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储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2047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料的储存系统,尤其是一种生物质储存系统,包括:料仓,所述料仓位于生物质处理车间内,所述料仓一侧的进料口上装有卷帘式封闭门,且所述卷帘式封闭门与所述生物质处理车间的送料平台相对设置,所述料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安装在所述送料平台上,且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一侧,用于将侧翻式翻斗车自卸的生物质燃料导入到进料口;及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安装在所述料仓的底部,用于将生物质燃料输送至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生物质储存系统通过导流装置实现生物质燃料直接导入到料仓内,并通过出料装置从料仓的底部输出生物质燃料,无需送风及分离装置,能耗低。能耗低。能耗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储存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燃料的储存系统,尤其是一种生物质储存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生物质燃料与一般燃料之间存在差异,导致常规的存储设备很难充分适应生物质燃料的存储。
[0003]现有技术中,通过送风装置将生物质燃料吹送到料仓内,这种方式导致空气与分料混合在一起,料仓内部需要排风装置,并且需要过滤粉料,需要实现空气与分料的分离,导致系统复杂,并且需要大功率风机以及分离装置,能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耗低的一种生物质储存系统,具体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生物质储存系统,包括:料仓,所述料仓位于生物质处理车间内,所述料仓一侧的进料口上装有卷帘式封闭门,且所述卷帘式封闭门与所述生物质处理车间的送料平台相对设置,所述料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安装在所述送料平台上,且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一侧,用于将侧翻式翻斗车自卸的生物质燃料导入到进料口;及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安装在所述料仓的底部,用于将生物质燃料输送至出料口。
[0006]优选的,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导流座,所述导流座安装在所述送料平台上,所述导流座上设有导流斜面,所述导流斜面与所述进料口相对设置。
[0007]优选的,所述导流装置还包括:滚轮,所述滚轮安装在所述导流座的底部,所述滚轮位于所述送料平台上。
[0008]优选的,所述出料装置包括:纵向给料器,所述纵向给料器沿所述料仓的宽度方向设置,且设有若干个;及横向给料器,所述横向给料器沿所述料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设有若干个,所述横向给料器还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上方以及所述纵向给料器的出料端;所述纵向给料器将料仓内的生物质燃料输送给所述横向给料器,所述横向给料器将所述生物质燃料通过所述出料口送出。
[0009]进一步的,所述纵向给料器和所述横向给料器均为螺旋送料机。
[0010]其中,所述出料口为锥形出口。
[0011]优选的,还包括料位检测装置,所述料位检测装置包括:高位料位计,所述高位料位计安装在所述料仓内,用于检测最高料位;及低位料位计,所述低位料位计安装在所述料仓内,用于检测最低料位。
[0012]优选的,还包括:温度计,所述温度计安装在所述料仓内,所述温度计用于检测料仓内的温度。
[0013]优选的,还包括:CO检测仪,所述CO检测仪安装在所述料仓内,用于检测所述料仓内的CO的浓度。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生物质储存系统通过导流装置实现生物质燃料直接导入到料仓内,并通过出料装置从料仓的底部输出生物质燃料,无需送风及分离装置,能耗低,并且送料顺畅,不易蓬料,能够实现连续稳定的送料。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一种生物质储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导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出料装置的俯视图;
[0019]图4是出料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生物质储存系统,包括料仓3、导流装置4、出料装置、料位检测装置。
[0022]料仓3位于生物质处理车间内,料仓3一侧的进料口32上装有卷帘式封闭门31,且卷帘式封闭门31与生物质处理车间的送料平台1相对设置,卷帘式封闭门31为电动卷帘门。料仓3的底部设有出料口39,出料口39为锥形。卷帘式封闭门31用于封闭料仓3,防止生物质燃料粉尘泄漏,并避免产生扬尘。
[0023]导流装置4包括导流座41和滚轮42,导流座41上设有导流斜面411,导流斜面411与进料口32相对设置,滚轮42安装在导流座41的底部,滚轮42位于送料平台1上。滚轮42可以调整导流座41的位置,便于移动,可根据侧翻式翻斗车2的位置调整导流座41的位置。导流斜面411用于将侧翻式翻斗车2自卸的生物质燃料导入到进料口32。在生物质料仓3检修期间也可以移走导流座41,方便检修。
[0024]出料装置包括纵向给料器37和横向给料器38,纵向给料器37和横向给料器38均为U型螺旋送料机,顶部设有开口,并且螺旋叶片为无轴螺旋叶片,不易卷料。其中,纵向给料器37设有12个,纵向给料器37沿料仓3的宽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并且固定在料仓3的底部;横向给料器38沿料仓3的长度方向设置,横向给料器38与纵向给料器37垂直,横向给料器38还位于出料口39的上方以及纵向给料器37的出料端。横向给料器38设有两个,对称位于出料口39的两侧。横向给料器38将生物质燃料通过出料口39送出。由于生物质燃料多是秸秆等长纤维物料,在料仓3内容易造成蓬料,导致生物质燃料堆积在料仓3内。通过纵向给料器37将生物质燃料输送到横向给料器38内,然后横向给料器38将生物质燃料推送到出料口39,实现生物质燃料的连续输出。
[0025]料位检测装置包括均安装在料仓3内的高位料位计33和低位料位计36。高位料位计33用于检测最高料位;低位料位计36用于检测最低料位。
[0026]料仓3的内部装有温度计35和CO检测仪34,温度计35用于检测料仓3内的温度。CO检测仪34用于检测料仓3内的CO的浓度。
[0027]其中,高位料位计33、低位料位计36、温度计35和CO检测仪34均安装在料仓3的背部,可实现对生物质燃料的温度、料位状态及料仓3内易燃易爆气体进行监控,保证生物质
储存系统安全运行。
[0028]当生物质燃料通过侧翻式翻斗车2运至送料平台1时,卷帘式封闭门31由关闭状态转换至打开状态,侧翻式翻斗车2将生物质燃料通过侧翻方式自卸至料仓3内。侧翻式翻斗车2的车身长度为标准尺寸,如8米、13米长车身等。侧翻式翻斗车2卸料时,生物质燃料通过导流斜面411进入到进料口32,然后进入料仓3内。导流斜面411使生物质燃料自动通过进料口32滑入料仓3内,防止堆积在送料平台1上,卸料速度快。纵向给料器37将生物质料仓3内的生物质燃料输送至末端方向上的横向给料器38,横向给料器38将生物质燃料从出料口39输出。
[0029]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料仓(3),所述料仓(3)位于生物质处理车间内,所述料仓(3)一侧的进料口(32)上装有卷帘式封闭门(31),且所述卷帘式封闭门(31)与所述生物质处理车间的送料平台(1)相对设置,所述料仓(3)的底部设有出料口(39);导流装置(4),所述导流装置(4)安装在所述送料平台(1)上,且位于所述进料口(32)的一侧,用于将侧翻式翻斗车(2)自卸的生物质燃料导入到进料口(32);及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安装在所述料仓(3)的底部,用于将生物质燃料输送至出料口(3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4)包括:导流座(41),所述导流座(41)安装在所述送料平台(1)上,所述导流座(41)上设有导流斜面(411),所述导流斜面(411)与所述进料口(32)相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4)还包括:滚轮(42),所述滚轮(42)安装在所述导流座(41)的底部,所述滚轮(42)位于所述送料平台(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装置包括:纵向给料器(37),所述纵向给料器(37)沿所述料仓(3)的宽度方向设置,且设有若干个;及横向给料器(38),所述横向给料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凯宋金时黄伟钟平孟桂祥王安庆韩国庆王峰聂雨曹寿峰单绍荣史燕红郑磊张丁凡高伟恒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西热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