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自适应应用的安全通信方法以及服务端技术

技术编号:3471960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0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应用的安全通信方法以及服务端。所述基于自适应应用的安全通信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应用的加密请求;根据加密请求获取自适应配置清单;根据自适应配置清单获取与第一应用相同的预设应用信息所对应的加密类型信息;获取加解密数据库;根据加解密数据库获取与加密类型信息相同的预设加解密算法信息所对应的预设加解密算法信息;将预设加解密算法信息传递给第一应用。本申请的基于自适应应用的安全通信方法适用于AdaptiveAUTOSAR平台,主要应用于面向服务通信架构的MPU域控制器之上,通过在自适应AUTOSAR平台对加解密算法调度的管理,保证控制器上自适应应用间传递数据的安全性和机密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自适应应用的安全通信方法以及服务端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区域控制器通信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自适应应用的安全通信方法、自适应应用的安全通信服务端、加密方法、解密方法以及跨平台加解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信息安全大到国防安全、航天安全,小到个人计算机账户、手机通话。现实生活中,信息的安全问题早已遍布各行各业,尤其是汽车行业,随着当前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迅速发展,车辆区域电子控制单元之间的通信安全也随之面临挑战,汽车应用软件之间的信息传递需要足够的信任保障。控制器间不断增加的需求,使得Classic AUTOSAR平台已经无法满足传统汽车的功能需要,汽车开放系统架构联盟AUTOSAR推出的Adaptive AUTOSAR架构可以满足更加高性能的驾驶场景,与传统AUTOSAR主要依靠CAN、LIN信号进行通信不同,自适应AUTOSAR使用以太网通信,主要为someip与dds通信协议,依赖计算性能和存储能力更高的系统,去实现如自动驾驶框架,影音娱乐网络互连等功能。相对的,其信息传输量扩大,而且涉及到数据传递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自适应应用的安全通信方法,用于在基于自适应AUTOSAR架构开发的MPU控制器上对自适应应用间通信的数据安全进行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自适应应用的安全通信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应用的加密请求;根据所述加密请求获取自适应配置清单,所述自适应配置清单包括预设应用信息以及与预设应用信息对应的加密类型信息;根据所述自适应配置清单获取与第一应用相同的预设应用信息所对应的加密类型信息;获取加解密数据库,所述加解密数据库中包括预设加解密算法信息以及预设加解密算法信息对应的预设加密类型信息;根据加解密数据库获取与加密类型信息相同的预设加解密算法信息所对应的预设加解密算法信息;将所述预设加解密算法信息传递给第一应用,以使第一应用通过所述预设加解密算法信息对待加密数据进行加密从而获取用于传递给第二应用的加密数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适应应用的安全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配置清单进一步包括与预设应用信息对应的解密类型信息;在所述将所述预设加密算法信息传递给第一应用,以使第一应用根据所述预设加密算法信息将待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并将待加密数据传递给第二应用之后,所述基于自适应应用的安全通信方法进一步包括:获取第二应用在收到加密数据后传递的解密请求;根据所述解密请求获取自适应配置清单;根据所述自适应配置清单获取与第二应用相同的预设应用信息所对应的解密类型信息;获取加解密数据库;根据加解密数据库获取与解密类型信息相同的预设加解密算法信息所对应的预设加解密算法信息;将所述预设加解密算法信息传递给第二应用,以使第二应用通过所述预设加解密算法信息对加密数据进行解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自适应应用的安全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加密请求获取自适应配置清单之后,根据所述自适应配置清单获取与第一应用相同的预设应用信息所对应的加密类型信息之前,所述基于自适应应用的安全通信方法进一步包括:获取获取自适应配置清单时所使用的通信协议类型;判断所述通信协议类型是否为Someip通信协议,若是,则根据所述自适应配置清单获取与第一应用相同的预设应用信息所对应的加密类型信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自适应应用的安全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配置清单进一步包括敏感冲突信息,所述敏感冲突信息包括至少一个预设敏感QoS数据处理方案;所述基于自适应应用的安全通信方法进一步包括:
获取第一应用的配置清单,所述第一应用的配置清单包括QoS数据处理方案;判断所述敏感冲突信息中是否有一个预设敏感QoS数据处理方案与所述第一应用的配置清单内的QoS数据处理方案相同,若否,则根据所述自适应配置清单获取与第一应用相同的预设应用信息所对应的加密类型信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士淇张晓谦李岩田学明孙荫权冯一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