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突变型DNA聚合酶、编码基因、重组表达载体、重组菌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分子生物学
,具体涉及一种突变型DNA聚合酶、编码基因、重组表达载体、重组菌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不仅可用于基因分离、克隆、核酸序列分析等基础研究,还可用于疾病的诊断、测序等。PCR的基本原理是根据DNA双螺旋模型所建立的体细胞复制的机制以及双链DNA在体外复制的特点设计的,类似于DNA的天然复制过程,其特异性依赖于与靶序列两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一般情况下,PCR由变性
‑
退火
‑
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
①
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热或用变性剂处理一段时间后,双链DNA解离成单链,以便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
②
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变性成为单链后,降低温度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形成DNA模板
‑
引物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突变型DNA聚合酶,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型DNA聚合酶在聚合酶结构域中至少包含以下基序:基序I:E
‑
X
11
‑
E
‑
V
‑
F
‑
R
‑
L
‑
A
‑
G
‑
H
‑
P
‑
F
‑
N
‑
L
‑
N
‑
S
‑
R
‑
D
‑
Q
‑
L
‑
E
‑
R
‑
V
‑
L
‑
F
‑
D
‑
E
‑
L
‑
R
‑
L
‑
P
‑
A
‑
X
12
‑
G
‑
K
‑
T
‑
X
13
‑
K,其中,X
11
是谷氨酸或脂肪族类氨基酸,X
12
是亮氨酸或碱性氨基酸,X
13
是谷氨酰胺或碱性氨基酸;基序II:L
‑
S
‑
S
‑
S
‑
X
21
‑
P
‑
N
‑
L
‑
X
22
‑
X
23
‑
I
‑
P
‑
I
‑
R
‑
T,其中,X
21
是天冬氨酸或碱性氨基酸,X
22
是谷氨酰胺或碱性氨基酸,X
23
是天冬酰胺或脂肪族类氨基酸;基序III:S
‑
Q
‑
X
31
‑
L
‑
A
‑
I
‑
P
‑
Y
‑
X
32
‑
E
‑
A
‑
V
‑
A
‑
F
‑
X
33
‑
E
‑
R
‑
Y
‑
F
‑
Q,其中,X
31
是谷氨酸或芳香族类氨基酸,X
32
是谷氨酸或碱性氨基酸,X
33
是异亮氨酸或含硫类氨基酸;所述基序I、基序II、基序III的至少两个基序中,分别存在至少一个氨基酸突变;所述DNA聚合酶为Z05 DNA聚合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变型DNA聚合酶,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族类氨基酸选自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碱性氨基酸选自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芳香族类氨基酸选自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含硫类氨基酸选自半胱氨酸、蛋氨酸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脂肪族类氨基酸选自甘氨酸或亮氨酸;所述碱性氨基酸选自精氨酸或赖氨酸;所述芳香族类氨基酸为酪氨酸;所述含硫类氨基酸为蛋氨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突变型DNA聚合酶,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型DNA聚合酶的基序I中,X
11
是谷氨酸或亮氨酸,X
12
是亮氨酸或精氨酸,X
13
是谷氨酰胺或精氨酸;基序II中,X
21
是天冬氨酸或赖氨酸,X
22
是谷氨酰胺或赖氨酸,X
23
是天冬酰胺或甘氨酸;基序III中,X
31
是谷氨酸或酪氨酸,X
32
是谷氨酸或精氨酸,X
33
是异亮氨酸或蛋氨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变型DNA聚合酶,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型DNA聚合酶在聚合酶结构域中至少包含以下基序:基序I:E
‑
E
‑
E
‑
V
‑
F
‑
R
‑
L
‑
A
‑
G
‑
H
‑
P
‑
F
‑
N
‑
L
‑
N
‑
S
‑
R
‑
D
‑
Q
‑
L
‑
E
‑
R
‑
V
‑
L
‑
F
‑
D
‑
E
‑
L
‑
R
‑
L
‑
P
‑
A
‑
X
12
‑
G
‑
K
‑
T
‑
X
13
‑
K,其中,X
12
是亮氨酸(L)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双颜,魏喜换,康富帅,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思昆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