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斗式提升机跑偏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2820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止斗式提升机跑偏的装置,在斗式提升机改向链轮轮轴上增设一对限位轮,限位轮加装在一对改向链轮轴向外侧;由于受改向链轮螺栓凸出的影响,限位轮中心设有通孔,在中心通孔周围设有凹槽结构,在两限位轮轴向内侧外缘超出改向链轮直径的环形部分设有坡度为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斗式提升机跑偏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止斗式提升机跑偏的装置,属于提升机辅助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斗式提升机是一种多领域广泛应用的提升物料连续输送的机械设备,上下分别有一对传动链轮和改向链轮。它具有输送量大,提升高度高,提升范围广,对物料的种类、性质要求少,运行平稳可靠,密封性好,环境污染少等优点。但其由于制作材料、制作过程和安装精度、物料偏载等原因,运动部分的链条(斗链)常常发生跑偏、啃轮,甚至脱槽、卡阻,若主运行部分链条与改向链轮不在同一垂直面而发生脱槽、卡阻,导致斗提机无法正常运行,斗提物料溢出污染环境,同时使得锅炉炉渣无法及时排出,长时间无法恢复将导致炉内炉渣料位过高,影响锅炉正常运行,发生非计划停炉,甚至因炉内积渣超设计负荷可能导致渣井坍塌,造成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和环保事故。同时,频繁发生脱槽、卡阻会造成设备损毁,增加职工劳动强度、人员维修费用和设备检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止斗式提升机跑偏的装置,旨在解决因现有设备设计不足、安装精度不够导致斗式提升机运行中跑偏的问题。
[0004]本技术通过在斗式提升机改向链轮轮轴上增加一对限位轮,从而限制改向链轮处链条在一定范围内运行,实现由限位轮完全控制链条运行轨迹,有效避免链条频繁发生脱槽、卡阻,使设备能持续高效稳定运行。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斗式提升机跑偏的装置,是在斗式提升机改向链轮轮轴上,增设一对限位轮,加装在一对改向链轮轴向外侧;由于受改向链轮螺栓凸出的影响,限位轮设计为内凹型。
[0006]为防止改向链轮的链条与限位轮接触时,因限位轮超出改向链轮直径远心端部分的线速度大于带动改向链轮转动的输送链条运行速度,从而产生相对位移导致相互磨损,经过实际验证对两限位轮轴向内侧外缘超出改向链轮直径的环形部分做坡度为5
°
~8
°
的坡面,既保证了链条不会侧移脱槽,又降低了链条与限位轮之间可能大面积接触而相互磨损。
[0007]进一步地,在限位轮与改向链轮轮轴连接时采用轴承连接,使限位轮转速可在限位轮与改向链轮的链条接触时随链条运行速度自动调节,进一步消除因限位轮远心侧线速度与链条运行速度存在速度差,而产生相对位移,发生相互磨损。
[0008]为减小限位轮磨损度,需提高限位轮硬度,限位轮采用16M 或铸铁材质。同时为保证限位轮强度,需限位轮凹陷部分的底部厚d≥30mm。
[0009]进一步地,限位轮中心凹槽的直径为
Ø3,限位轮坡面内缘的直径为
Ø4,限位轮最外缘的直径为
Ø5;限位轮直径
Ø3=
ꢀØ2+2
×
20mm,限位轮直径
Ø4=
ꢀØ1+2
×
10mm,限位轮直径
Ø
5 =
ꢀØ4+2
×
50mm;其中
Ø2为改向链轮上固定螺栓的中心所在圆的直径,
Ø1为改向链轮外缘的直
径。
[0010]进一步地,限位轮内部凹槽的深度为e= h+b

c+5mm;其中,b为改向链轮的厚度,h为螺栓在改向链轮侧面凸出高度,c为带动改向链轮转动的链条宽度。
[0011]本技术提供的防止斗式提升机跑偏的装置,带来的有益效果:
[0012](1)通过在两改向链轮外侧增设限制链条活动范围的限位轮的技术手段,实现对链条的左右摆动完全控制的技术方法,完全消除了主运行部分链条与改向链轮不在同一垂直面而发生脱槽、卡阻现象,使链条的活动轨迹完全受控。
[0013](2)斗提机无法正常运行也会导致炉渣溢出,污染环境,产生环保事件和不良社会效应。这种增设限位轮的技术手段,可有效避免上述事件的发生。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局剖)。
[0016]图2 为改向链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的侧视图。
[0018]图4为限位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图4的左视图。
[0020]图6为改向链轮、限位轮和链条三者组装图。
[0021]图中:1为链条,2为螺栓,3为改向链轮,4为限位轮,5为坡面,6为通孔,7为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
[0023]如图1~6所示,一种防止斗式提升机跑偏的装置,是在斗式提升机改向链轮3的轮轴上,增设一对限位轮4,加装在一对改向链轮3轴向外侧,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0024]由于受改向链轮螺栓凸出的影响,限位轮4中心设有通孔6,在中心通孔6周围设有凹槽7,在两限位轮轴向内侧外缘超出改向链轮直径的环形部分设有坡度为5
°
~8
°
的坡面5。
[0025]改向链轮轴向中心距为a,外缘直径为
Ø1,厚度为b,改向链轮原设计考虑到磨损问题,在改向链轮外侧加装了耐磨套,用螺栓固定,螺栓在改向链轮侧面凸出高度为h,所有螺栓中心都位于直径为
Ø2的圆上,其简图如图2和3所示。带动改向链轮转动的链条宽度为c。限位轮设计结构简图如图4和5所示。限位轮
Ø3与
Ø4所形成的环形面与改向链轮外侧面间的距离为c

b。由于受改向链轮螺栓凸出的影响,限位轮设计为内凹型,且螺栓凸出端部与限位轮凹陷部位间隙为5mm,故其内凹深度为e= h+b

c+5mm。限位轮凹陷部分的底部厚度为d。限位轮直径
Ø3的选取考虑到改向链轮上的螺栓不可接触到限位轮而引起不必要的磨损,故
Ø3=
ꢀØ2+2
×
20mm。限位轮中心凹槽的直径为
Ø3,限位轮坡面内缘的直径为
Ø4,限位轮最外缘的直径为
Ø5。
[0026]为防止链条部分与限位轮接触时,因限位轮超出改向链轮直径远心端部分的线速度大于带动改向链轮转动的输送链条速度,从而产生相对位移导致相互磨损,经过实际验证从限位轮直径
Ø4=
ꢀØ1+2
×
10mm处至直径
Ø5(最外缘)的环形部分做坡度为5
°
~8
°
的坡面,
既保证了链条不会侧移,又降低了链条与限位轮之间可能大面积接触而相互磨损。
[0027]进一步地,在限位轮与改向链轮轮轴连接时采用轴承连接,使限位轮转速可在限位轮与改向链轮的链条接触时随链条运行速度自动调节,进一步消除因限位轮远心侧线速度与链条运行速度存在速度差,而产生相对位移,发生相互磨损。
[0028]直径
Ø5尺寸的选取,考虑到链条因松紧程度变化过大而导致旋转直径增大,根据其最大旋转直径定义
Ø
5 =
ꢀØ4+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斗式提升机跑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斗式提升机改向链轮轮轴上增设一对限位轮,限位轮加装在一对改向链轮轴向外侧;由于受改向链轮螺栓凸出的影响,限位轮中心设有通孔,在中心通孔周围设有凹槽结构,在两限位轮轴向内侧外缘超出改向链轮直径的环形部分设有坡度为5
°
~8
°
的坡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斗式提升机跑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限位轮与改向链轮轮轴连接时采用轴承连接,使限位轮转速能在限位轮与改向链轮的链条接触时随链条运行速度自动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斗式提升机跑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轮为16M钢或铸铁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斗式提升机跑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轮中心的凹槽部分的底部厚d≥3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斗式提升机跑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瑞廷吉意孔繁荣王瑞红孙磊张亮亮付志松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