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浇筑成型的叠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2558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于浇筑成型的叠合板,包括叠合板浇筑组件,包括设置的第一L型侧挡板、与所述第一L型侧挡板垂直放置的第二L型侧挡板、固定在所述第一L型侧挡板底面的导向柱、设置在所述第一L型侧挡板正下方的装配底板和开设在所述装配底板表面的圆孔,基板组件包括放置在第一L型侧挡板与第二L型侧挡板之间的浇筑基板和交错分布在浇筑基板表面的钢筋,装配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叠合板浇筑结构和装配结构的相互配合,将围隔浇筑空间的挡板进行装配式安装,无需使用螺栓对较多点位进行锁紧,直接进行对应卡合即可直接进行多点位联合,形成一个整体,较为稳定,这样提高浇筑空间构成速度,从而大大提高叠合板浇筑制作的效率。的效率。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浇筑成型的叠合板


[0001]本技术涉及叠合板
,具体为一种便于浇筑成型的叠合板。

技术介绍

[0002]叠合板在制作的过程中,是通过对基板进行浇筑,并且在基板表面添加钢筋,形成双侧的叠合板,这样对叠合板进行预制,提高建造效率,但是传统的叠合板在进行浇筑建造过程中,围隔的浇筑隔板一般是通过较多的螺栓进行连接,这样由于连接的点位较多,浇筑空间的构建速度较慢,直接降低预制叠合板的制作效率,为此,通过设置一种便于浇筑成型的叠合板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浇筑成型的叠合板,通过设置的叠合板浇筑结构和装配结构的相互配合,将围隔浇筑空间的挡板进行装配式安装,无需使用螺栓对较多点位进行锁紧,直接进行对应卡合即可直接进行多点位联合,形成一个整体,较为稳定,这样提高浇筑空间构成速度,从而大大提高叠合板浇筑制作的效率。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便于浇筑成型的叠合板,包括:
[0006]叠合板浇筑组件,包括设置的第一L型侧挡板、与所述第一L型侧挡板垂直放置的第二L型侧挡板、固定在所述第一L型侧挡板底面的导向柱、设置在所述第一L型侧挡板正下方的装配底板和开设在所述装配底板表面的圆孔;
[0007]基板组件,包括放置在第一L型侧挡板与第二L型侧挡板之间的浇筑基板和交错分布在浇筑基板表面的钢筋;
[0008]装配组件,包括对称开设在所述第一L型侧挡板边框的凹型长槽、对称固定在所述第二L型侧挡板两端的凸起长条和固定在所述凸起长条侧面的凸起块。
[0009]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浇筑成型的叠合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L型侧挡板的底面固定有同样结构的导向柱。
[0010]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浇筑成型的叠合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L型侧挡板和第二L型侧挡板分别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第一L型侧挡板和两个第二L型侧挡板围隔形成浇筑空腔。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浇筑成型的叠合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脱模组件,所述脱模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装配底板侧面的曲型安装板、固定在所述曲型安装板底面的脱模底板、固定在所述装配底板侧壁的固定横板、连接在所述曲型安装板与固定横板之间的液压杆和固定在所述脱模底板顶面的金属柱。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浇筑成型的叠合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曲型安装板、固定横板、液压杆分别于所述脱模底板的中线位置对称设置。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浇筑成型的叠合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金属柱与圆孔一一对应。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叠合板浇筑结构和装配结构的相互配合,将围隔浇筑空间的挡板进行装配式安装,无需使用螺栓对较多点位进行锁紧,直接进行对应卡合即可直接进行多点位联合,形成一个整体,较为稳定,这样提高浇筑空间构成速度,从而大大提高叠合板浇筑制作的效率,在具体使用时,使用者直接使第一L型侧挡板和第二L型侧挡板分别与装配底板正向对应,并分别将第一L型侧挡板和第二L型侧挡板底面的导向柱与圆孔卡合,即可完成安装,挡板直接在装配底板的表面围隔,形成浇筑空间,并且凸起块与凹型长槽相互卡合,这样在第一L型侧挡板和第二L型侧挡板在围隔安装完毕后,进行二次联合,这样使第一L型侧挡板和第二L型侧挡板形成整体,不会单独脱落,多点位联合,较为稳定,此时直接将浇筑基板和钢筋放置在挡板围隔的浇筑空间内,进行浇筑即可形成双层叠合板。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
[0017]图2为本技术装配组件的结构图;
[0018]图3为本技术脱模组件结构图。
[0019]图中:100、叠合板浇筑组件;110、第一L型侧挡板;120、第二L型侧挡板;130、导向柱;140、装配底板;150、圆孔;200、基板组件;210、浇筑基板;220、钢筋;300、装配组件;310、凹型长槽;320、凸起长条;330、凸起块;400、脱模组件;410、曲型安装板;420、脱模底板;430、固定横板;440、液压杆;450、金属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2]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002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4]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浇筑成型的叠合板,通过设置的叠合板浇筑结构和装配
结构的相互配合,将围隔浇筑空间的挡板进行装配式安装,无需使用螺栓对较多点位进行锁紧,直接进行对应卡合即可直接进行多点位联合,形成一个整体,较为稳定,这样提高浇筑空间构成速度,从而大大提高叠合板浇筑制作的效率。
[0025]图1

3示出的是本技术一种便于浇筑成型的叠合板一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

3,本实施方式的一种便于浇筑成型的叠合板的主体部分包括,叠合板浇筑组件100、基板组件200和装配组件300。
[0026]一种便于浇筑成型的叠合板,包括:
[0027]叠合板浇筑组件100用于装配式安装,形成围隔空间,具体的,叠合板浇筑组件100包括设置的第一L型侧挡板110、与第一L型侧挡板110垂直放置的第二L型侧挡板120、固定在第一L型侧挡板110底面的导向柱130、设置在第一L型侧挡板110正下方的装配底板140和开设在装配底板140表面的圆孔150,在具体使用时,使用者直接使第一L型侧挡板110和第二L型侧挡板120分别与装配底板140正向对应,并分别将第一L型侧挡板110和第二L型侧挡板120底面的导向柱130与圆孔150卡合,即可完成安装,挡板直接在装配底板140的表面围隔,形成浇筑空间。
[0028]基板组件200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浇筑成型的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叠合板浇筑组件(100),包括设置的第一L型侧挡板(110)、与所述第一L型侧挡板(110)垂直放置的第二L型侧挡板(120)、固定在所述第一L型侧挡板(110)底面的导向柱(130)、设置在所述第一L型侧挡板(110)正下方的装配底板(140)和开设在所述装配底板(140)表面的圆孔(150);基板组件(200),包括放置在第一L型侧挡板(110)与第二L型侧挡板(120)之间的浇筑基板(210)和交错分布在浇筑基板(210)表面的钢筋(220);装配组件(300)包括对称开设在所述第一L型侧挡板(110)边框的凹型长槽(310)、对称固定在所述第二L型侧挡板(120)两端的凸起长条(320)和固定在所述凸起长条(320)侧面的凸起块(3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浇筑成型的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L型侧挡板(120)的底面固定有同样结构的导向柱(13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浇筑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凡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捷利伟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