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微型车底盘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1298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微型车底盘平台,包括底盘,临近底盘两端垂直固接的龙门框架,底盘包括沿车身长度方向设置的方型框架、对称固设于方型框架两侧中部的辅助框架,所述辅助框架靠近方型框架一侧与方型框架配合设置座椅骨架。所述龙门框架包括横向设置的龙门横梁、临近龙门横梁两端设置的立柱,临近龙门横梁两端的上侧设置的用于稳定固定龙门横梁的U型件,所述立柱上端外侧的设置有减震塔,所述减震塔上端与龙门横梁固接,下端面固设减震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底盘通过方型框架与辅助框架配合,减缓碰撞伤害,有效保护乘员安全;立柱、龙门骨架、U型件配合,分解集中力量,底盘载荷更加均匀,提高车体的稳定性。提高车体的稳定性。提高车体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微型车底盘平台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底盘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微型车底盘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当前,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力发展,各汽车生产商均加大了新能源电动车的研究步伐,特别是纯电动汽车,已广泛被消费者开始认可,由于燃油车和电动汽车所需性能、布置、结构不一致,例如油箱空间不能简单的替换电池,所以传统结构已经不再适合微型电动车;当前底盘平台设计较为复杂,使用大量结构复杂的冲压件或机加件,设计困难,周期长,加工复杂,费用高昂;当前底盘平台使用零件种类多,且互换的零件较少;当前底盘平台的多数由钢制材料加工而成,重量高,影响整车质量,难以实现轻量化的需求;当前减震塔结构复杂,加工复杂且焊接难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新型微型车底盘平台,以解决燃油车上制件结构不符合微型新能源车的需要,底盘与减震塔结构较复杂,不方便加工和制造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新型微型车底盘平台,包括底盘,临近底盘两端垂直固接的龙门框架,底盘包括沿车身长度方向设置的方型框架、对称固设于方型框架两侧中部的辅助框架,所述辅助框架靠近方型框架一侧与方型框架配合设置座椅骨架。所述龙门框架包括横向设置的龙门横梁、临近龙门横梁两端设置的立柱,临近龙门横梁两端的上侧设置的用于稳定固定龙门横梁的U型件,所述立柱上端外侧的设置有减震塔,所述减震塔上端与龙门横梁固接,下端面固设减震器。
[0006]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塔向底盘内侧下方倾斜,包括减震塔上片和减震塔下片,所述减震塔上片和减震塔下片均对应立柱设置避让方槽;
[0007]所述龙门横梁临近两端的下侧对应减震塔上表面设置倾斜面。
[0008]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塔下片在远离方槽的其他侧边均向外延伸长条板,多个所述长条板均向上翻折,所述减震塔上片对应减震塔下片设置,多个所述长条板上侧平齐并与减震塔上片下表面固接;
[0009]所述减震塔下片中临近方槽的两侧的片一向立柱方向延伸一定的长度,延伸到临近立柱远离减震塔一侧;
[0010]所述减震塔下片对应减震器上端设置大圆孔,对应减震器固定螺栓设置用于螺栓通过的小圆孔,所述减震塔上片对应圆孔设置用于安装减震器螺栓的安装孔。
[0011]进一步的,所述U型件开口朝向龙门横梁,所述U型件两侧立壁对应龙门横梁的宽度开设U型槽,所述龙门横梁对应U型件的宽度开设避让槽,所述U型槽与避让槽对应卡接固定,所述U型件上表面与仪表台固接,所述U型件上表面与龙门横梁的上表面平齐。
[0012]进一步的,所述方型框架与辅助框架均由铝合金矩形管组成,所述方型框架沿车
辆行驶方向对称设置的一对主纵梁,一对主纵梁之间从底盘前端到后端依次垂直固设有前横梁、座椅主横梁、后横梁,所述辅助框架对应主纵梁中部设置,并固接于主纵梁的外侧,所述辅助框架内垂直于主纵梁垂直固设侧面座椅短横梁,所述座椅骨为方型立体框架,所述座椅骨下端面临近横向两端的位置分别固接于座椅主横梁和侧面座椅短横梁上。
[0013]进一步的,一对主纵梁还垂直固接有电池横梁,所述后横梁平行设置有两个,所述电池横梁包括横向设置于座椅主横梁和后横梁之间电池横梁一和平行设置于一对后横梁之间的电池横梁二,底盘上的电池安装位固设于电池横梁一与电池横梁二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前横梁包括前横梁一、前横梁二、前横梁三,所述前横梁一垂直设置于主纵梁前端位置,所述前横梁二与前横梁三平行设置于前横梁一后侧,所述前横梁二与前横梁三之间垂直设置多个助力转向纵梁,前横梁二、前横梁三、助力转向纵梁三者配合固接助力转向。
[0015]进一步的,所述立柱包括竖向柱和固接于竖向柱上侧倾斜柱,所述倾斜柱向底盘内侧倾斜,所述倾斜柱上端固设于龙门横梁临近两端的下表面;
[0016]所述竖向柱下端设置于主纵梁上侧,并对应前横梁二与前横梁三之间的位置,所述竖向柱临近下端的外侧面固设围板,所述围板呈等腰梯型,所述围板下侧向底盘内侧方向翻折形成法兰板,所述法兰板对应主纵梁设置螺钉过孔;所述围板中部对应竖向柱设置螺钉过孔,所述围板对称设置让空位用于避让助力转向。
[0017]进一步的,所述围板两侧向远离底盘的外侧翻折形成加强板一,围板上侧向远离底盘外侧翻折形成加强板二,所述围板上侧翻转后的加强板二两端向两侧延伸并向下翻转与加强板一的外侧面贴合固接。
[001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微型车底盘平台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所述的底盘通过方型框架与辅助框架配合,前后左右设置多根型材,减缓碰撞伤害,有效保护乘员安全;立柱、龙门骨架、U型件配合,分解集中力量,底盘载荷更加均匀,提高车体的稳定性。
[0020](2)本技术所述的底盘不采用传统的冲压模具加工工艺,采用铝合金矩形管焊接,加工方便,结构简单,焊接路径简单,成本低,可以显著降低质量,以满足轻量化的要求;此外,优化前后龙门骨架,使前后龙门骨架能够互换。
[0021](3)本技术所述的减震塔不再采用传统的铸造加工成型,优化减震塔结构,保证强度的同时,便于加工和焊接。
附图说明
[0022]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新型微型车底盘平台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底盘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减震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减震塔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围板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
方型框架;11

主纵梁;12

前横梁;121

前横梁一;122

前横梁二;123

前横梁三;124

助力转向纵梁;125

助力转向;13

座椅主横梁;14

后横梁;15

电池横梁;151

电池横梁一;152

电池横梁二;2

辅助框架;21

侧面座椅短横梁;3

座椅骨架;4

龙门横梁;41

避让槽;5

立柱;51

竖向柱;52

倾斜柱;53

围板;531

法兰板;532

让空位;533

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微型车底盘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临近底盘两端垂直固接的龙门框架,底盘包括沿车身长度方向设置的方型框架(1)、对称固设于方型框架(1)两侧中部的辅助框架(2),所述辅助框架(2)靠近方型框架(1)一侧与方型框架(1)配合设置座椅骨架(3);所述龙门框架包括横向设置的龙门横梁(4)、临近龙门横梁(4)两端设置的立柱(5),临近龙门横梁(4)两端的上侧设置的用于稳定固定龙门横梁的U型件(8),所述立柱(5)上端外侧的设置有减震塔(6),所述减震塔(6)上端与龙门横梁(4)固接,下端面固设减震器(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微型车底盘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塔(6)向底盘内侧下方倾斜,包括减震塔上片(61)和减震塔下片(62),所述减震塔上片(61)和减震塔下片(62)均对应立柱(5)设置避让方槽(63);所述龙门横梁(4)临近两端的下侧对应减震塔(6)上表面设置倾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微型车底盘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塔下片(62)在远离方槽(63)的其他侧边均向外延伸长条板(621),多个所述长条板(621)均向上翻折,所述减震塔上片(61)对应减震塔下片(62)设置,多个所述长条板(621)上侧平齐并与减震塔上片(61)下表面固接;所述减震塔下片(62)中临近方槽(63)的两侧的片一(625)向立柱方向延伸一定的长度,延伸到临近立柱(5)远离减震塔(6)一侧;所述减震塔下片(62)对应减震器(7)上端设置大圆孔(624),对应减震器(7)固定螺栓设置用于螺栓通过的小圆孔(622),所述减震塔上片(61)对应圆孔(622)设置用于安装减震器螺栓的安装孔(62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微型车底盘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件(8)开口朝向龙门横梁(4),所述U型件(8)两侧立壁对应龙门横梁(4)的宽度开设U型槽(81),所述龙门横梁(4)对应U型件(8)的宽度开设避让槽(41),所述U型槽(81)与避让槽(41)对应卡接固定,所述U型件(8)上表面与仪表台固接,所述U型件(8)上表面与龙门横梁(4)的上表面平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微型车底盘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型框架与辅助框架均由铝合金矩形管组成,所述方型框架(1)沿车辆行驶方向对称设置的一对主纵梁(11),一对主纵梁(11)之间从底盘前端到后端依次垂直固设有前横梁(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文飞宋天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卓迅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