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髓炎刮洗头、刮洗装置及刮洗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271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骨髓炎刮洗头、刮洗装置及刮洗方法,一种骨髓炎刮洗头,包括有连接管,在连接管的端头设置有刮洗横杆,在刮洗横杆的端头处固定连接有刮洗桨叶。一种骨髓炎刮洗装置包括控制仪,在控制仪的表面设置有连接端头,连接端头连接电线Ⅱ一端,在电线Ⅱ的另一端设置有操作端头,操作端头与连接管连接,在连接管的端头设刮洗横杆,在刮洗横杆端头处固定连接有刮洗桨叶。连接管为空心结构,连接管侧壁面上分别设注水孔和出水孔,注水孔和出水孔口端分别设注水管和出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刮洗桨叶贴合髓腔内壁表面,刮洗桨叶可3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髓炎刮洗头、刮洗装置及刮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骨髓炎手术辅助治疗装置
,具体为一种骨髓炎刮洗头、刮洗装置及刮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慢性骨髓炎(CO)作为骨骼系统的感染性疾病,是因化脓性细菌经血液循环或者外伤侵入骨组织引起,主要临床特点是骨组织增生、硬化、坏死,形成窦道、无效腔或死骨。
[0003]由于病灶内瘢痕组织和坏死组织的残留、局部血液循环较差以及药物难以达到有效浓度等条件的制约,该病的治疗较为困难,常迁延不愈。故针对该病宜强调早期诊断、合理分型治疗。四肢慢性骨髓炎早期病变,多为Cinery

Mader分型1型(即多为髓内型),故宜行髓内病灶刮除术。以达到去除死腔,为后续滴注引流并配合VSD灌注冲洗提供必要保证。从而防止病情复发。
[0004]针对 Cinery

Mader分型1型(即多为髓内型),主要强调彻底清除病灶。故在病段骨开窗后,临床上只能依据术者的经验,采用刮匙进行髓内病变的刮除,已达到彻底清除病灶的目的。但是刮除病灶的程度只能依据术者的经验,且刮匙由于长度及曲度的限制,只能单线且刮除距离受限,不能360
°
无死角刮除病灶,术者使用刮匙费时费力,延长了手术时间,同时也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更为合理、构思新颖、可将刮洗头深入髓腔内,使得刮洗桨叶贴合髓腔内壁表面,通过刮洗桨叶齿柄或者固定转盘带动刮洗桨叶可360
°r/>旋转,彻底清除位于髓腔内壁表面病灶,操作便捷,节省医患手术时间,还可以根据髓腔的空间大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骨髓炎刮洗头、刮洗装置及刮洗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一种骨髓炎刮洗头,包括有连接管12,在连接管12的端头设置有刮洗横杆10,在刮洗横杆10的端头处固定连接有刮洗桨叶11。
[0007]本专利技术一种骨髓炎刮洗装置,包括控制仪1,在控制仪1的表面设置有连接端头5,连接端头5连接电线Ⅱ6一端,在电线Ⅱ6的另一端设置有操作端头7,操作端头7与连接管12连接,在连接管12的端头处固定连接有刮洗横杆10,在刮洗横杆10的端头处固定连接有刮洗桨叶11。刮洗桨叶11刀刃的弧度为145
°‑
150
°

[0008]所述刮洗横杆10的设置以连接管12固定端部的中心线为轴,呈均匀发散状分布。所述的刮洗横杆10、刮洗桨叶11的数量不少于三个。
[0009]设置的刮洗横杆10以及与之连接的刮洗桨叶11,刮洗桨叶11可贴合髓腔内壁表面,360
°
快速均匀旋转,彻底刮除位于髓腔内壁表面的病灶,不遗漏死角,并通过生理盐水清洗病灶,操作简便,大大缩短了骨髓炎手术时间,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从而降低了手术感染率,有效避免了刮匙单线且刮除距离受限和容易遗漏死角的操作问题。
[0010]设置的刮洗横杆10以及与之连接的刮洗桨叶11,360
°
快速均匀旋转,彻底刮除并
清洗髓腔内和髓腔壁表面的病灶。
[0011]所述的刮洗桨叶11与刮洗横杆10之间的夹角为90
°

[0012]这种结构的设置,使得刮洗桨叶11能够更好地贴合髓腔内壁表面,同时能够保证刮洗桨叶11在高速运转的过程中,减少损耗。
[0013]一种骨髓炎刮洗头,包括连接管12,在连接管12的端头设置有刮洗横杆10,在刮洗横杆10的端头处固定连接有刮洗桨叶11。
[0014]这种结构适合于Cinery

Mader分型1型(即多为髓内型)髓内病灶刮除,有利于清除髓腔内壁表面附着有厚度为0.5

0.8

的病灶,尤其是骨髓炎手术时第一步骤。
[0015]本专利技术另一种结构的骨髓炎刮洗头,包括连接管12,在连接管12的一端设置有固定转盘13,在固定转盘13的侧壁处均匀设置有刮洗桨叶11。
[0016]本专利技术另一种结构的骨髓炎刮洗装置,包括控制仪1,在控制仪1的表面设置有连接端头5,连接端头5连接电线Ⅱ6一端,在电线Ⅱ6的另一端设置有操作端头7,操作端头7与连接管12连接,在连接管12的一端设置有固定转盘13,在固定转盘13的侧壁处均匀设置有刮洗桨叶11。
[0017]所述刮洗桨叶11的数量为七根。
[0018]这种结构适合于Cinery

Mader分型1型(即多为髓内型)髓内病灶刮除,有利于清除髓腔内壁表面厚度为0.2

0.8

的病灶,特别适合于骨髓炎手术第二步骤,用来清除附着于髓腔内壁表面厚度较薄的病灶。
[0019]所述的刮洗桨叶11的刀刃弧度为145
°‑
150
°
。能够更好地贴合髓腔内壁表面,更符合髓腔内壁的生理弧度。
[0020]所述的连接管12的侧壁面上分别设置有注水孔13和出水孔14。所述的连接管12可为万向金属软管制成,为空心结构。
[0021]所述的连接管12为空心结构,连接管12的侧壁面上分别设置有注水孔13和出水孔14,所述的控制仪1的侧壁上通过电线Ⅰ2连接有踩踏板3,所述的控制仪1的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4。
[0022]所述的注水孔13和出水孔14口端分别设置有注水管8和出水管9。
[0023]所述的出水管9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
°‑
30
°

[0024]设置的注水管8和出水管9,可向连接管12内通过注水管8连接冲洗装置,根据术中操作情况向连接管12内注射生理盐水,即采用20ml注射器注射约20

200ml、0.9%氯化钠生理盐水,对刮洗横杆10、刮洗桨叶11、骨皮质进行降温,以免髓腔内温度过高,造成骨坏死,生理盐水通过注水管8进入,通过出水管9流出,由于出水管9与水平面设置有夹角,因此对准刮洗桨叶11的方向,达到循环不定时注水、出水,可根据需要随时进行降温的目的,将温度降至正常人体内环境温度,约为36

37℃。
[0025]所述的控制仪1的侧壁上通过电线Ⅰ2连接有踩踏板3。设置的踩踏板3可方便地控制刮洗横杆10、刮洗桨叶11的转动,能够根据踩踏板3启动开关,在手术过程中可方便医生操作,脚踩踩踏板3与操作刮洗装置可由术者一人同时进行,手术操作刮洗时间更精准,根据髓腔出血、髓腔产热情况,踩下或松开踩踏板3,操作更加便捷,更适合术中操作。
[0026]所述的控制仪1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4,需要进行刮洗横杆10、刮洗桨叶11转速的调整,控制开关4可上调、下调,从而实现1000转/min至2500转/min之间转速的调整,依据管
状骨厚度调节转速,骨皮质厚度为0.8

1.2cm的骨段,控制转速约为1500

2500转/min,骨皮质厚度为0.4

0.6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髓炎刮洗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连接管(12),在连接管(12)的端头设置有刮洗横杆(10),在刮洗横杆(10)的端头处固定连接有刮洗桨叶(11)。2.一种骨髓炎刮洗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髓炎刮洗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仪(1),在控制仪(1)的表面设置有连接端头(5),连接端头(5)连接电线Ⅱ(6)一端,在电线Ⅱ(6)的另一端设置有操作端头(7),操作端头(7)与连接管(12)连接,在连接管(12)的端头设置有刮洗横杆10,在刮洗横杆10的端头处固定连接有刮洗桨叶(1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髓炎刮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洗横杆(10)的设置以连接管(12)固定端部的中心线为轴,呈均匀发散状分布,所述的刮洗横杆(10)的数量不少于三个,刮洗桨叶(11)与刮洗横杆(10)的夹角为90
°
。4.一种骨髓炎刮洗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连接管(12),在连接管(12)的一端设置有固定转盘(13),在固定转盘(13)的侧壁处均匀设置有刮洗桨叶(11)。5.一种骨髓炎刮洗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骨髓炎刮洗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仪(1),在控制仪(1)的表面设置有连接端头(5),连接端头(5)连接电线Ⅱ(6)一端,在电线Ⅱ(6)的另一端设置有操作端头(7),操作端头(7)与连接管(12)连接,在连接管(12)的一端设置有固定转盘(13),在固定转盘(13)的侧壁处均匀设置有刮洗桨叶(11),刮洗桨叶(11)与连接杆(12)固定端部轴线夹角为10
°‑
30
°
。6.如权利要求2或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骨髓炎刮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洗桨叶(11)的刀刃弧度为145
°‑
150
°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骨髓炎刮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君朱艳国刘红喜毕军伟杨文博彭冉东范东英薛雁文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