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3145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20
一种键盘组件,包含基座、第一键帽、第二键帽、导光组件以及第一发光元件。第一键帽具有第一出光面。第二键帽具有第二出光面。导光组件包含导光板、第一滤光图案及第二滤光图案。导光板具有彼此相对的近光侧以及远光侧。第一及第二滤光图案设置于导光板。第一出光面及第二出光面背向导光板。第一发光元件发出的光从近光侧进入导光板并分别通过第一滤光图案及第二滤光图案朝第一及第二出光面发送。第一滤光图案较第二滤光图案靠近近光侧,且第一滤光图案的总面积比第一出光面的总面积的比值小于第二滤光图案的总面积比第二出光面的总面积的比值。积的比值。积的比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键盘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键盘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包含导光组件的键盘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桌上型电脑或是笔记本电脑通常会搭配键盘使用,以方便使用者输入指令。近年来,发光键盘广泛地使用于电竞领域。这种发光键盘在使用时会从键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而能呈现出变化丰富的视觉效果。
[0003]然而为了加强从每一个键帽发出的光的视觉效果(如使这些键帽均匀地发光),这种发光键盘通常会为每一个键帽配置至少一个发光元件。在使用这样的配置方式的情况中,由于键盘的键帽数量很多,因此发光键盘会需要包含很多的发光元件,进而使发光键盘有制造成本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键盘组件,以降低键盘组件的制造成本。
[0005]本技术一实施例公开的键盘组件包含一基座、一第一键帽、一第二键帽、至少一导光组件以及至少一第一发光元件。第一键帽设置于基座并具有一第一出光面。第二键帽设置于基座并具有一第二出光面。导光组件包含一导光板、一第一滤光图案以及一第二滤光图案。导光板具有彼此相对的一近光侧以及一远光侧。第一滤光图案及第二滤光图案设置于导光板且介于近光侧以及远光侧之间。导光板位于第一键帽以及第二键帽靠近基座的一侧。第一出光面及第二出光面背向导光板。第一发光元件设置于基座。第一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用以从近光侧进入导光板并分别透过第一滤光图案及第二滤光图案朝第一出光面以及第二出光面发送。第一滤光图案较第二滤光图案靠近近光侧,且第一滤光图案的总面积比第一出光面的总面积的比值小于第二滤光图案的总面积比第二出光面的总面积的比值。
[0006]根据本本技术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还包含一第三键帽,该第三键帽设置于该基座并具有一第三出光面,该第三出光面背向该导光板,该至少一导光组件还包含一第三滤光图案,该第三滤光图案设置于该导光板,该第一滤光图案的颜色与该第三滤光图案的颜色不同,该第一滤光图案以及该第三滤光图案与该近光侧相隔相同的距离,该第一滤光图案的总面积比该第一出光面的总面积的比值相异于该第三滤光图案的总面积比该第三出光面的总面积的比值。
[0007]根据本本技术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该导光板具有一第一外表面以及一第二外表面,该第一外表面以及该第二外表面彼此相对,该第一外表面较该第二外表面远离该第一键帽以及该第二键帽,该第一滤光图案以及该第二滤光图案设置于该导光板的该第一外表面。
[0008]根据本本技术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还包含至少一第二发光元件,该至少一导光组件的数量为两个,该两个导光组件的该两个导光板彼此平行且彼此分离,该至少一
第二发光元件设置于该基座,该至少一第一发光元件及该至少一第二发光元件分别用以从该两个导光板的该二近光侧将光发送至该两个导光板中。
[0009]根据本本技术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该至少一第一发光元件与该至少一第二发光元件分别设置于该基座的相对两侧,该至少一第二发光元件发出的光透过其中一个该导光组件的该第二滤光图案以及另一个该导光组件的该第一滤光图案朝该第一出光面发送,且该至少一第二发光元件发出的光透过其中一个该导光组件的该第一滤光图案以及另一个该导光组件的该第二滤光图案朝该第二出光面发送。
[0010]根据本本技术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一个该导光组件的该第一滤光图案的总面积以及另一个该导光组件的该第二滤光图案的总面积比该第一出光面的总面积的比值彼此不同。
[0011]根据本本技术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一个该导光组件的该第二滤光图案以及另一个该导光组件的该第一滤光图案具有不同的颜色。
[0012]根据本本技术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该导光组件还包含两个第一压纹结构,该两个第一压纹结构位于该导光板的该第一外表面,该第一滤光图案以及该第二滤光图案分别形成于该两个第一压纹结构。
[0013]根据本本技术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该导光组件还包含两个第二压纹结构,该两个第二压纹结构位于该导光板的该第二外表面,且该两个第一压纹结构分别光耦接于该两个第二压纹结构。
[0014]根据本本技术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还包含一反光膜,该反光膜设置于该基座且位于该导光组件的该导光板远离该第一键帽以及该第二键帽的一侧。
[0015]根据上述实施例公开的键盘组件,第一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会透过导光组件朝第一键帽的第一出光面以及第二键帽的第二出光面发送。因此,单个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能透过导光组件的协助朝多个键帽的出光面发送。如此一来,便无需为每一个键帽都配置一个发光元件,而能减少键盘组件包含的发光元件的数量,进而降低键盘组件的制造成本。
[0016]此外,第一滤光图案较第二滤光图案靠近近光侧,且第一滤光图案的总面积比第一出光面的总面积的比值小于第二滤光图案的总面积比第二出光面的总面积的比值。也就是说,越远离近光侧的滤光图案就会有越高的密度。因此,虽然相较于较靠近近光侧的第一滤光图案来说,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到达较远离近光侧的第二滤光图案时会有较弱的强度,但第二滤光图案的密度比第一滤光图案的密度高。因此,第一发光元件仍能透过第一滤光图案及第二滤光图案均匀地朝第一出光面以及第二出光面发光。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键盘组件的俯视图。
[0018]图2为图1中的键盘组件沿割面线A

A'示出的剖面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中的键盘组件的剖面示意图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4为图1中的键盘组件沿割面线B

B'示出的剖面示意图。
[0021]图5为呈现第一发光元件以及其中一个导光组件的下视示意图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6为呈现第二发光元件以及另一个导光组件的下视示意图的局部放大图。
[0023]附图标记如下:
[0024]10:键盘组件
[0025]100:基座
[0026]150:薄膜电路板
[0027]200:第一键帽
[0028]201:第一出光面
[0029]250:第二键帽
[0030]251:第二出光面
[0031]300:第三键帽
[0032]301:第三出光面
[0033]350、450:导光组件
[0034]351、451:导光板
[0035]3510、4510:近光侧
[0036]3511:远光侧
[0037]3512:第一外表面
[0038]3513:第二外表面
[0039]352、452:第一滤光图案
[0040]353、453:第二滤光图案
[0041]354:第三滤光图案
[0042]355:第一压纹结构
[0043]356:第二压纹结构
[0044]500:第一发光元件
[0045]550:第二发光元件
[0046]600:反光膜
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键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基座;一第一键帽,设置于该基座并具有一第一出光面;一第二键帽,设置于该基座并具有一第二出光面;至少一导光组件,包含一导光板、一第一滤光图案以及一第二滤光图案,该导光板具有彼此相对的一近光侧以及一远光侧,该第一滤光图案及该第二滤光图案设置于该导光板且介于该近光侧以及该远光侧之间,该导光板位于该第一键帽以及该第二键帽靠近该基座的一侧,该第一出光面及该第二出光面背向该导光板;以及至少一第一发光元件,设置于该基座,该至少一第一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用以从该近光侧进入该导光板并分别透过该第一滤光图案及该第二滤光图案朝该第一出光面以及该第二出光面发送;其中,该第一滤光图案较该第二滤光图案靠近该近光侧,该第一滤光图案的总面积比该第一出光面的总面积的比值小于该第二滤光图案的总面积比该第二出光面的总面积的比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三键帽,该第三键帽设置于该基座并具有一第三出光面,该第三出光面背向该导光板,该至少一导光组件还包含一第三滤光图案,该第三滤光图案设置于该导光板,该第一滤光图案的颜色与该第三滤光图案的颜色不同,该第一滤光图案以及该第三滤光图案与该近光侧相隔相同的距离,该第一滤光图案的总面积比该第一出光面的总面积的比值相异于该第三滤光图案的总面积比该第三出光面的总面积的比值。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具有一第一外表面以及一第二外表面,该第一外表面以及该第二外表面彼此相对,该第一外表面较该第二外表面远离该第一键帽以及该第二键帽,该第一滤光图案以及该第二滤光图案设置于该导光板的该第一外表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组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弼林楷力张琼文高洁庄雅婷罗元灿
申请(专利权)人:微盟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