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器外接清洗医用塑料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2296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塑料接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清洗器外接清洗医用塑料接头,其包括连接件A、连接件B、插接件、弹性垫圈和空心螺纹杆。连接件A与连接件B连接,连接件A的内部设置开口向上的柱形槽,连接件B的下端外侧面设置螺纹齿。插接件设置在柱形槽内,插接件的底部外侧壁设置环形卡槽。弹性垫圈滑动设置在柱形槽内,弹性垫圈的内径大于插接件的外径,且弹性垫圈的外壁与柱形槽的内壁贴合。空心螺纹杆位于柱形槽内,空心螺纹杆与连接件A螺纹连接,空心螺纹杆的内径大于插接件的外径,且空心螺纹杆的下表面与弹性垫圈的上表面抵接,空心螺纹杆侧面对称设置两个把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两端与对应管道连接和拆卸简单,且具有良好的防脱落功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清洗器外接清洗医用塑料接头


[0001]本技术涉及塑料接头
,特别是涉及清洗器外接清洗医用塑料接头。

技术介绍

[0002]清洗器在医疗行业非常常见,其工作的时候主要是将无菌热水或者清洗剂喷向待清洗部位,清洗器在牙科尤为常见。为了避免患者交叉感染,在清洗器的输出端往往需要接上一个方便更换的一次性连接管,清洗器输出管与连接管之间依靠塑料接头连接。
[0003]但是现有的塑料接头整体结构简单,在现实情况下,由于管道内水流会产生冲击力,塑料接头不仅容易从清洗器的输出管道上脱落,还容易使外接一次性连接管脱落,同时现有的塑料接头在接连接管的时候需要人工用力推挤,费时费力,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塑料接头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清洗器外接清洗医用塑料接头。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清洗器外接清洗医用塑料接头,包括连接件A、连接件B、插接件、弹性垫圈和空心螺纹杆。连接件A与连接件B连接,连接件A与连接件B内部连通,连接件A的内部设置开口向上的柱形槽,连接件B的下端外侧面设置螺纹齿。插接件设置在柱形槽内,插接件的外径小于柱形槽的内径,插接件的内部与连接件A和连接件B的内部均连通。插接件的底部外侧壁设置环形卡槽。弹性垫圈滑动设置在柱形槽内,弹性垫圈的内径大于插接件的外径,且弹性垫圈的外壁与柱形槽的内壁贴合。空心螺纹杆位于柱形槽内,空心螺纹杆与连接件A螺纹连接,空心螺纹杆的内径大于插接件的外径,且空心螺纹杆的下表面与弹性垫圈的上表面抵接,空心螺纹杆的顶端侧面对称设置两个把手。
[0006]优选的,连接件A的内壁设置螺纹齿槽,空心螺纹杆外部螺纹齿位于螺纹齿槽内并与其螺纹连接。
[0007]优选的,连接件B为阶梯型连接件,各阶梯的外径朝连接件A的方向逐渐增大。且各阶梯远离连接件A的一端外边缘均设置光滑的倒角A。
[0008]优选的,连接件B的外壁上设置若干个环形槽A。
[0009]优选的,插接件远离连接件B的一端设置与其内部连通的辅助端头,辅助端头的上端外径小于下端外径,且辅助端头的顶端开口边缘设置光滑的倒角B。
[0010]优选的,弹性垫圈的高度不大于环形卡槽的高度。
[0011]优选的,插接件上设置若干个环形槽B,环形槽B位于环形卡槽的上方,环形槽B的上端开口边缘设置光滑的倒角C。
[0012]优选的,把手的边缘设置若干防滑齿。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4]通过设置连接件A和连接件B,连接件B用于外接一次性连接管,耳连接管B底部外
侧设置的螺纹齿,使工作人员在插接一次性连接管的时候可以通过旋转连接管的方式进行插接,省时省力,并且螺纹齿与连接管内壁之间存在一定的摩擦力,可以有效地防止一次性连接管从连接件B上脱落;通过设置空心螺纹杆和弹性垫圈的配合结构,将连接清洗器的输出管插在连接件A上之后,旋转空心螺纹杆,空心螺纹杆的底部会挤压弹性垫圈,弹性垫圈箱内收缩,从而从外侧对输出管进行挤压,使输出管管壁卡入环形卡槽内,利用该结构可以有效的防止在清洗器启动出水的时候,水压将本技术与出水管连接部冲开。同时本技术操作简单方便,加工成本较低,非常实用,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连接件A和连接件B的剖面图;
[0017]图3为图1的爆炸图。
[0018]附图标记:1、连接件A;11、螺纹齿槽;2、连接件B;21、环形槽A;22、螺纹齿;3、柱形槽;4、插接件;41、辅助端头;42、环形槽B;43、环形卡槽;5、弹性垫圈;6、空心螺纹杆;7、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一
[0020]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清洗器外接清洗医用塑料接头,包括连接件A1、连接件B2、插接件4、弹性垫圈5和空心螺纹杆6。连接件A1与连接件B2连接,连接件A1与连接件B2内部连通,连接件A1的内部设置开口向上的柱形槽3,连接件B2的下端外侧面设置螺纹齿22。插接件4设置在柱形槽3内,插接件4的外径小于柱形槽3的内径,插接件4的内部与连接件A1和连接件B2的内部均连通。插接件4的底部外侧壁设置环形卡槽43。弹性垫圈5滑动设置在柱形槽3内,弹性垫圈5的内径大于插接件4的外径,且弹性垫圈5的外壁与柱形槽3的内壁贴合。空心螺纹杆6位于柱形槽3内,空心螺纹杆6与连接件A1螺纹连接,空心螺纹杆6的内径大于插接件4的外径,且空心螺纹杆6的下表面与弹性垫圈5的上表面抵接,空心螺纹杆6的顶端侧面对称设置两个把手7。
[0021]本实施例的具体操作步骤:
[0022]第一步,安装本使用新型的时候,先将弹性垫圈5水平放入柱形槽3内,使弹性垫圈5的下表面与柱形槽3的底部贴合,此时弹性垫圈5的内孔与插接件4的外壁在同一轴线上;
[0023]第二步,将空心螺纹杆6螺旋攻入柱形槽3内,空心螺纹杆6的下表面与弹性垫片5的上表面贴合即可;
[0024]第三步,将外接一次性连接管的插接端沿连接件B2的底部向上推挤,当连接管包覆在螺纹齿22外部时,旋转连接管即可使连接管逐渐向上移动并卡在连接件B2上;
[0025]第四步,将连接件A1内的插接件4插入清洗器输出管端部内侧,挤压输出管使其端部边缘与柱形槽3底部抵接;
[0026]第五步,转动空心螺纹杆6,空心螺纹杆6在转动的时候挤压弹性垫圈5,弹性垫圈5变形并向内侧收缩,此时弹性垫圈5的内圈挤压输出管的外壁,使输出管的外壁卡入环形卡槽43内,既可以防止流水冲击导致插接件4与输出管脱离,还有效的提高了插接件4与输出
管之间的连接密闭性,而拆解的时候只需要翻转空心螺纹杆6,使弹性垫圈5恢复即可拔出插接件4。
[0027]实施例二
[0028]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清洗器外接清洗医用塑料接头,相较于实施例一,连接件B2为阶梯型连接件,各阶梯的外径朝连接件A1的方向逐渐增大。且各阶梯远离连接件A1的一端外边缘均设置光滑的倒角A,连接件B2的外壁上设置若干个环形槽A21。
[0029]本实施例中,阶梯型连接件是塑料接头上非常常见的结构,阶梯型连接件可以逐步的提高连接管与连接件之间的密闭性,倒角A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将连接管插在连接件B2上,而连接管在通过环形槽A21的时候,连接管本身弹性作用下会收缩,从而使连接管内壁与环形槽A21贴合,进一步提高连接的密闭性,且具有一定的防脱耐冲击的功能。
[0030]实施例三
[0031]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清洗器外接清洗医用塑料接头,相较于实施例一,插接件4远离连接件B2的一端设置与其内部连通的辅助端头41,辅助端头41的上端外径小于下端外径,且辅助端头41的顶端开口边缘设置光滑的倒角B。
[00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清洗器外接清洗医用塑料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A(1)、连接件B(2)、插接件(4)、弹性垫圈(5)和空心螺纹杆(6);连接件A(1)与连接件B(2)连接,连接件A(1)与连接件B(2)内部连通,连接件A(1)的内部设置开口向上的柱形槽(3),连接件B(2)的下端外侧面设置螺纹齿(22);插接件(4)设置在柱形槽(3)内,插接件(4)的外径小于柱形槽(3)的内径,插接件(4)的内部与连接件A(1)和连接件B(2)的内部均连通;插接件(4)的底部外侧壁设置环形卡槽(43);弹性垫圈(5)滑动设置在柱形槽(3)内,弹性垫圈(5)的内径大于插接件(4)的外径,且弹性垫圈(5)的外壁与柱形槽(3)的内壁贴合;空心螺纹杆(6)位于柱形槽(3)内,空心螺纹杆(6)与连接件A(1)螺纹连接,空心螺纹杆(6)的内径大于插接件(4)的外径,且空心螺纹杆(6)的下表面与弹性垫圈(5)的上表面抵接,空心螺纹杆(6)的顶端侧面对称设置两个把手(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器外接清洗医用塑料接头,其特征在于,连接件A(1)的内壁设置螺纹齿槽(11),空心螺纹杆(6)外部螺纹齿位于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方仑王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康莱方医用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