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板结构及自动人行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1944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踏板结构及自动人行道。踏板结构包括踏板主体、第一加强板及第二加强板。第一加强板远离踏板主体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部,第二加强板远离踏板主体的一端设有第二限位部。当将相邻两个踏板结构堆叠时,其中一个踏板结构的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远离踏板主体的一端分别对应与另外一个踏板结构的第二加强板和第一加强板远离踏板主体的一端接触配合,且其中一个踏板结构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分别对应与另外一个踏板结构的第二限位部和第一限位部限位配合。如此,无需额外放置木垫或其它辅助定位支架,提高堆叠效率,降低包装运输成本,同时更好地承受踏板主体的重量,实现相邻两个踏板结构之间的牢固定位。定位。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踏板结构及自动人行道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人行道
,特别是涉及一种踏板结构及自动人行道。

技术介绍

[0002]自动人行道通常安装在一些大型公共场所中,用于自动将人们在固定的两个地点之间进行输送,而踏板则是在自动人行道的桁架上循环运行,以供乘客站立的部件。踏板在存放或包装运输时,需将梯级堆叠放置,以避免零部件被压坏,同时达到节省存放空间的目的。然而,常见的踏板之间堆叠的稳固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踏板结构及自动人行道,保证实现相邻两个踏板结构堆叠的稳固性。
[0004]一种踏板结构,包括:
[0005]踏板主体;
[0006]第一加强板及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加强板均设于所述踏板主体的背面,并沿所述踏板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加强板远离所述踏板主体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加强板远离所述踏板主体的一端设有第二限位部;
[0007]其中,当将相邻两个所述踏板结构堆叠时,其中一个所述踏板结构的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远离所述踏板主体的一端分别对应与另外一个所述踏板结构的所述第二加强板和所述第一加强板远离所述踏板主体的一端接触配合,且其中一个所述踏板结构的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分别对应与另外一个所述踏板结构的所述第二限位部和所述第一限位部限位配合。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板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远离所述踏板主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加强板远离所述踏板主体的一端齐平;所述限位柱远离所述踏板主体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凸设于所述第二加强板远离所述踏板主体的一端,所述限位凸块的高度与所述限位槽的深度适配。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部沿所述踏板主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于所述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二限位部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部沿所述踏板主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于所述第二加强板。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加强板均包括第一限位段、第一连接段及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段的两侧;所述第一限位部设于所述第一加强板的所述第一限位段,所述第二限位部凸设于所述第二加强板的所述第一限位段远离所述踏板主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加强板的所述第一限位段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加强板的所述第一限位段的高度。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踏板主体背面的一侧设有第一轴座及第一基座,所述
第一轴座与所述第一基座沿所述踏板主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踏板主体背面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轴座对应的第二轴座及与所述第一基座对应的第二基座,所述第二轴座与所述第二基座沿所述踏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轴座和所述第二轴座连接,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连接。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踏板结构还包括第三加强板及第四加强板,所述第三加强板与所述第四加强板均沿所述踏板主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加强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轴座和所述第一基座连接,所述第四加强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二轴座和所述第二基座连接。
[0013]一种自动人行道,包括所述的踏板结构。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人行道还包括控制系统及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的检测装置;所述第二限位部凸设于所述第二加强板远离所述踏板主体的一端,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对设置。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呈预设间隙设置。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部朝向所述检测装置的一侧为方形,所述第二限位部朝向所述检测装置一侧的长度不小于40mm,宽度不小于5mm。
[0017]一种自动人行道,包括所述的踏板缺失检测装置。
[0018]上述的踏板结构及自动人行道,需要存放或包装运输时,将踏板结构堆叠放置。具体地,将相邻两个踏板结构的背面相对,其中一个踏板结构的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分别对应与另外一个踏板结构的第二加强板和第一加强板对准,然后外力作用于踏板结构,使相邻两个踏板结构相互靠近,其中一个踏板结构的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远离踏板主体的一端分别对应与另外一个踏板结构的第二加强板和第一加强板远离踏板主体的一端接触配合,同时其中一个踏板结构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分别对应与另外一个踏板结构的第二限位部和第一限位部限位配合。如此,无需额外放置木垫或其它辅助定位支架,提高堆叠效率,降低包装运输成本,同时踏板结构的堆叠更稳固。此外,踏板结构堆叠放置时,相邻两个踏板结构的第一加强板远离踏板主体的一端与第二加强板远离踏板主体的一端接触配合,以更好地承受踏板主体的重量,实现相邻两个踏板结构之间的牢固定位。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踏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所示的踏板结构堆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自动人行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号说明:10、踏板结构;11、踏板主体;111、第一轴座;112、第二轴座;113、第一基座;114、第二基座;12、第一加强板;121、第一限位部;1211、限位柱;1212、限位槽;122、第一限位段;123、第一连接段;124、第二连接段;13、第二加强板;131、第二限位部;1311、限位凸块;14、第三加强板;15、第四加强板;20、检测装置;30、桁架;31、横梁;40、安装支架;50、安装件;51、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6]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踏板结构10,包括踏板主体11、第一加强板12及第二加强板13。第一加强板12与第二加强板13均设于踏板主体11的背面,并沿踏板主体1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一加强板12远离踏板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踏板主体;第一加强板及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加强板均设于所述踏板主体的背面,并沿所述踏板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加强板远离所述踏板主体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加强板远离所述踏板主体的一端设有第二限位部;其中,当将相邻两个所述踏板结构堆叠时,其中一个所述踏板结构的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远离所述踏板主体的一端分别对应与另外一个所述踏板结构的所述第二加强板和所述第一加强板远离所述踏板主体的一端接触配合,且其中一个所述踏板结构的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分别对应与另外一个所述踏板结构的所述第二限位部和所述第一限位部限位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远离所述踏板主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加强板远离所述踏板主体的一端齐平;所述限位柱远离所述踏板主体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凸设于所述第二加强板远离所述踏板主体的一端,所述限位凸块的高度与所述限位槽的深度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部沿所述踏板主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于所述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二限位部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部沿所述踏板主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于所述第二加强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加强板均包括第一限位段、第一连接段及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段的两侧;所述第一限位部设于所述第一加强板的所述第一限位段,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强钟立泰何星泉杜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电梯广州自动扶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