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麦黑穗病病原菌接种用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2822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病害防治研究工具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大麦黑穗病病原菌接种用注射器,包括弹性的折叠片,所述折叠片包括两个圆形部和一个脊状过渡部,圆形部的两侧设置有一对拨片,圆形部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中设置有注射件,注射件包括板盒、环形槽、阶梯面、注射嘴和连接口,所述注射嘴上插接有针头,所述连接口处设置有与板盒密封连接的皮套,皮套朝远离针头的方向起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板盒设计的注射件作为菌液的采集结构,便携性好且操作方便,而且能够同时采集两种不同浓度的菌液进行试验,有利于提高试验效率,而且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注射方便、转移灵活性较好、实用性较强且利用率较高,适合大规模推广。适合大规模推广。适合大规模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麦黑穗病病原菌接种用注射器


[0001]本技术属于植物病害防治研究工具
,涉及病原菌接种,尤其涉及一种大麦黑穗病病原菌接种用注射器。

技术介绍

[0002]大麦黑穗病主要危害穗部。发病初期病穗外面有一层灰白色薄膜。病穗在未出苞叶前,内部穗已完全变成黑粉(病菌的厚垣孢子),病穗头刚露出苞叶时,即有黑粉散出。病穗抽出后,黑粉被风雨吹散,只剩下裸露的穗轴。如一株发病后,往往主茎和所有分蘖都会出现病穗。植物病害的接种是植物病原菌毒力、病原菌鉴定及其寄主抗病性的重要方法。测定病原菌的毒力、病原菌的鉴定等均要用通过病原菌的接种来完成。针刺接种是植物病原菌重要的接种方法,而针刺接种需要先将菌液注射在可蓄积水分的海绵或棉垫上,再由接种针从海绵或棉垫上引流至待接种的叶片或麦穗上,而在针刺接种法过程中对菌液转移需要使用注射器作为主要的转移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上述针刺接种过程中对菌液的转移需要,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性较好、实用性较强且利用率较高的一种大麦黑穗病病原菌接种用注射器。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大麦黑穗病病原菌接种用注射器,包括弹性的折叠片,所述折叠片包括两个圆形部和连接在两个圆形部之间的脊状过渡部,所述圆形部的两侧设置有一对拨片,所述圆形部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边设置有沿其周长方向均匀分布的缺口,所述安装孔中设置有注射件,所述注射件包括板盒,所述板盒的厚度为2~4cm,所述板盒的外侧设置有与安装孔配合的环形槽,所述板盒上位于环形槽的前侧的表面为阶梯面,所述阶梯面的直径从后至前逐渐变小,所述板盒的前端设置有注射嘴,所述注射嘴上插接有针头,所述板盒远离针头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处设置有与板盒密封连接的皮套,所述皮套朝远离针头的方向起鼓。
[0005]作为优选,所述拨片朝向针头的一侧设置有套指环。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皮套包括部分球面部,所述部分球面部的底部设置有锥面部,所述锥面部的锥度为1/10,所述锥面部的底部设置有柱状的缩口部。
[0007]作为优选,所述脊状过渡部的中间设置有腰型孔。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09]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大麦黑穗病病原菌接种用注射器,通过采用板盒设计的注射件的作为菌液的采集结构,便携性好且操作方便,而且能够同时采集两种不同对比菌液进行试验,有利于提高试验效率,而且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注射方便、转移灵活性较好、实用性较强且利用率较高,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麦黑穗病病原菌接种用注射器的轴测图;
[0012]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折叠片、拨片和套指环的轴测图;
[0013]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麦黑穗病病原菌接种用注射器的剖视图;
[0014]以上各图中,1、折叠片;11、圆形部;12、脊状过渡部;13、安装孔;
[0015]14、缺口;15、腰型孔;2、拨片;3、注射件;31、板盒;32、环形槽;33、阶梯面;34、注射嘴;35、连接口;36、皮套;361、部分球面部;362、锥面部;363、缩口部;4、针头;5、套指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001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8]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大麦黑穗病病原菌接种用注射器,包括弹性的折叠片1,折叠片1包括两个圆形部11和连接在两个圆形部11之间的脊状过渡部12,圆形部11的两侧设置有一对拨片2,圆形部11上设置有安装孔13,安装孔13的孔边设置有沿其周长方向均匀分布的缺口14,安装孔13中设置有注射件3,注射件3包括板盒31,板盒31的厚度为2~4cm,板盒31的外侧设置有与安装孔13配合的环形槽32,板盒31上位于环形槽32的前侧的表面为阶梯面33,阶梯面33的直径从后至前逐渐变小,板盒31的前端设置有注射嘴34,注射嘴34上插接有针头4,板盒31远离针头4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口35,连接口35处设置有与板盒31密封连接的皮套36,皮套36朝远离针头4的方向起鼓。其中,安装孔和缺口的设计有利于对折叠片与注射件快速拆装;拨片2可以作为操作者的手指的夹持节点,便于大拇指按压皮套36。本装置采用纵向压缩比较高的板盒31作为注射件3的主体,而注射件3的皮套36可以在人工按压的条件下对板盒31内部的空间进行改变,针头4作为吸取端可以在板盒31内部空间变化的趋势下吸取菌液或释放菌液。同时,本装置以折叠片1既作为手持部分,也作为两个注射件3的卡接基础,所以本装置可同时抽取两个对比菌液进行转移,同时折叠片1本身还可以折叠,既方便携带,又能够在两个注射件3互不干涉的情况下实现菌液的转移。因此,本注射器便携性好、转移灵活性较好、实用性较强,有利于提高试验效率。
[0019]为了提高对菌液抽取和挤出操作的稳定性,本技术在拨片2朝向针头4的一侧设置有套指环5,套指环5本身的中空部分作为手指的贯插节点,而其位置的设计可令手指在按压皮套36时更好地施力。
[0020]为了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本技术提供的皮套36包括部分球面部361,部分球面部361的底部设置有锥面部362,锥面部362的锥度为1/10,锥面部的底部设置有柱状的缩口部。这样可以令皮套36具有更好的弹性压缩范围,并且与板盒31阶梯面33的设计相适应,令板盒31内部空间在挤压条件下相对稳定地变化,进而令菌液稳定地被吸取和输出。
[0021]进一步地,本技术在脊状过渡部12的中间设置有腰型孔15。该设计可改善折叠片1的折叠性能,令其更好地实现折叠,进而便于两个注射件3分别进行相应的吸入和吐出操作。
[0022]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麦黑穗病病原菌接种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的折叠片,所述折叠片包括两个圆形部和连接在两个圆形部之间的脊状过渡部,所述圆形部的两侧设置有一对拨片,所述圆形部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边设置有沿其周长方向均匀分布的缺口,所述安装孔中设置有注射件,所述注射件包括板盒,所述板盒的厚度为2~4cm,所述板盒的外侧设置有与安装孔配合的环形槽,所述板盒上位于环形槽的前侧的表面为阶梯面,所述阶梯面的直径从后至前逐渐变小,所述板盒的前端设置有注射嘴,所述注射嘴上插接有针头,所述板盒远离针头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波徐寿军刘志萍吕二锁杜慧婷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民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