤的优点。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工土壤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气体吸收塔、化粪池和隔油池,以及沿排污方向依次设置的土壤深度工艺池和溢汽井,所述溢汽井的内底部设置有潜水泵且所述潜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一延伸至溢汽井外侧且与用水设备相连通的用水管;
[0011]所述化粪池和隔油池上均可拆卸的设置有棚盖,两个所述棚盖通过双通气管与气体吸收塔相连通,所述气体吸收塔内设置有石蜡吸收级和活性炭吸收级;
[0012]所述化粪池和隔油池通过双通排水管与土壤深度工艺池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土壤深度工艺池的输出端与溢汽井输入端通过集水管相连通,所述溢汽井的外侧连通有排水管,所述土壤深度工艺池与溢汽井均设置于具有草坪的土壤中。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土壤深度工艺池包括设置于上述土壤中的薄膜和两个平行设置于薄膜中的散水管,两个散水管与双通气管相连通且外侧套设有尼龙网,所述散水管和尼龙之间以及薄膜的底部均填充有直径为20

40mm的碎石,所述土壤深度工艺
池还包括两个位于薄膜中的托架且两个所述托架分别位于尼龙网正下方,所述托架与尼龙网之间填充有河砂。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薄膜呈梯形设计且顶部具有一开口,所述顶部开口与地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薄膜为0.3~0.5mm的聚氟乙烯薄膜。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化粪池和隔油池的出水口高于所述土壤深度工艺池的进水口,所述土壤深度工艺池的进水口高于出水口。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石蜡吸收级设置在活性炭吸收级的下方,所述气体吸收塔顶部具有一排气管。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人工土壤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S1:生活污水首先进入化粪池和隔油池等预处理设施,并经污水经化粪池内厌氧发酵,分解其中的有机物并降低污染物负荷,同时提高污水中养份的含量并杀死污水中的寄生虫卵和病原微生物;
[0019]S2:在污水预处理的过程中产生的臭气进入到气体吸收塔中并经过其中的石蜡吸收级和活性炭吸收级进行过滤后经排气管排出;
[0020]S3:预处理后的污水通过双通排水管自流到土壤深度工艺池中并经过其进行处理后通过集水管中进入到溢汽井中进行收集,潜水泵通电开启后可将处理后的水输送至用水设备中进行使用。
[0021]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2]1.出水水质优质稳定
[0023]处理出水极其清澈无味,出水水质优于建设部颁发的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可以直接作为非饮用市政杂用水进行回用。
[0024]2.无剩余污泥产量少
[0025]该系统可以在无污泥负荷下运行,实现污泥零排放,降低了污泥处理费用。
[0026]3.不受设置场合限制
[0027]该系统流程简单、结构紧凑、不受设置场所限制,适合于任何场合如可以分段连串处理,也可以建设绿化带下面。
[0028]4.操作管理方便,无需电力设备
[0029]该工系统因没有电力设施,一旦投入运行后就无需专业人员管理,免电力费用和人工费用,降低运行成本。
[0030]5.废气吸收过滤
[0031]该系统在对污水处理的同时对所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避免废气造成大气污染,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系统原理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土壤深度工艺池侧视剖面图。
[0034]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气体吸收塔;1a、石蜡吸收级;1b、活性炭吸收级;2、化粪池;3、隔油池;4、土壤深度工艺池;41、薄膜;42、散水
管;43、尼龙网;44、碎石;45、托架;46、河砂;5、溢汽井;6、潜水泵;7、用水管;8、棚盖;9、双通气管;10、双通排水管;11、集水管;12、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实施例
[0037]由图1

2给出一种人工土壤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气体吸收塔1、化粪池2和隔油池3,以及沿排污方向依次设置的土壤深度工艺池4和溢汽井5,溢汽井5的内底部设置有潜水泵6且潜水泵6的输出端连通有一延伸至溢汽井5外侧且与用水设备相连通的用水管7;
[0038]化粪池2和隔油池3上均可拆卸的设置有棚盖8,两个棚盖8通过双通气管9与气体吸收塔1相连通,气体吸收塔1内设置有石蜡吸收级1a和活性炭吸收级1b;
[0039]化粪池2和隔油池3通过双通排水管10与土壤深度工艺池4的输入端相连通,土壤深度工艺池4的输出端与溢汽井5输入端通过集水管11相连通,溢汽井5的外侧连通有排水管12,土壤深度工艺池4与溢汽井5均设置于具有草坪的土壤中。
[0040]具体的,土壤深度工艺池4包括设置于上述土壤中的薄膜41和两个平行设置于薄膜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土壤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吸收塔(1)、化粪池(2)和隔油池(3),以及沿排污方向依次设置的土壤深度工艺池(4)和溢汽井(5),所述溢汽井(5)的内底部设置有潜水泵(6)且所述潜水泵(6)的输出端连通有一延伸至溢汽井(5)外侧且与用水设备相连通的用水管(7);所述化粪池(2)和隔油池(3)上均可拆卸的设置有棚盖(8),两个所述棚盖(8)通过双通气管(9)与气体吸收塔(1)相连通,所述气体吸收塔(1)内设置有石蜡吸收级(1a)和活性炭吸收级(1b);所述化粪池(2)和隔油池(3)通过双通排水管(10)与土壤深度工艺池(4)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土壤深度工艺池(4)的输出端与溢汽井(5)输入端通过集水管(11)相连通,所述溢汽井(5)的外侧连通有排水管(12),所述土壤深度工艺池(4)与溢汽井(5)均设置于具有草坪的土壤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土壤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深度工艺池(4)包括设置于上述土壤中的薄膜(41)和两个平行设置于薄膜(41)中的散水管(42),两个散水管(42)与双通气管(9)相连通且外侧套设有尼龙网(43),所述散水管(42)和尼龙(43)之间以及薄膜(41)的底部均填充有直径为20

40mm的碎石(44),所述土壤深度工艺池(4)还包括两个位于薄膜(41)中的托架(45)且两个所述托架(45)分别位于尼龙网(43)正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建忠钟蝉伊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兴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