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不停电作业的可移动过渡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2039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不停电作业的可移动过渡保护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安装架,相邻安装架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与箱体顶部之间形成第一设备腔,支撑板与箱体底部之间形成第二设备腔,第一设备腔内布置有线路保护装置,第二设备腔内布置有端子连接片,第二设备腔一侧设置有电气量接入插头,第二设备腔另一侧设置有电源插头和控制插头,电气量接入插头、电源插头和控制插头分别与端子连接片电连接,端子连接片通过连接线缆与线路保护装置电连接。本申请整体结构设计紧凑,成本低,可在线路保护改造过程中进而保障线路运行,大幅减少线路保护改造过程中的一次设备的停电时间,极大提高电网的稳定性。极大提高电网的稳定性。极大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不停电作业的可移动过渡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不停电检修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不停电作业的可移动过渡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线路保护更换方式为线路停电后,制定相应安全措施,进行保护更换,待全部更换完毕后调试、传动正确后,线路恢复运行。随着电网运行要求日益严格,传统改造方案停电耗时过长,不能满足电网的运行要求,急需寻找线路保护改造时缩短一次设备停电时间的方法。
[0003]目前,在常规变电站110/35KV线路保护改造过程中,对于更为重要的联络线、重载线路以及设备的停电,往往需要的停电时间更短,作业人员更是需要夜以继日地来完成改造,这不仅对人员的精神状态是一极大地考验,更是增加了现场作业的风险;而且在针对一次设备停电事故原因调查分析,分析得出一次设备停电主要是因为保护装置更换过程中失去保护造成,而保护改造的大量作业无需一次设备停电,因此现急需一种在保护改造过程中使用临时的过渡性保护装置来保障线路运行,大幅减少线路保护改造过程中的一次设备的停电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目前在保护线路改造过程中,一次设备停电时间过长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停电作业的可移动过渡保护装置。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6]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不停电作业的可移动过渡保护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安装架,相邻所述安装架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箱体顶部之间形成第一设备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箱体底部之间形成第二设备腔,所述第一设备腔内布置有线路保护装置,所述第二设备腔内布置有端子连接片,所述第二设备腔一侧设置有电气量接入插头,所述第二设备腔另一侧设置有电源插头和控制插头,所述电气量接入插头、所述电源插头和所述控制插头分别与所述端子连接片电连接,所述端子连接片通过连接线缆与所述线路保护装置电连接,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自适应夹紧所述连接线缆的穿线通道;所述第一设备腔内布置有遥控信号发射器,所述遥控信号发射器与所述线路保护装置电连接,所述遥控信号发射器与遥控信号接收器无线连接,所述遥控信号接收器与遥控声光报警器电连接,所述遥控声光报警器布置在监控室内。
[0007]优选地,所述安装架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孔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安装孔通过连接螺栓与所述定位孔可拆卸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电气量接入插头包括两路电流输入插头、一路母线电压输入插头以及一路同期电压输入插头;所述电源插头包括交流电源接入插头和直流电源接入插头,所述控制插头包括开关控制回路接入插头。
[0009]优选地,所述电流输入插头、所述母线电压输入插头、所述同期电压输入插头、所述交流电源接入插头、所述直流电源接入插头以及所述开关控制回路接入插头均为航空插头。
[0010]优选地,所述穿线通道内对称活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支撑板内开设有容纳所述限位板活动的活动腔,所述活动腔内设置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限位弹簧相连接;相邻所述限位板之间形成限位通道,且所述穿线通道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减轻连接线缆弯折位置处磨损的弧形导向垫。
[0011]优选地,所述箱体为冷轧板钢构外壳,且所述箱体厚度大于等于1.5mm。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设备腔内还设置有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与所述线路保护装置电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0014]1、本申请整体结构设计紧凑,成本低,并且使用灵活,可在线路保护改造过程中进而保障线路运行,大幅减少线路保护改造过程中的一次设备的停电时间,极大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0015]2、本申请可实现在临时过渡使用时,线路保护装置动作时可同步控制布置在监控室内的声光报警器发出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可快速进行排查;
[0016]3、本申请在满足不停电改造保护的功能外,在突发保护装置故障,短时间无法恢复情况时,可代替原有保护装置运行,使需迫停的线路继续运行,待保护维修正常后退出,对缺乏备品的老旧保护提供了另一种保障方式。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技术中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各设备组装后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1]1为箱体,2为支撑板,3为安装架,4为电气量接入插头,5为控制插头,6为线路保护装置,7为端子连接片;
[0022]11为第一设备腔,12为第二设备腔,21为穿线通道,22为限位板,23为弧形导向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释:
[0024]如图1

图2所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不停电作业的可移动过渡保护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安装架3,相邻所述安装架3之间设置有支撑板2,所述安装架3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所述支撑板2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孔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安装孔通过连接螺栓与所述定位孔可拆卸连接。也就是说,为了满足不同尺寸线路保护装置的安装需要,可将支撑板的设置高度灵活调整,通过在安装架上均匀开设多个安装孔,支撑板边侧设
置有开口,开口位置处开设有与安装孔对应的连接孔,在安装时,将开口插入到安装架上,随后调整支撑板的位置,使得安装孔和连接孔对准后,旋入连接螺栓将支撑板固定安装在安装架上。
[0025]所述支撑板2与所述箱体1顶部之间形成第一设备腔11,所述支撑板2与所述箱体1底部之间形成第二设备腔12。也就是说,通过支撑板将箱体拆分为上下分离的第一设备腔和第二设备腔,分别在第一设备腔内和第二设备腔安装设备,使得整体箱体内设备相对独立,便于后续接线和维护。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为冷轧板钢构外壳,且所述箱体1厚度大于等于1.5mm,箱体通过冷轧板钢构制作而成,冷轧板钢构材料具有防水、防尘、防腐蚀性能,机械性能满足规范要求,材质厚度为1.5mm满足预期目标。
[0027]所述第一设备腔11内布置有线路保护装置6,所述第二设备腔12内布置有端子连接片7,所述第二设备腔12一侧设置有电气量接入插头4,所述第二设备腔12另一侧设置有电源插头和控制插头5,所述电气量接入插头4、所述电源插头和所述控制插头5分别与所述端子连接片7电连接,所述端子连接片7通过连接线缆与所述线路保护装置6电连接。也就是说,在第一设备腔内布置线路保护装置,本申请实施例中线路保护装置为CSC

163A线路保护装置,具有四方光差保护、三段式距离保护、三段式零序保护及解列保护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不停电作业的可移动过渡保护装置,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安装架,相邻所述安装架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箱体顶部之间形成第一设备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箱体底部之间形成第二设备腔,所述第一设备腔内布置有线路保护装置,所述第二设备腔内布置有端子连接片,所述第二设备腔一侧设置有电气量接入插头,所述第二设备腔另一侧设置有电源插头和控制插头,所述电气量接入插头、所述电源插头和所述控制插头分别与所述端子连接片电连接,所述端子连接片通过连接线缆与所述线路保护装置电连接,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自适应夹紧所述连接线缆的穿线通道;所述第一设备腔内布置有遥控信号发射器,所述遥控信号发射器与所述线路保护装置电连接,所述遥控信号发射器与遥控信号接收器无线连接,所述遥控信号接收器与遥控声光报警器电连接,所述遥控声光报警器布置在监控室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不停电作业的可移动过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孔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安装孔通过连接螺栓与所述定位孔可拆卸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不停电作业的可移动过渡保护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昊王耀文张玲杨龙飞章雅萍林玉春赵鹏涛潘志杰乔昱俊孟瑞亮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张掖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