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浇带施工用高支模体系
[0001]本申请涉及后浇带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后浇带施工用高支模体系。
技术介绍
[0002]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混凝土带。
[0003]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后浇带在浇筑前,需要在后浇带的两侧搭建模板,尽量避免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从后浇带位置处溢出,然而模板在搭建过程中,普遍采用钢筋和钢丝配合对模板支撑固定,操作繁琐且不易于调节。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后浇带施工用高支模体系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模板在搭建过程中,普遍采用钢筋和钢丝配合对模板支撑固定,操作繁琐且不易于调节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后浇带施工用高支模体系。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后浇带施工用高支模体系,包括支撑板;
[0006]所述支撑板并排设置有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浇带施工用高支模体系,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并排设置有两块,两块所述支撑板(1)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2),所述限位机构(2)包括水平抵接在两块所述支撑板(1)上表面的连接臂(6),所述连接臂(6)下表面活动抵接有夹片(7),所述夹片(7)设置有一对且分别与两块所述支撑板(1)套接,所述连接臂(6)内部中空,且所述连接臂(6)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动块(10),所述滑动块(10)设置有一对,所述连接臂(6)下表面开设有滑槽(12),一对所述夹片(7)穿过所述滑槽(12)分别与一对滑动块(10)固定连接,一对所述滑动块(10)之间螺纹穿设有双向螺纹杆(11),所述双向螺纹杆(11)转动安装在所述连接臂(6)内部,所述连接臂(6)的一端转动安装有手柄(9),所述手柄(9)与所述双向螺纹杆(1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施工用高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等分为多段,多段所述支撑板(1)的端部均设置有相互嵌套的插板(1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浇带施工用高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多段所述支撑板(1)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卡箍件(5),所述卡箍件(5)包括套设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远,周胜波,彭丹莹,余文韬,陶新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