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悬浮铸造设备及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3113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真空悬浮铸造设备及工艺,包括保温炉;保温炉的加压室内设置有铝液;保温炉还连接有悬浮铸造组件;负压室内设置有铸造模具,负压室置于底台板上;负压室设置于保温炉上方;铸造模具通过吸铸通道与加压室连通;负压室还连接有真空调节组件和调压组件;铸造模具包括有底模,上模和三边模;边模与底模和上模的接触面开设有v型排气槽;底模,上模和三边模合模后形成有型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真空铸造工艺将型腔抽真空,使型腔内为负压,金属液在型腔内充型平稳,减少了氧化夹渣和铝液飞溅;可有效减少铸件气孔缺陷;因而充型能力强,对轮辋也能起到更好的补缩作用。对轮辋也能起到更好的补缩作用。对轮辋也能起到更好的补缩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悬浮铸造设备及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真空悬浮铸造设备及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使用现有铸造工艺生产铝合金车轮过程中,铸件气孔平均报废率居高不下;且在生产过程中铝液在型腔内充型不平稳,易发生卷气现象,从而造成氧化夹渣和铝液飞溅。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真空铸造工艺,通过真空泵将铸型抽真空,使型腔内为负压,金属液在型腔内充型平稳,不发生卷气现象,减少了氧化夹渣和铝液飞溅,又在真空条件下实现金属液的凝固,凝固过程析出的气体易上浮外逸,铸件中不易形成气孔,可有效减少铸件气孔缺陷;同时充型时型腔反压小,因而充型能力强,对轮辋也能起到更好的补缩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空悬浮铸造设备及工艺,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真空悬浮铸造设备,包括保温炉;所述保温炉的加压室内设置有铝液;所述保温炉还连接有悬浮铸造组件;
[0006]负压室;所述负压室内设置有铸造模具,所述负压室置于所述底台板上;所述负压室设置于所述保温炉上方;所述铸造模具通过吸铸通道与所述加压室连通;所述负压室还连接有真空调节组件和调压组件;
[0007]所述铸造模具包括有底模,上模和三边模;所述边模与所述底模和上模的接触面开设有v型排气槽;所述底模,上模和三边模合模后形成有型腔。
[0008]所述保温炉顶部盖设有保温炉盖,所述保温炉盖中心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吸铸通道的通槽;所述加压室内所述铝液为熔融状态;
[0009]所述悬浮铸造组件包括加压泵和加压电磁阀;所述加压泵和加压电磁阀分别通过加压管道与所述加压室连通。
[0010]所述吸铸通道包括升液管和吸液管;所述升液管一端插入所述铝液内且贴近所述加压室底部设置;所述升液管另一端贯穿所述通槽与所述吸液管一端连通;所述吸液管贯穿底台板伸入所述型腔;所述升液管与吸液管连通处还设置有加固支撑件;所述加固支撑件两端分别与所述通槽和底台板抵接。
[0011]所述铸造模具还包括边模密封盖和上模密封盖;所述边模密封盖设置有三个,且分别与三所述边模侧壁形成有第二空间;每一所述边模密封盖两端分别与上模和底模通过耐高温密封圈密封连接;
[0012]所述上模密封盖设置于所述上模上方,且形成有第一空间;所述上模密封盖与所述上模通过所述耐高温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第二空间和第一空间均与所述负压室连通。
[0013]所述v型排气槽包括第一吸引槽,第二吸引槽和第三吸引槽;所述型腔通过中心顶
杆上开设的所述第一吸引槽与所述第一空间连通;
[0014]所述第二吸引槽形成于所述边模与底模的装配面上;所述第三吸引槽形成于所述边模与上模的装配面上;所述第二吸引槽和第三吸引槽均开设于所述边模上,且沿中心呈放射状分布;所述型腔通过第二吸引槽和第三吸引槽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
[0015]所述真空调节组件包括真空泵和节流阀;所述真空泵通过负压管道与所述负压室连通,所述节流阀安装于所述真空泵输出端。
[0016]调压组件包括负压电磁阀,所述负压电磁阀与所述真空调节组件并联,且通过负压管道与所述负压室连通。
[0017]一种真空悬浮铸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8]升液;调节标准大气压为0,将铸造模具合模,负压电磁阀关闭,加压电磁阀打开,启动真空泵,通过控制节流阀的开度使负压室内压力降低,升液管、吸液管、型腔内气体沿第一吸引槽、第二吸引槽和第三吸引槽通过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被抽出,此时保温炉压力为0,保温炉内铝液在负压作用下,通过升液管和吸液管到达底模最高点;
[0019]充型;通过调节节流阀开度,使负压室内压力变化,铝液在负压作用下充型直至铝液充满型腔;
[0020]加压;加压电磁阀关闭,负压室负压保持不变,加压室通过加压泵加压直至到保压压力;
[0021]保压;加压室保持保压压力不变,待内耳缘外表面凝固,真空泵关闭,负压电磁阀打开;
[0022]泄压;保压结束后,加压泵关闭,加压电磁阀打开,泄压至悬浮压力后开模取件后合模。
[0023]所述保压压力持续至型腔内铝液完全凝固之后;内耳缘外边表面凝固后关闭真空泵,打开负压电磁阀调节至标准大气压。
[0024]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真空铸造工艺将型腔抽真空,使型腔内为负压,金属液在型腔内充型平稳,不发生卷气现象,减少了氧化夹渣和铝液飞溅,又在真空条件下实现金属液的凝固,凝固过程析出的气体易上浮外逸,铸件中不易形成气孔,可有效减少铸件气孔缺陷;同时充型时型腔反压小,因而充型能力强,对轮辋也能起到更好的补缩作用。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整体结构俯视图;
[0028]图3为V型排气槽剖视图;
[0029]图4为真空铸造加压工艺图;
[0030]其中,1.保温炉;2.铝液;3.升液管;4.保温炉盖;5.吸液管;6.底台板;7.底模;8.
边模密封盖;9.边模;10.上模;11.上模密封盖;12.密封罩;13.型腔;14.中心顶杆;15.第一吸引槽;16.第二吸引槽;17.耐高温密封圈;18.第三吸引槽;19.负压室;20.加压室;21.加压泵;22.加压电磁阀;23.负压电磁阀;24.真空泵;25.节流阀;100.第一空间;200.第二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真空悬浮铸造设备,包括
[0034]保温炉1;保温炉1的加压室20内设置有铝液2;保温炉1还连接有悬浮铸造组件;
[0035]负压室19;负压室19内设置有铸造模具,负压室19置于底台板6上;负压室19设置于保温炉1上方;铸造模具通过吸铸通道与加压室20连通;负压室19还连接有真空调节组件和调压组件;
[0036]铸造模具包括有底模7,上模10和三边模9;边模9与底模7和上模10的接触面开设有v型排气槽;底模7,上模10和三边模9合模后形成有型腔13。
[0037]保温炉1顶部盖设有保温炉盖4,保温炉盖4中心开设有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悬浮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炉(1);所述保温炉(1)的加压室(20)内设置有铝液(2);所述保温炉(1)还连接有悬浮铸造组件;负压室(19);所述负压室(19)内设置有铸造模具,所述负压室(19)置于底台板(6)上;所述负压室(19)设置于所述保温炉(1)上方;所述铸造模具通过吸铸通道与所述加压室(20)连通;所述负压室(19)还连接有真空调节组件和调压组件;所述铸造模具包括有底模(7),上模(10)和三个边模(9);所述边模(9)与所述底模(7)和上模(10)的接触面开设有v型排气槽;所述底模(7),上模(10)和三边模(9)合模后形成有型腔(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悬浮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炉(1)顶部盖设有保温炉盖(4),所述保温炉盖(4)中心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吸铸通道的通槽;所述加压室(20)内所述铝液(2)为熔融状态;所述悬浮铸造组件包括加压泵(21)和加压电磁阀(22);所述加压泵(21)和加压电磁阀(22)分别通过加压管道与所述加压室(20)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空悬浮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铸通道包括升液管(3)和吸液管(5);所述升液管(3)一端插入所述铝液(2)内且贴近所述加压室(20)底部设置;所述升液管另一端贯穿所述通槽与所述吸液管(5)一端连通;所述吸液管(5)贯穿底台板(6)伸入所述型腔(13);所述升液管(3)与吸液管(5)连通处还设置有加固支撑件;所述加固支撑件两端分别与所述通槽和底台板(6)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悬浮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造模具还包括边模密封盖(8)和上模密封盖(11);所述边模密封盖(8)设置有三个,且分别与三所述边模(9)侧壁形成有第二空间(200);每一所述边模密封盖(8)两端分别与上模(10)和底模(7)通过耐高温密封圈(17)密封连接;所述上模密封盖(11)设置于所述上模(10)上方,且形成有第一空间(100);所述上模密封盖(11)与所述上模(10)通过所述耐高温密封圈(17)密封连接;所述第二空间(200)和第一空间(100)均与所述负压室(19)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学锋汪向前徐康浩刘云志陈康生史孟龙蔡宝庆唐永东董志鑫赵德星王红健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市立中车轮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