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脱除餐厨废水中氨氮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198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脱除餐厨废水中氨氮的方法,属于餐厨废水处理领域。本申请的一种用于脱除餐厨废水中氨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餐厨废水采用原位碱度负压脱氨装置进行处理;所述原位碱度负压脱氨装置的条件为:预热温度40~60℃;真空度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脱除餐厨废水中氨氮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脱除餐厨废水中氨氮的方法,属于餐厨垃圾处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厨余垃圾70%的处理工艺为“预处理+厌氧消化+好氧达标排放”,厨余垃圾经破碎分选

高温蒸煮

三相分离预处理后得到粗油、有机固渣和高浓度有机废水。其中高浓度有机废水占厨余垃圾的90%以上,且具有高氨氮、有机物浓度高的特点。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aerobic Membrane Bioreactor,AnMBR)可以有效的将餐厨废水转化为沼气,具有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然而AnMBR水解产生的氨氮高达2000mg/L以上,在后续硝化反硝化过程中需要投加大量的碳源来达到脱氮的目的。如果在硝化反硝化前将氨氮分离出来,可以大大减少运行成本
[0003]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脱氨法为物化吹脱法,其缺点在于处理过程中对废水的pH有较高要求,需要投加大量碱以维持废水碱度,导致药剂成本较高;另外,吹脱法所用空气量大,导致动力消耗大,运行成本高等。鉴于此,寻找合适经济高效的工艺对餐厨废水中的氨氮进一步处理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餐厨废水氨氮浓度较高以及常规脱氨法所需能耗高、处理成本高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脱除餐厨废水中氨氮的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且脱氨效率高、效果好。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用于脱除餐厨废水中氨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餐厨废水采用原位碱度负压脱氨装置进行处理;所述原位碱度负压脱氨装置的条件为:预热温度40~60℃;真空度为

0.06~0.08Mpa,运行2~6小时。
[0007]进一步地,所述原位负压脱氨装置包括进水泵、加热罐、脱氨柱、循环泵、真空泵、冷凝柱和吸收罐;所述进水泵通过第一管线Q1与脱氨柱的顶部相连通;所述脱氨柱的底部通过第二管线Q2与加热罐相连,脱氨柱的顶部通过第三管线Q3连接至冷凝柱下端;所述冷凝柱的顶部通过第四管线Q4与真空泵连接;所述真空泵通过第五管线Q5与吸收罐相连;所述循环泵通过第二管线Q2实现封闭式循环;
[0008]进水泵,用于将餐厨废水泵入到脱氨柱脱氨;
[0009]加热罐,用于将餐厨废水加热到所需温度;
[0010]脱氨柱,用于将餐厨废水中的高氨氮脱除;
[0011]循环泵,用于将废水不断循环输送至脱氨柱中回流。
[0012]真空泵,用于控制整个装置的真空度;
[0013]冷凝柱,用于将含氨蒸气中的水蒸气冷凝;
[0014]吸收罐,用于吸收氨气。
[0015]进一步地,所述脱氨柱顶部设有压力表,用于检测压力大小以确保装置的安全。
[0016]进一步地,所述脱氨柱的柱身设有温度探头和加热带,用以控制脱氨柱温度。
[0017]进一步地,所述脱氨柱的底部设有进气口和气体流量计,以控制进气量。
[0018]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罐内部设有加热棒和温度探头用以控制进水温度;进水温度与脱氨柱温度相同。
[0019]进一步地,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餐厨废水采用负压原位脱氨装置处理,在加热罐预热好的餐厨废水从第一管线Q1经过进水泵调节进水流量进入脱氨柱,通过第二管线Q2上的循环泵在脱氨柱中不断回流循环,经过脱氨柱反应得到的含氨蒸气从脱氨柱顶部经第三管线Q3进入冷凝柱中,冷凝水经过第七管线Q7排出;含氨混合气体通过第四管线Q4经过真空泵,再经第五管线Q5进入吸收罐吸收氨气后,其他气体经过第六管线Q6排出。
[0020]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泵中的循环流量为30L/h。
[0021]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罐预热温度为60℃,真空度为

0.07MPa;所述装置运行时间为4h。
[0022]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罐预热温度为60℃,真空度为

0.08MPa;所述装置运行时间为4h。
[0023]本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的优势和有益效果在于:
[0024]1、相比于常规吹脱法,本装置可以在不需要投加碱及真空负压的条件下,降低投加药剂的成本、减少能耗且实现氨氮的高效去除;
[0025]2、相较于常规脱氨工艺,本装置可以使废水在脱氨柱中循环回流,显著减少占地面积,同时具有较高的脱氨效率;
[0026]3、本专利技术的吸收罐可以起到吸收尾气的作用,同时使废水达标排放。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餐厨废水的高效脱氨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最初以温度为变量所做单因素试验的数据;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最初以真空度为变量所做单因素试验的数据;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最初以时间为变量所做单因素试验的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
[0032]附图标记:进水泵1、加热罐2、脱氨柱3、循环泵4、真空泵5、温度探头6、温度探头7、冷凝柱8、吸收罐9、气体流量计10、压力表11、加热带12、加热带13、加热棒14、温度探头15、第一管线Q1、第二管线Q2、第三管线Q3、第四管线Q4、第五管线Q5、第六管线Q6、第七管线Q7。
[0033]如附图1所示为用于餐厨废水处理的脱氨装置整体示意图,脱氨装置包括进水泵1、加热罐2、脱氨柱3、循环泵4、真空泵5、温度探头6、温度探头7、冷凝柱8、吸收罐9、气体流量计10和压力表11。
[0034]其中,进水泵1通过第一管线Q1与脱氨柱3的顶部右侧相连通;脱氨柱3的底部通过第二管线Q2与加热罐2相连;加热罐2中设有加热棒14和温度探头15,用以控制加热罐温度;
脱氨柱3的顶部通过第三管线Q3连接至冷凝柱8下端;脱氨柱3的顶部设有压力表11,用于检测压力大小以确保装置的安全;脱氨柱3的柱身设有两个温度探头6、7和两段加热带12、13,用以控制脱氨柱3的温度;脱氨柱3的底部设有进气口和气体流量计10,以控制进气量;
[0035]其中,冷凝柱8的顶部通过第四管线Q4与真空泵5连接,真空泵5通过第五管线Q5与吸收罐9相连;循环泵4通过第二管线Q2实现封闭式循环,以实现废水在脱氨柱的循环回流。吸收罐9设有第六管线Q6,用以排出剩余无害气体;冷凝柱8设有第七管线Q7,用以排出冷凝水。
[0036]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所述的脱氨装置用于脱除餐厨废水中氨氮的工作原理为:
[0037]餐厨废水在加热罐预热至设定温度且装置负压到达预设值后,调节循环流量为30L/h,餐厨废水从第一管线Q1经过进水泵1调节进水流量进入脱氨柱3,通过第二管线Q2上的循环泵4在脱氨柱3中不断回流循环,经过脱氨柱3反应的循环泵4在脱氨柱3中不断回流循环,经过脱氨柱3反应得到的含氨蒸气(氨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部分空气)从脱氨柱3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脱除餐厨废水中氨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餐厨废水采用原位碱度负压脱氨装置进行处理;所述原位碱度负压脱氨装置的条件为:预热温度40~60℃;真空度为

0.06~0.08Mpa,运行2~6小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脱除餐厨废水中氨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碱度负压脱氨装置包括进水泵(1)、加热罐(2)、脱氨柱(3)、循环泵(4)、真空泵(5)、冷凝柱(8)和吸收罐(9);所述进水泵(1)通过第一管线Q1与脱氨柱的顶部相连通;所述脱氨柱(3)的底部通过第二管线Q2与加热罐(2)相连,脱氨柱(3)的顶部通过第三管线Q3连接至冷凝柱(8)下端;所述冷凝柱(8)的顶部通过第四管线Q4与真空泵(5)连接;所述真空泵(5)通过第五管线Q5与吸收罐(9)相连;所述循环泵(4)通过第二管线Q2实现封闭式循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脱除餐厨废水中氨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氨柱(3)顶部设有压力表(1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脱除餐厨废水中氨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氨柱(3)的柱身设有温度探头和加热带。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脱除餐厨废水中氨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氨柱(3)的柱身设有温度探头(6)、温度探头(7)和加热带(12)、加热带(13)。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脱除餐厨废水中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梓慧付鑫坤肖小兰刘皓陈琦沈子梵朱晶阮文权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