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管道河道输送安装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2258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管道河道输送安装固定装置。由多组圆环结构的管卡连接组成,管卡包括管箍、卡板、卡板垫板和固定螺栓;管箍为圆环形结构至少有一轴向接缝;卡板每两块为一组,每组卡板沿管箍径向并列固定于管箍周壁上,接缝两侧至少各设置一组卡板;卡板垫板沿管箍轴向焊接固定并与卡板端部焊接固定并设置有螺栓孔;相邻管卡之间通过平行布置的连接板和固定板固定,连接板两端与卡板垫板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固定。采用该装置能够在河底进行多条大型压力钢管的同时输送安装,尤其是对具有弧形轨迹或具有坡度的多条管道同时输送、安装及其输送,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施工更加安全,更加方便保护受力装置。更加方便保护受力装置。更加方便保护受力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管道河道输送安装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大型管道安装
,尤其属于水下大型管道安装
,涉及河道实时对多条管道进行同时输送、固定安装
,具体包括对具有弧形轨迹或具有坡度的下穿多条管道同时输送、安装固定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多条河底沉管法同时施工是沉管技术的发展和延伸,采用在岸边搭设管道输送平台,在输送平台上焊接成型,通过卷扬机拉力将其拖动在河道水平面上,利用卷扬机和输送平台配合输送就位,然后灌水下沉,直至钢管沉放至设计底板高程为止,钢管安放后进行回填施工,代替传统的跨河管道采取的架空横跨河道或修建断水围堰的施工工艺,由于河底沉管及输送平台施工技术具有施工安全、周期短、成本低等优点,在城市供排水管道跨河施工中应用广泛。
[0003]尽管河底沉管施工技术较为成熟,但由于河底沉管安装好后是长期沉入河底的,维修比较困难,对沉入河底的管道的焊接质量以及安装过程中控制钢管挠度要求较高。对于直径较大、跨河长度较大的多道河底沉管,普遍具有重量大等特点,且航道内不具备大型运输船舶进入施工作业区,亟需解决河底沉管运输至河道内的技术难题。例如,由于河底沉管采用整体深入河底安装工艺,如何保证钢管安装过程中挠度变形、就位后轴线和高程满足设计要求以及保证沉管下沉过程中的运动平;又例如,受沉管大小、水流速度、沉入深度、气候条件等不同因素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多条河底沉管同时下水安装定位、急流深河道管槽开挖回填和沉管安装仍存在很多难点;因此,需研究一种能够保证多条河底沉管快速、控制钢管形变的方式,并配备相应的辅助受力装置工装,确保河底沉管的安全快速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管道河道输送安装固定装置。采用本技术装置对多条河底管道在急流中固定安装和精确输送,即使在狭窄空间内,多条管道也可以实现准确、方便、安全地运输、安装、输送。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多管道河道输送安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多组圆环结构的管卡连接组成,每组圆环结构的管卡用于套装固定一同径的管道;
[0007]每组管卡包括管箍、卡板、卡板垫板和固定螺栓;管箍为圆环形结构至少有一轴向接缝;卡板每两块为一组,每组卡板沿管箍径向并列布置焊接固定于管箍周壁上,接缝两侧至少各设置一组卡板;卡板垫板沿管箍轴向焊接固定并与卡板端部焊接固定,卡板垫板设置有用于固定螺栓连接的螺栓孔;
[0008]相邻管卡之间通过连接板和固定板连接固定,连接板与固定板平行布置固定;固定板两端焊接固定于相邻管卡的管箍表面;连接板两端与卡板垫板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固定。
[0009]进一步所述每组管卡的管箍具有一轴向接缝,接缝两侧各设置一组卡板,一组卡板端部焊接固定一卡板垫板,另一组卡板端部焊接固定连接板,卡板垫板与连接板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固定。
[0010]另一种结构是所述每组管卡的管箍具有对称的两轴向接缝,接缝两侧均各设置一组卡板,一组卡板端部焊接固定一卡板垫板,另一组卡板端部焊接固定连接板或卡板垫板,两卡板垫板之间、或卡板垫板与连接板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固定。
[0011]本技术相邻两管卡之间连接板沿两管道圆心连线径向对称布置。
[0012]所述卡板与管箍固定面具有与管箍周壁相同的弧度。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采用本技术装置能够在河底进行多条大型压力钢管的同时输送安装,尤其是对具有弧形轨迹或具有坡度的多条管道同时输送、安装及其输送,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施工更加安全,更加方便保护受力装置。本技术装置的应用避免了采用焊接吊耳挂手拉葫芦将受力装置悬空,人员受伤的安全风险大幅降低,尤其是在对具有弧形轨迹或具有坡度的多管道同时输送、安装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最为明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装置结构俯视图;
[0016]图2是本技术装置结构正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装置卡板细部图;
[0018]图4是本技术装置结构侧视图;
[0019]图5是本技术装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图中标记:1

管箍、2

卡板、3

卡板垫板、4

固定螺栓、5

连接板、6

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是对本技术原理的进一步说明,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与本技术相同或类似技术均没有超出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结合附图。
[0023]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装置用于河底多条管道同时输送、安装,尤其是对具有弧形轨迹或具有坡度的多条管道同时输送、安装。装置包括管箍1,卡板2,卡板垫板3,固定螺栓4,连接板5和固定板6。
[0024]管箍1是由厚度为6mm厚的钢板切割制作,本例切割宽度约为318mm,管箍1长度按照管道外径周长计算出管箍1的长度,包裹安装在管道外侧,管箍1可以是设置一接缝的圆环、也可以是由两个半圆环组合构成具有对称的两接缝的圆环构件;一接缝处安装卡板2、卡板垫板3、固定螺栓4并通过连接板5与另一管道连接固定;相对的另一接缝或无接缝结构的另一侧,在管箍1接缝处或相对位置采用结构相同的加劲板形式,加劲板形式包括卡板2、卡板垫板3、固定螺栓4固定结构,设置加劲板形式能够使管箍1的正对面因受力最大区域得到结构强度增强。
[0025]如图3所示,本例卡板2是采用厚度为16mm厚的钢板制作,卡板2的制作弧度根据管
道外壁的半径,多条管道相连接每侧采用四个卡板2,上下各两个固定满焊在管箍1上,沿管箍1周壁径向布置,并与固定螺栓4、连接板5上形成框架结构,卡板2固定多条管道同时输送过程中管箍1的运动,使管箍1安全稳定。
[0026]如图所示,本例管卡板垫板3是采用厚度为20mm厚的钢板切割成宽度等于管箍1宽度,沿管道轴向焊接设置于管箍1周壁,与卡板2端部垂直焊接固定,在卡板垫板3上通过气焊切割两个直径为28mm的两个孔,用于两卡板垫板3、或与连接板5的固定,固定螺栓4连接两卡板垫板3或卡板垫板3与连接板5,固定螺栓4均各采用两个垫片,并采用配套螺母连接固定,如图5所示。
[0027]连接板5采用厚度20mm厚的钢板切割成宽度等于管箍1宽度的钢板制成,长度等于两条管道外侧管箍1之间的距离,并在连接板5宽度方向两侧通过气焊切割两个直径为28mm的两个孔,以便与卡板垫板3采用固定螺栓4连接固定,如图4、图5所示,管道对称连接用于固定连接两条或多条管道,实现多条管道在受力后能同时输送,不偏移,不变形。
[0028]固定板6是采用宽度为203mm,高度为89mm的槽钢切割制作而成,固定板6固定在两条平行管道上方,如图1、图2所示,切割长度等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管道河道输送安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多组圆环结构的管卡连接组成,每组圆环结构的管卡用于套装固定一同径的管道;每组管卡包括管箍、卡板、卡板垫板和固定螺栓;管箍为圆环形结构至少有一轴向接缝;卡板每两块为一组,每组卡板沿管箍径向并列布置焊接固定于管箍周壁上,接缝两侧至少各设置一组卡板;卡板垫板沿管箍轴向焊接固定并与卡板端部焊接固定,卡板垫板设置有用于固定螺栓连接的螺栓孔;相邻管卡之间通过连接板和固定板连接固定,连接板与固定板平行布置固定;固定板两端焊接固定于相邻管卡的管箍表面;连接板两端与卡板垫板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管道河道输送安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管卡的管箍具有一轴向接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元文王池张良君李居洪谭玉平覃国茂曾洪富杨天云王保鸿邓海兵杨超何一鸣黎昌源朱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