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焚烧系统及污泥焚烧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3608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污泥焚烧系统及污泥焚烧方法,污泥焚烧系统包括湿污泥干化模块、湿污泥焚烧模块、焚烧炉,湿污泥干化模块对待干化湿污泥进行干化得到干污泥,并且通过细粉收集装置收集湿污泥干化过程中产生的细粉,将收集的细粉与焚烧湿污泥料仓中的待焚烧湿污泥在混合输送装置中混合后通过焚烧炉上的第一入口送至焚烧炉中焚烧,通过将待干化湿污泥干化过程产生的细粉与待焚烧湿污泥混合后再送至焚烧炉焚烧,能够防止由于细粉颗粒小,进入焚烧炉后爆燃、燃烧区域上移,造成燃烧不稳定的现象发生。象发生。象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泥焚烧系统及污泥焚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环保
,具体涉及一种污泥焚烧系统及污泥焚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污泥的处置方法主要是填埋、堆肥农用和焚烧三种。污泥填埋对土地资源浪费较大,且在运输过程及在填埋场里的渗滤液均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污泥堆肥或制复合微生物肥时,不能有效去除污泥中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重金属离子易在土壤和植物体内积累,使土地利用受到限制;污泥焚烧可破坏有机质、杀死病原体及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泥体积,而且干燥后的污泥是一种低热值的燃料,焚烧后的灰渣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在污泥处置领域,污泥干化焚烧应用范围较广。
[0003]流化床干化机和焚烧炉是污泥干化焚烧的核心设备,其中流化床干化机将含水率80%的湿污泥干化处理后产生含水率10%及以下的干污泥,而焚烧炉是一种将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进行高温焚烧,达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的一种环保设备。流化床干化机采用热源对污泥进行换热,将湿污泥中的水分带出,达到污泥干化的目的,干化后的污泥送入焚烧炉进行焚烧,但流化床干化机由于内部流态剧烈,污泥颗粒摩擦产生细粉被流化风带出,载气通过细粉分离装置实现细粉回收,由于细粉颗粒小,进入焚烧炉后极易爆燃、燃烧区域上移。因此控制细粉进入焚烧炉,对于焚烧炉污泥燃烧和烟气排放控制意义重大。目前流化床干化机干污泥和细粉混合后通过干污泥给料喷射器喷射入炉。入焚烧炉的干污泥中的细粉造成焚烧炉温度升高,焚烧炉存在超温而结焦和烟气排放指标(NOx和CO)阶跃式升高,甚至有超标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污泥焚烧系统及焚烧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污泥焚烧系统,所述污泥焚烧系统包括:
[0007]湿污泥干化模块,所述湿污泥干化模块包括干化装置、细粉收集装置,所述干化装置用于对待干化湿污泥进行干化得到干污泥;所述细粉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湿污泥干化过程中产生的细粉;
[0008]湿污泥焚烧模块,所述湿污泥焚烧模块包括焚烧湿污泥料仓、混合输送装置、焚烧炉,所述焚烧炉上设置有第一入口,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混合输送装置连接;
[0009]所述细粉收集装置收集的细粉与焚烧湿污泥料仓中待焚烧湿污泥在所述混合输送装置中进行混合,并通过所述第一入口进入所述焚烧炉焚烧。在本技术方案中,湿污泥干化模块对待干化湿污泥进行干化得到干污泥,并且通过细粉收集装置收集湿污泥干化过程中产生的细粉,将收集的细粉与焚烧湿污泥料仓中的湿污泥在混合输送装置中混合后通过
焚烧炉上的第一入口送至焚烧炉中焚烧,通过将湿污泥干化过程产生的细粉与湿污泥混合后再送至焚烧炉焚烧,能够防止由于细粉颗粒小,直接进入焚烧炉爆燃、燃烧区域上移,造成燃烧不稳定的现象发生。
[0010]较佳地,所述细粉收集装置包括载气细粉分离装置和细粉缓存仓,所述干化装置上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载气细粉分离装置连接于所述出气口,以分离所述干化装置出来的载气和细粉;所述细粉缓存仓位于所述载气细粉分离装置的下游,以收集分离的细粉;所述细粉缓存仓设置有料位检测装置,所述细粉缓存仓连接有细粉输送装置,所述细粉输送装置将细粉输送至所述混合输送装置。
[0011]在本技术方案中,设置载气细粉分离装置和细粉缓存仓,通过载气细粉分离装置对载气和细粉进行分离,并将分离的细粉收集在细粉缓存仓,并通过料位检测装置判断细分缓存仓内的细粉储存量,通过细粉输送装置将细粉输送至所述混合输送装置。
[0012]较佳地,所述污泥焚烧系统包括载气处理装置,所述污泥焚烧系统包括载气处理装置,所述干化装置的下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载气处理装置一端与所述载气细粉分离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进气口连接。
[0013]在本技术方案中,设置载气处理装置对载气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载气送至干化装置中,因载气从干化装置中出来,载气温度较高,将处理后的载气输送回干化装置中,能够回收部分热量,实现载气的循环利用,并节约能源,并且将载气处理装置处理后的载气通过干化装置的下部设置的进气口进入干化装置,载气会从干化装置的下部流向干化装置的上部,使得回收的热量得以充分利用。
[0014]较佳地,所述湿污泥干化模块还包括干化湿污泥料仓、干化湿污泥输送装置,所述干化湿污泥输送装置连通所述干化湿污泥料仓和所述干化装置,所述细粉输送装置为双向螺旋输送机,所述双向螺旋输送机一端与所述混合输送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干化湿污泥输送装置连接。
[0015]在本技术方案中,细粉输送装置采用双向螺旋输送机,一方面能将细粉输送至混合输送装置于焚烧湿污泥料仓中的湿污泥混合,另一方面能够将细粉输送至干化湿污泥输送装置中与干化湿污泥混合。尤其是在细分缓存仓中细粉量大时,根据燃烧情况,控制双向螺旋输送机的运行方式,将一分部细粉输送至干化湿污泥输送装置中与干化湿污泥混合。
[0016]较佳地,所述细粉输送装置、所述混合输送装置均为频率可调输送装置,所述混合输送装置出口设置有污泥含水率检测仪,根据所述污泥含水率检测仪的测量值分别调节所述细粉输送装置和所述混合输送装置,从而实现细粉和湿污泥的混合比例调节。
[0017]在本技术方案中,细粉输送装置、所述混合输送装置均采用频率可调输送装置,通过细粉输送装置频率调节、所述混合输送装置的频率调节分别来调节细粉和焚烧湿污泥的供给量,在混合输送装置出口设置有污泥含水率检测仪,用来监测细粉和湿污泥的混合物的含水率,以便于为控制细粉和焚烧湿污泥的混合比例从而控制细粉和湿污泥的混合物的含水率,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0018]较佳地,所述污泥焚烧系统还包括输入端与所述干化装置连接的干污泥输送装置,所述焚烧炉上还设置有第二入口,所述第二入口与所述干污泥输送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干污泥送至焚烧炉焚烧。
[0019]在本技术方案中,设置干污泥输送装置,干污泥输送装置一端与所述干化装置连
接,另一端与所述焚烧炉上设置的第二入口连接,干污泥输送装置将干污泥输送到焚烧炉的第二入口进入焚烧炉焚烧,即细粉和焚烧湿污泥的混合物通过第一入口进入焚烧炉,干污泥通过第二入口进入焚烧炉,便于根据污泥的情况分别进行调控,从而使焚烧炉高效利用。
[0020]较佳地,所述干污泥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二入口之间还连接有干污泥料仓。
[0021]在本技术方案中,设置干污泥料仓能够存储多余的干污泥,从而在干污泥产量大时将来不及焚烧的干污泥储存起来,在干污泥产量低时,将其收集存储便于后续统一进行焚烧处理。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污泥焚烧方法,其采用上述的污泥焚烧系统,并包括如下步骤:
[0023]步骤一:将湿污泥分别存放在干化湿污泥料仓和焚烧湿污泥料仓;
[0024]步骤二:通过湿污泥干化模块对待干化湿污泥进行干化得到干污泥,同时利用细粉收集装置收集湿污泥干化过程中产生的细粉;
[0025]步骤三:将所述细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焚烧系统包括:湿污泥干化模块,所述湿污泥干化模块包括干化装置、细粉收集装置,所述干化装置用于对待干化湿污泥进行干化得到干污泥;所述细粉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湿污泥干化过程中产生的细粉;湿污泥焚烧模块,所述湿污泥焚烧模块包括焚烧湿污泥料仓、混合输送装置、焚烧炉,所述焚烧炉上设置有第一入口,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混合输送装置连接;所述细粉收集装置收集的细粉与焚烧湿污泥料仓中的待焚烧湿污泥在所述混合输送装置中进行混合,并通过所述第一入口进入所述焚烧炉焚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粉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粉收集装置包括载气细粉分离装置和细粉缓存仓,所述干化装置上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载气细粉分离装置连接于所述出气口,以分离所述干化装置出来的载气和细粉;所述细粉缓存仓位于所述载气细粉分离装置的下游,以收集分离的细粉;所述细粉缓存仓设置有料位检测装置;所述细粉缓存仓连接有细粉输送装置,所述细粉输送装置将细粉输送至所述混合输送装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焚烧系统包括载气处理装置,所述干化装置的下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载气处理装置一端与所述载气细粉分离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进气口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污泥干化模块还包括干化湿污泥料仓、干化湿污泥输送装置,所述干化湿污泥输送装置连通所述干化湿污泥料仓和所述干化装置,所述细粉输送装置为双向螺旋输送机,所述双向螺旋输送机一端与所述混合输送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干化湿污泥输送装置连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粉输送装置、所述混合输送装置均为频率可调输送装置,所述混合输送装置出口设置有污泥含水率检测仪,所述混合输送装置配置为根据所述污泥含水率检测仪的测量值实现细粉和湿污泥的比例调节。6.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芸芸林莉峰刘斌王丽花胡维杰彭鹏卢骏营邱凤翔李梦琼曹晓哲应基光朱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