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霾净味型外露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2852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有一种除霾净味型外露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自粘沥青混合物、设置在自粘沥青混合物顶部的第一防水层和设置在自粘沥青混合物底部的隔离层,所述隔离层的顶部通过高强度缓冲垫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水层。该除霾净味型外露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海绵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使得海绵能够对外界的空气进行除霾净味,同时通过在海绵的内部设置进气口,使得外界的空气易于与海绵进行接触,便于对外界的环境进行处理,通过在第二防水层的内部设置有抗拉纤维层能够增强第二防水层的抗拉强度,同时利用高强度缓冲垫能够对第二防水层起到缓冲作用,进而提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缓冲效果。提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缓冲效果。提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缓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霾净味型外露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具体公开一种除霾净味型外露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是以SBS橡胶改性石油沥青引为侵渍覆盖层,以聚酯纤维无纺布、黄麻布、玻纤毡等分别制作为自粘沥青混合物,以塑料薄膜为防粘隔离层,经选材、配料、共熔、侵渍、复合成型、卷曲等工序加工制作。
[0003]现有的部分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功能比较单一,无法对外界的环境进行除霾净味,同时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自身的缓冲性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除霾净味型外露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包括自粘沥青混合物、设置在自粘沥青混合物顶部的第一防水层和设置在自粘沥青混合物底部的隔离层,所述隔离层的顶部通过高强度缓冲垫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水层,所述隔离层和第二防水层之间设置有海绵。
[0005]优选的,所述高强度缓冲垫的内部设置为中空。
[0006]优选的,所述第二防水层的内部设置有进气口。
[0007]优选的,所述海绵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的内部均设置有抗拉纤维层。
[0009]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步骤一、在浸渍挤干的自粘沥青混合物两面分别覆改性沥青涂盖料,冷却,得到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
[0011]步骤二、在所述第一防水层上撒布矿物粒料,形成第一隔离材料层;其中,对距离撒布矿物粒料装置10

20cm的第一防水层进行加热,使矿物粒料撒布在半流动态的涂盖料上;
[0012]步骤三、在第二防水层上覆海绵与第二隔离材料层,冷却定型,得到除霾净味型外露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0013]优选的,步骤二中的加热温度为150

160℃。
[0014]优选的,所述海绵6的加工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将EVA发泡制品或/和其废料加热熔化形成EVA物料;
[0016]S2:将EVA物料与辅料经过加热熔化形成的辅料物料混合;
[0017]S3:将混合后的所述EVA物料与所述辅料物料形成为指定形状和/或结构,其中,所述辅料为聚乙烯或/和涤纶纤维或/和丙纶纤维。
[0018]优选的,将混合后的所述EVA物料与所述辅料物料形成为板状件。
[0019]优选的,所述板状件形成过程包括:
[0020]步骤一、将所述辅料物料与所述EVA物料混合并形成第一板状物料;
[0021]步骤二、将所述第一板状物料经过50

70℃的加热牵引、展平及定型后,形成第二板状物料;
[0022]步骤三、将所述第二板状物料形成为指定形状的板状件,将第一板状物料经过60℃的加热牵引。
[0023]有益效果:
[0024]1、该除霾净味型外露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海绵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使得海绵能够对外界的空气进行除霾净味,同时通过在海绵的内部设置进气口,使得外界的空气易于与海绵进行接触,便于对外界的环境进行处理。
[0025]2、该除霾净味型外露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第二防水层的内部设置有抗拉纤维层能够增强第二防水层的抗拉强度,同时利用高强度缓冲垫能够对第二防水层起到缓冲作用,进而提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缓冲效果。
附图说明
[002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俯视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高强度缓冲管的分布示意图。
[0030]图中:1、自粘沥青混合物;2、第一防水层;3、隔离层;4、高强度缓冲垫;5、第二防水层;6、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
[003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图中不同种类的剖面线不是按照国标进行标注的,也不对元件的材料进行要求,是对图中元件的剖视图进行区分。
[0033]请参阅图1

3,一种除霾净味型外露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自粘沥青混合物1、设置在自粘沥青混合物1顶部的第一防水层2和设置在自粘沥青混合物1底部的隔离层3,隔离层3的顶部通过高强度缓冲垫4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水层5,隔离层3和第二防水层5之间设置有海绵6。
[0034]其中,高强度缓冲垫4的内部设置为中空,通过将高强度缓冲垫4的内部设置为中空,使得外界空气易于在第一防水层2和第二防水层5之间进行流通。
[0035]其中,第二防水层5的内部设置有进气口,利用进气口能够便于外界的空气进入第一防水层2和第二防水层5之间,同时外界的雨水能够通过进气口进入第一防水层2和第二防水层5之间,进而被海绵6进行吸收,以便于对海绵6进行清洗的同时能够对外界的雾霾进行处理。
[0036]其中,海绵6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利用活性炭能够进行除味的同时对外界的空气
进行过滤。
[0037]其中,第一防水层2和第二防水层5的内部均设置有抗拉纤维层。
[0038]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9]步骤一、在浸渍挤干的自粘沥青混合物两面分别覆改性沥青涂盖料,冷却,得到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
[0040]步骤二、在所述第一防水层上撒布矿物粒料,形成第一隔离材料层;其中,对距离撒布矿物粒料装置10

20cm的第一防水层进行加热,使矿物粒料撒布在半流动态的涂盖料上;
[0041]步骤三、在第二防水层上覆海绵与第二隔离材料层,冷却定型,得到除霾净味型外露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0042]步骤二中的加热温度为150

160℃。
[0043]海绵6的加工包括以下步骤:
[0044]S1:将EVA发泡制品或/和其废料加热熔化形成EVA物料;
[0045]S2:将EVA物料与辅料经过加热熔化形成的辅料物料混合;
[0046]S3:将混合后的所述EVA物料与所述辅料物料形成为指定形状和/或结构,其中,所述辅料为聚乙烯或/和涤纶纤维或/和丙纶纤维。
[0047]将混合后的所述EVA物料与所述辅料物料形成为板状件。
[0048]板状件形成过程包括:
[0049]步骤一、将所述辅料物料与所述EVA物料混合并形成第一板状物料;
[0050]步骤二、将所述第一板状物料经过50

70℃的加热牵引、展平及定型后,形成第二板状物料;
[0051]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霾净味型外露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包括自粘沥青混合物(1)、设置在自粘沥青混合物(1)顶部的第一防水层(2)和设置在自粘沥青混合物(1)底部的隔离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3)的顶部通过高强度缓冲垫(4)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水层(5),所述隔离层(3)和第二防水层(5)之间设置有海绵(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霾净味型外露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缓冲垫(4)的内部设置为中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霾净味型外露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6)是由乙烯(E)和乙酸乙烯(VA)共聚而制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霾净味型外露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6)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霾净味型外露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2)和第二防水层(5)的内部均设置有抗拉纤维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霾净味型外露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浸渍挤干的自粘沥青混合物两面分别覆改性沥青涂盖料,冷却,得到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步骤二、在所述第一防水层上撒布矿物粒料,形成第一隔离材料层;其中,对距离撒布矿物粒料装置10

20cm的第一防水层进行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芳曲学平郭岩谢彦姣李学江牛志勇彭松涛包毓含田继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宇阳泽丽防水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