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刮刀卸料离心机出料口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275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刮刀卸料离心机出料口切换装置,包括料斗、料斗支架和动力机构,所述料斗的顶部敞开,所述料斗的底部倾斜形成导向斜面,所述料斗在所述导向斜面末端的一侧敞开形成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相对的一侧面形成第二出料口,所述料斗其余两侧面的中部分别设置第一连杆,所述料斗其余两侧面靠近第一出料口的位置分别设置第二连杆,两根所述第二连杆之间通过第一转动杆相连;所述料斗支架与刮刀卸料离心机出料口所在的刮刀卸料离心机外壁固定连接,用于支承所述料斗和所述动力机构,所述料斗支架与所述料斗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的外伸端,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料斗铰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中部,用于为所述料斗的转动提供动力。提供动力。提供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刮刀卸料离心机出料口切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刮刀卸料离心机出料口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刮刀卸料离心机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是加料和一次脱水,然后对其进行冲洗后二次脱水,二次脱水后将刮料和固体排出,最后去除残余滤饼,因此出料口会有含水量不同的粉料和浆料排出,如生产钛白粉时产生的副产物硫酸亚铁,就需要刮刀卸料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而固液分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硫酸亚铁粉料和一部分未完全实现固液分离的硫酸亚铁浆料,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出料口准备不同的容器,收集完粉料后停止出料,搬走收集好的粉料,再放置别的容器收集浆料,而工业生产中的承接容器接收物料后极为沉重,搬动不便,搬动过程必然会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刮刀卸料离心机出料口切换装置以解决上述必须停止出料才能收集粉料和浆料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刮刀卸料离心机出料口切换装置,包括料斗、料斗支架和动力机构,所述料斗的顶部敞开,所述料斗的底部倾斜形成导向斜面,所述料斗在所述导向斜面末端的一侧敞开形成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相对的一侧面形成第二出料口,所述料斗其余两侧面的中部分别设置第一连杆,所述料斗其余两侧面靠近第一出料口的位置分别设置第二连杆,两根所述第二连杆之间通过第一转动杆相连;
[0005]所述料斗支架与刮刀卸料离心机出料口所在的刮刀卸料离心机外壁固定连接,用于支承所述料斗和所述动力机构,所述料斗支架与所述料斗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的外伸端,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料斗铰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中部,用于为所述料斗的转动提供动力;
[0006]还包括分料仓,所述分料仓位于所述料斗下方,所述分料仓具有两个进料口。
[0007]所述动力机构为直线动力气缸。
[0008]所述料斗支架与所述直线动力气缸铰接。
[0009]所述直线动力气缸的外伸端固定连接一铰链,所述铰链的另一端与所述料斗铰接。
[0010]所述料斗支架包括第一角架和第二角架,所述第一角架和第二角架对称固定连接于刮刀卸料离心机出料口的两侧,所述第一角架斜边的中端和所述第二角架斜边的中端通过第二转动杆相连,所述第二转动杆用于铰接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角架斜边的末端和所述第二角架斜边的末端之间通过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连,所述第二转动杆和第二支撑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转动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形成一个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容纳所述直线动力气缸。
[0011]所述分料仓中部设有垂直所述料斗转动方向设置的竖直隔板,所述竖直隔板与所
述分料仓的内壁分别形成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料斗转动至最低点时,所述第一进料口位于所述第一出料口下方,所述料斗转动至最高点时,所述第二进料口位于所述第二出料口下方。
[0012]所述分料仓与刮刀卸料离心机外壁固定连接。
[0013]采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一种刮刀卸料离心机出料口切换装置,包括料斗、料斗支架和动力机构,
[0015]所述料斗的顶部敞开,所述料斗的底部倾斜形成导向斜面,所述料斗在所述导向斜面末端的一侧敞开形成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相对的一侧面形成第二出料口,当所述料斗处于初始状态时,物料进入所述料斗后,将在所述导向斜面的引导下沿所述第一出料口排出,因料斗其余侧面均封闭,还能有效防止物料回流,尤其是在物料包括粉料和浆料,如硫酸亚铁时,所述第一出料口便于浆料排出,所述第二出料口便于粉料排出;
[0016]所述料斗其余两侧面的中部分别设置第一连杆,
[0017]所述料斗其余两侧面靠近第一出料口的位置分别设置第二连杆,两根所述第二连杆之间通过第一转动杆相连,通过对第一转动杆施加拉力或推力,可使所述料斗绕所述第一连杆的外伸端转动,继而改变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的高度,实现出料切换;
[0018]所述料斗支架与刮刀卸料离心机出料口所在的刮刀卸料离心机外壁固定连接,用于支承所述料斗和所述动力机构,能够固定料斗与刮刀卸料离心机出料口之间的距离,继而固定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的位置;
[0019]所述料斗支架与所述料斗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的外伸端,用于支承所述料斗,同时能够实现所述料斗的转动,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料斗铰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中部,能更好地传递拉力或推力,用于为所述料斗的转动提供动力;
[0020]还包括分料仓,所述分料仓位于所述料斗下方,所述分料仓具有两个进料口,能够对不同状态的物料进行进一步分离,便于收集。
[0021]采用本技术,避免了收集不同类型的物料时必须停止出料、由人工转运接收容器后才能继续出料的问题,如对硫酸亚铁的粉料和浆料进行收集时,将料斗保持在初始状态,料斗承接浆料后,浆料沿导向斜面从所述第一出料口排出,需要接收粉料时,启动所述动力机构使所述料斗转动,继而所述第一出料口被抬起,料斗承接粉料后,粉料沿导向斜面从所述第二出料口排出。
[0022]当然,为了提高本技术的实用性和可靠性,还可以进行如下改进。
[0023]所述动力机构为直线动力气缸,不仅能够提供稳定的推力和拉力,而且响应速度快,同时还能对料斗进行一定的支承。
[0024]所述料斗支架与所述直线动力气缸铰接,铰接具备一定的柔性,能够更好地传递推力或拉力,使所述直线动力气缸能够随着所述料斗的转动产生一定的偏转,避免所述直线动力气缸在运动过程中产生扭转。
[0025]所述直线动力气缸的外伸端固定连接一铰链,所述铰链的另一端与所述料斗铰接,铰接具备一定的柔性,能够更好地传递推力或拉力,进一步地防止所述直线动力气缸在运动过程中产生扭转。
[0026]所述料斗支架包括第一角架和第二角架,所述第一角架和第二角架对称固定连接于刮刀卸料离心机出料口的两侧,角架不仅稳定性高,而且能够为料斗提供足够的转动空
间;
[0027]所述第一角架斜边的中端和所述第二角架斜边的中端通过第二转动杆相连,所述第二转动杆用于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用于连接所述料斗并使所述料斗能够转动,能够为料斗留出足够的转动空间;
[0028]所述第一角架斜边的末端和所述第二角架斜边的末端之间通过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连,所述第二转动杆和第二支撑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转动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形成一个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容纳所述直线动力气缸,为所述直线动力气缸的偏转提供转动空间,以实现所述直线动力气缸能够随着所述料斗的转动产生一定的偏转,避免所述直线动力气缸在运动过程中产生扭转。
[0029]所述分料仓中部设有垂直所述料斗转动方向设置的竖直隔板,所述竖直隔板与所述分料仓的内壁分别形成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料斗转动至最低点时,所述第一进料口位于所述第一出料口下方,所述料斗转动至最高点时,所述第二进料口位于所述第二出料口下方,不仅能够防止物料飞溅,提高收集效率,还能防止物料混合。...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刮刀卸料离心机出料口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100)、料斗支架(200)和动力机构(300),所述料斗(100)的顶部敞开,所述料斗(100)的底部倾斜形成导向斜面(110),所述料斗(100)在所述导向斜面(110)末端的一侧敞开形成第一出料口(120),所述第一出料口(120)相对的一侧面形成第二出料口(130),所述料斗(100)其余两侧面的中部分别设置第一连杆(140),所述料斗(100)其余两侧面靠近第一出料口(120)的位置分别设置第二连杆(150),两根所述第二连杆(150)之间通过第一转动杆(160)相连;所述料斗支架(200)与刮刀卸料离心机出料口(510)所在的刮刀卸料离心机(500)外壁固定连接,用于支承所述料斗(100)和所述动力机构(300),所述料斗支架(200)与所述料斗(100)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140)的外伸端,所述动力机构(300)与所述料斗(100)铰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杆(160)的中部,用于为所述料斗(100)的转动提供动力;还包括分料仓(400),所述分料仓(400)位于所述料斗(100)下方,所述分料仓(400)具有两个进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刮刀卸料离心机出料口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300)为直线动力气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刮刀卸料离心机出料口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支架(200)与所述直线动力气缸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刮刀卸料离心机出料口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动力气缸的外伸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彬马明建蒋革刘洪金刘林
申请(专利权)人:攀枝花市海峰鑫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