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体治理微生物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1120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7 0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体治理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底座和培养液箱,所述底座的下端内侧安装有培养箱,且培养箱的下端内部设置有通气管,所述培养箱的右端内部设置有细菌过滤器,且培养箱的右侧安装有鼓风机,所述培养箱的外端内部安装有加热器,且培养箱的上端内部安装有挡板,所述培养液箱位于底座的左端上表面,且培养液箱的上侧连接有箱盖,所述培养液箱的下侧连接有箱底,所述连接块的右侧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左端上侧连接有调节杆。该水体治理微生物培养装置,便于避免微生物受到外界空气中细菌的干扰,便于向装置中加入培养液,内部流动效果好,便于使微生物和培养液混合均匀。

A microbial culture device for water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体治理微生物培养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体治理
,具体为一种水体治理微生物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污染物对水体的破坏,会直接导致水体的供水、维护生态平衡及旅游观光的重要作用下降,其中微生物的分解处理是治理水体污染的常用手段,在进行微生物分解之前,需要先进行微生物培养,微生物技术可以将水体净化,也可将水华控制;现有的水体治理微生物培养装置,不便于避免微生物受到外界空气中细菌的干扰,不便于向装置中加入培养液,内部流动效果差,不便于使微生物和培养液混合均匀,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水体治理微生物培养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体治理微生物培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水体治理微生物培养装置,不便于避免微生物受到外界空气中细菌的干扰,不便于向装置中加入培养液,内部流动效果差,不便于使微生物和培养液混合均匀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体治理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底座和培养液箱,所述底座的下端内侧安装有培养箱,且培养箱的下端内部设置有通气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体治理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底座(1)和培养液箱(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端内侧安装有培养箱(2),且培养箱(2)的下端内部设置有通气管(3),并且通气管(3)的上端开设有通气孔(4),所述培养箱(2)的右端内部设置有细菌过滤器(5),且培养箱(2)的右侧安装有鼓风机(6),所述培养箱(2)的外端内部安装有加热器(7),且培养箱(2)的上端内部安装有挡板(8),所述培养液箱(9)位于底座(1)的左端上表面,且培养液箱(9)的上侧连接有箱盖(10),所述培养液箱(9)的下侧连接有箱底(11),且箱底(11)的左端后侧安装有连接块(16),所述连接块(16)的右侧连接有转动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体治理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底座(1)和培养液箱(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端内侧安装有培养箱(2),且培养箱(2)的下端内部设置有通气管(3),并且通气管(3)的上端开设有通气孔(4),所述培养箱(2)的右端内部设置有细菌过滤器(5),且培养箱(2)的右侧安装有鼓风机(6),所述培养箱(2)的外端内部安装有加热器(7),且培养箱(2)的上端内部安装有挡板(8),所述培养液箱(9)位于底座(1)的左端上表面,且培养液箱(9)的上侧连接有箱盖(10),所述培养液箱(9)的下侧连接有箱底(11),且箱底(11)的左端后侧安装有连接块(16),所述连接块(16)的右侧连接有转动块(12),且转动块(12)的右端前侧安装有配重块(13),所述转动块(12)的左端上侧连接有调节杆(14),且调节杆(14)的上端内部连接有移动块(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治理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2)与底座(1)通过螺栓的方式相连接,且培养箱(2)的内侧与挡板(8)的外侧卡合连接,并且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兴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