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板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0354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9
一种触控板组,包含一框架、一补强件、多个限位件以及一触控面板。框架包含一框体、一结合板体及一弹性板体。框体围绕出一容置空间。结合板体与弹性板体位于容置空间,并分别连接于框体的相对两侧。补强件设置于结合板体。这些限位件各包含相连的一结合部及一限位部。结合部穿过结合板体,并结合于补强件。限位部止挡于结合板体远离补强件的一侧。触控面板设置于框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触控板组,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触控板组。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装置的蓬勃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的便利性。举例来说,日常生活常见的电子设备为笔记本电脑或手机等。为了能有效率地操控电子装置,制造厂商会使用触控板作为输入及操作装置来操控电子装置。触控板可通过感应使用者手指的移动,使得指标同步进行相对应的移动。

2、目前的触控板中的组件很多,因此会使组装步骤相当繁琐,且需较大的组装空间来组装这些组件,造成组装上的不便,且会增加触控板的制造成本。故如何简化触控板的组装步骤并降低触控板的制造成本,即为研发人员应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板组,借以简化触控板的组装步骤并降低触控板的制造成本。

2、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公开的触控板组,包含一框架、一补强件、多个限位件以及一触控面板。框架包含一框体、一结合板体及一弹性板体。框体围绕出一容置空间。结合板体与弹性板体位于容置空间,并分别连接于框体的相对两侧。补强件设置于结合板体。这些限位件各包含相连的一结合部及一限位部。结合部穿过结合板体,并结合于补强件。限位部止挡于结合板体远离补强件的一侧。触控面板设置于框架。

3、根据本技术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该弹性板体与该框体一体成型。

4、根据本技术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该触控面板覆盖该补强件及该弹性板体。

5、根据本技术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多个所述限位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该限位件的间距小于该触控面板的宽度。

6、根据本技术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多个所述限位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该限位件的最大间距小于该触控面板的宽度。

7、根据本技术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该补强件具有一折弯结构。

8、根据本技术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多个所述限位件为螺丝、卡扣或插销。

9、根据本技术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该结合板体具有多个穿孔,该补强件具有多个螺柱,多个所述螺柱分别穿过多个所述穿孔,多个所述穿孔的直径大于多个所述螺柱的直径,多个所述限位件为螺丝,并分别锁合于多个所述螺柱,多个所述限位件的多个所述限位部的直径大于多个所述穿孔的直径。

10、根据本技术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还包含一覆盖件,该覆盖件覆盖于该触控面板。

11、根据本技术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该覆盖件的材质为麦拉或玻璃。

12、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触控板组,由于限位件位于结合板体与补强件,且触控面板覆盖于补强件以及弹性板体,故可减少触控板组的组装元件,并可缩小触控板组的体积,进而简化触控板组的组装步骤,并降低触控板组的制造成本。

13、以上关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系用以示范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并且提供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更进一步的解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板组,其特征在于,包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板体与该框体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组,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覆盖该补强件及该弹性板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限位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该限位件的间距小于该触控面板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限位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该限位件的最大间距小于该触控面板的宽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组,其特征在于,该补强件具有一折弯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限位件为螺丝、卡扣或插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组,其特征在于,该结合板体具有多个穿孔,该补强件具有多个螺柱,多个所述螺柱分别穿过多个所述穿孔,多个所述穿孔的直径大于多个所述螺柱的直径,多个所述限位件为螺丝,并分别锁合于多个所述螺柱,多个所述限位件的多个所述限位部的直径大于多个所述穿孔的直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覆盖件,该覆盖件覆盖于该触控面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板组,其特征在于,该覆盖件的材质为麦拉或玻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板组,其特征在于,包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板体与该框体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组,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覆盖该补强件及该弹性板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限位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该限位件的间距小于该触控面板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限位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该限位件的最大间距小于该触控面板的宽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组,其特征在于,该补强件具有一折弯结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仲恩
申请(专利权)人:微盟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