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系统与燃煤机组耦合的热电联产系统及运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1953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04
一种储能系统与燃煤机组耦合的热电联产系统及运行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电联产系统及运行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不同运行场景切换不同的运行方式,能够实现在各种场景下的高效集成,实现热电解耦,起到提升机组深度调峰和快速调频能力、提高系统经济性、运行安全性等多重功效。电动机与空气压缩机连接,第四阀门组通过管路和第一空气冷却器并联设置,冷水储罐出水端与第二空气冷却器连通,第二空气冷却器的出水端与热水储罐入水端连通,热水储罐出水端与空气预热器连通,空气预热器的出水端与冷水储罐连通,空气预热器与第五阀门组和空气换热器的进气端连通,第五阀门组和空气换热器并联设置,发电机与空气膨胀机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压缩空气储能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系统与燃煤机组耦合的热电联产系统及运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电联产系统及运行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储能系统与燃煤机组耦合的热电联产系统及运行方法,本专利技术属于压缩空气储能


技术介绍

[0002]全球气候变化、人口持续增长和城市环境恶化及不断扩张带来严重的能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为实现能源可持续化、清洁化、高效化发展,风光等新能源进入快速、大规模的发展阶段,电力系统逐渐由传统的化石能源为主体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转型。然而,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具有较强的间歇性、波动性与不确定性,其大规模并网容易对电力系统产生较大冲击,必须配备足够的灵活调节资源。我国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的电力系统长期以来以火力发电为主,因此火电机组一直承担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任务。为了满足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绿色电力系统的多样化调节需求,需要频繁调节负荷达到源

荷平衡,导致火电机组持续以快速变工况、长期低工况等运行状态来实现电网的调峰和调频需求。这种调节状态不仅不经济、高效,不符合节能减排的发展理念,同时受制于火电机组自身的响应特性,调峰区间和快速调频能力无法满足更高比例新能源渗透下的电网调节需求。尤其是热电联产机组,其调峰区间严重受制于供热需求的影响,“风热”冲突下导致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更加困难,亟需开发提高热电联产机组灵活性的技术。
[0003]储能设施能够实现能源在时间尺度的平移,具备平滑发电出力、削峰填谷和快速响应的能力,是实现新能源与电网间协调运行的重要手段。通过结合电源侧储能技术,可大幅提高火电机组的灵活调节能力,以更好地发挥其为新能源发展“保驾护航”的历史使命。常见大规模储能技术主要包括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在所有的储能技术中,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具有容量大、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寿命长、选址条件宽泛等优势,具备规模化推广和应用潜力。此外,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具备天然的冷热电接口和灵活布置的特点,具备与其他热力循环高效集成以实现更能源更充分利用的潜力。
[0004]现有的提升热电机组灵活调节能力技术主要分为机组自身改造,以及配置储热装置或电锅炉等蓄热设备两类方式。前者通过设备改造优化机组热电生产过程,然而鉴于安全性考虑,对火电机组的灵活性提升程度较小,无法满足更高的调节需求。后者通过热能在时间尺度上的转移削弱与用户之间的热负荷关系,从而实现一定程度的热电解耦。然而配置储热罐对于系统长期低负荷调峰适应能力弱,受火电机组,存在容量上限;而电锅炉初期投资大,同时能源利用效率低,适用性弱。此外,以上各项技术仍主要依靠火电机组进行电网调节指令的响应,只能部分缓解热电耦合带来的运行约束,无法解决火电机组自身运行特性带来的调节能力制约。
[0005]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能够从电能角度缓解热电负荷在时间上的耦合和不平衡,然而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目前多以独立运行的储能电站形式发挥作用或与太阳能、风能联合运行,未充分考虑其热电多能流协调互补的技术特点,与火电机组相结合的研究较少,存在循
环效率低、运行小时数低等问题,制约了其商业化、大规模的应用和发展。此外,现有的储能与火电机组结合技术未考虑面向电力系统不同调节需求时,二者配合模式的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以上的问题,提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与燃煤机组耦合的多运行模式储能型热电联产系统及方法,根据不同运行场景切换不同的运行方式,能够实现在各种场景下的高效集成,实现热电解耦,起到提升机组深度调峰和快速调频能力、提高系统经济性、运行安全性等多重功效。
[0007]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储能系统与燃煤机组耦合的热电联产系统,它包括电动机、空气压缩机、第一空气冷却器、第三阀门组、热网加热器、第四阀门组、冷水储罐、热水储罐、第二空气冷却器、储气室、空气预热器、第五阀门组、空气换热器、空气膨胀机和发电机;电动机与空气压缩机连接,第四阀门组通过管路和第一空气冷却器气体换热管路并联设置,空气压缩机与第四阀门组进气端和第一空气冷却器气体换热管路进气端连通,第四阀门组出气端和第一空气冷却器气体换热管路出气端均与第二空气冷却器的进气端连通,第二空气冷却器的出气端通过储气室与空气预热器的进气端连通,热网循环水回水端d与第三阀门组入水端和第一空气冷却器入水端连通,第一空气冷却器的出水端和第三阀门组的出水端与热网加热器的入水端连通,热网加热器的循环水出水端与热网循环水供水端b连通,采暖抽汽端a与热网加热器进汽端连通,热网加热器的出水端与除氧器c连通,冷水储罐出水端通过管路与第二空气冷却器的进水端连通,第二空气冷却器的出水端与热水储罐入水端连通,热水储罐出水端与空气预热器的入水端连通,空气预热器的出水端通过管路与冷水储罐入水端连通,空气预热器的出气端与第五阀门组的进气端和空气换热器的进气端连通,第五阀门组和空气换热器并联设置,第五阀门组的出气端和空气换热器的出气端与空气膨胀机的进气端连通,发电机与空气膨胀机连接,火电机组抽汽管出汽端f与空气换热器的进汽端连通,空气换热器的出水端与锅炉给水水管e连接。
[0009]一种与燃煤机组耦合的储能系统运行方法,所述方法是按照以下方式实现的:
[0010]电动机消耗火电机组产生的电能或电网需消纳的富余电能驱动空气压缩机旋转工作,空气进入空气压缩机加压,压缩空气温度较高,当具备预热热网回水的能力时,第一阀门组和第二阀门组打开,第三阀门组和第四阀门组关闭,空气压缩机出口的高压空气进入第一空气冷却器与热网循环水回水换热后降温,经压缩空气预热后的热网循环水回水进入热网加热器与采暖抽汽换热后达到设定温度,为用户供热,采暖抽汽换热后冷凝,回到除氧器,降温后的空气仍具有一定余热,具有余热的高压空气经过第二空气冷却器与升压泵抽取冷水储罐的冷水换热,经过第二空气冷却器换热后的高压空气通过第一节流阀进入储气室存储,冷水储罐的冷水经过第二空气冷却器换热后进入热水储罐存储,完成压缩空气储能工作。
[0011]一种与燃煤机组耦合的储能系统运行方法,所述方法是按照以下方式实现的:
[0012]电动机消耗火电机组产生的电能驱动空气压缩机旋转工作,空气进入空气压缩机加压,压缩空气温度较低,当不具备预热热网回水的温度差要求时,第一阀门组和第二阀门组关闭,第三阀门组和第四阀门组打开,空气压缩机出口的高压空气进入第二空气冷却器
降温,高压空气经过第二空气冷却器与升压泵抽取冷水储罐的冷水换热,冷水储罐的冷水经过第二空气冷却器换热后进入热水储罐存储,经过第二空气冷却器换热降温后的高压空气经第一节流阀进入储气室存储,完成压缩空气储能工作。
[0013]一种与燃煤机组耦合的储能系统运行方法,所述方法是按照以下方式实现的:
[0014]压缩空气进入储气室存储后,第五阀门组打开,第六阀门组和流量调节阀关闭,储气室释放的高压空气经第二节流阀调压后进入空气预热器,热水储罐中的热水流入空气预热器与低温高压空气换热,经过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系统与燃煤机组耦合的热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动机(1)、空气压缩机(2)、第一空气冷却器(4)、第三阀门组(6)、热网加热器(7)、第四阀门组(8)、冷水储罐(9)、热水储罐(10)、第二空气冷却器(12)、储气室(14)、空气预热器(16)、第五阀门组(17)、空气换热器(19)、空气膨胀机(21)和发电机(22);电动机(1)与空气压缩机(2)连接,第四阀门组(8)通过管路和第一空气冷却器(4)气体换热管路并联设置,空气压缩机(2)与第四阀门组(8)进气端和第一空气冷却器(4)气体换热管路进气端连通,第四阀门组(8)出气端和第一空气冷却器(4)气体换热管路出气端均与第二空气冷却器(12)的进气端连通,第二空气冷却器(12)的出气端通过储气室(14)与空气预热器(16)的进气端连通,热网循环水回水端(d)与第三阀门组(6)入水端和第一空气冷却器(4)入水端连通,第一空气冷却器(4)的出水端和第三阀门组(6)的出水端与热网加热器(7)的入水端连通,热网加热器(7)的循环水出水端与热网循环水供水端(b)连通,采暖抽汽端(a)与热网加热器(7)进汽端连通,热网加热器(7)的出水端与除氧器(c)连通,冷水储罐(9)出水端通过管路与第二空气冷却器(12)的进水端连通,第二空气冷却器(12)的出水端与热水储罐(10)入水端连通,热水储罐(10)出水端与空气预热器(16)的入水端连通,空气预热器(16)的出水端通过管路与冷水储罐(9)入水端连通,空气预热器(16)的出气端与第五阀门组(17)的进气端和空气换热器(19)的进气端连通,第五阀门组(17)和空气换热器(19)并联设置,第五阀门组(17)的出气端和空气换热器(19)的出气端与空气膨胀机(21)的进气端连通,发电机(22)与空气膨胀机(21)连接,火电机组抽汽管出汽端(f)与空气换热器(19)的进汽端连通,空气换热器(19)的出水端与锅炉给水水管(e)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储能系统与燃煤机组耦合的热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第一阀门组(3)和第二阀门组(5);第一阀门组(3)安装在第一空气冷却器(4)气体换热管路上,第二阀门组(5)安装在第一空气冷却器(4)入水端的管路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储能系统与燃煤机组耦合的热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升压泵(11);冷水储罐(9)出水端与第二空气冷却器(12)的进水端连通的管路上安装有升压泵(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储能系统与燃煤机组耦合的热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第一节流阀(13);第一节流阀(13)靠近储气室(14)安装在储气室(14)进气端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储能系统与燃煤机组耦合的热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第二节流阀(15),第二节流阀(15)靠近储气室(14)安装在储气室(14)出气端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储能系统与燃煤机组耦合的热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第六阀门组(18)和流量调节阀(20);第六阀门组(18)靠近空气换热器(19)的进气端并与空气换热器(19)的进气端连通,流量调节阀(20)安装在火电机组抽汽管出汽端(f)与空气换热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佳李兴朔刘金福于达仁颜培刚李文峰李中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利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