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碳硫分析仪分析室的恒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1276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红外碳硫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碳硫分析仪分析室的恒温装置,包括箱体、温度传感器、主控板、固态继电器、加热片、电风扇、屏蔽罩、开关和电源;温度传感器、主控板、固态继电器、加热片、电风扇和屏蔽罩均设于箱体内;开关和电源设于箱体外;箱体的外壁为双层结构,夹层中设有保温棉;分析室安装于箱体内;加热片设于箱体内远离分析室热释电传感器的一侧,电风扇位于加热片远离热释电传感器的一侧;屏蔽罩围设于热释电传感器的外部;主控板包括依次连接的温度采集模块、控制器和加热控制模块;加热控制模块通过固态继电器连接于加热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分析室处于稳定且均匀的温度环境中,提高分析数据的准确度。提高分析数据的准确度。提高分析数据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红外碳硫分析仪分析室的恒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红外碳硫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碳硫分析仪分析室的恒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分析过程中存在很多干扰源,这些干扰源对检测精度影响的轻重程度各有不同;其中,在红外分析室中,温度的稳定性对气体的吸收影响较大;温度变化会造成红外光源的发射光强波动以及热释电传感器的输出差异,从而影响测试结果的稳定性;
[0003]现有技术中,为提高红外分析的稳定度,将红外分析室即红外池放置在一个保温箱体内;但是保温箱只是放缓温度的变化,仅仅依靠保温箱体并不能使红外分析室的温度长期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从而导致分析仪检测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红外碳硫分析仪分析室的恒温装置,使分析室处于稳定且均匀的温度环境中,提高分析数据的准确度。
[000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红外碳硫分析仪分析室的恒温装置,包括箱体、温度传感器、主控板、固态继电器、加热片、电风扇、屏蔽罩、开关和电源;温度传感器、主控板、固态继电器、加热片、电风扇和屏蔽罩均设于箱体内;开关和电源设于箱体外;
[0006]箱体的外壁为双层结构,夹层中设有保温棉;分析室安装于箱体内;加热片设于箱体内远离分析室热释电传感器的一侧,电风扇位于加热片远离热释电传感器的一侧;屏蔽罩围设于热释电传感器的外部;
[0007]主控板包括温度采集模块、控制器和加热控制模块;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箱体内的温度;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温度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输出端连接于控制器输入端,控制器输出端连接于加热控制模块输入端,加热控制模块输出端连接于固态继电器的控制端,固态继电器连接于加热片用于打开或关闭加热片;电源通过开关连接于电风扇和主控板的电源端。
[0008]按以上方案,分析室通过安装柱安装于箱体,分析室位于箱体中间。
[0009]按以上方案,加热片和电风扇均为两个,分别设于箱体的上部和下部。
[0010]按以上方案,屏蔽罩为喇叭状,屏蔽罩的开口背对加热片;热释电传感器位于屏蔽罩的底部;温度传感器正对热释电传感器。
[0011]按以上方案,温度传感器采用的是ADS90电流型温度传感器。
[0012]按以上方案,温度采集模块包括过滤电路和A/D转换器;过滤电路包括无极性电容C1、无极性电容C2、电解电容C3和接地电阻R1,温度传感器的电源端与电源连接,温度传感器的电源端还连接无极性电容C1后接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接地电阻R1后接地,无
极性电容C2和电解电容C3均与接地电阻R1并联;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于A/D转换器输入端;A/D转换器采用的是ADS1110转换芯片。
[0013]按以上方案,加热控制模块包括分压电阻R2、分压电阻R3和三极管Q1,分压电阻R2一端连接于电源获取工作电压,另一端连接分压电阻R3后接地,分压电阻R2和分压电阻R3的中间节点连接于控制器信号输出端,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于分压电阻R2和分压电阻R3的中间节点,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于固态继电器负电源端,三极管Q1发射极接地;固态继电器正电源端连接于电源;固态继电器信号输出端用于连接加热片。
[0014]按以上方案,控制器采用的是AT89C52单片机。
[0015]按以上方案,恒温装置还包括连接于控制器用于显示箱体内温度的液晶显示屏。
[0016]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一、本技术在分析室外部设置箱体,箱体的外壁为双层结构,夹层中设有保温棉;保温棉的导热率低,绝热性能好,降低外界环境变化对分析室检测精度的影响;本技术通过加热片对箱体内进行加热,电风扇对加热片进行吹扫保证箱体内温度的均匀性,提高箱体内温度的稳定性;
[0018]二、本技术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箱体内温度后,经过温度采集模块传输至控制器,温度采集模块连接于温度传感器和主控器,用于进行滤波及接地保护;主控器通过固态继电器控制加热片是否加热,使箱体内温度稳定;本技术通过恒温控制装置避免温度变化对红外分析造成影响,提高红外分析数据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电路结构示意框图;
[0021]图3为本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和温度采集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0022]图4为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加热控制模块、固态继电器和液晶显示屏的电路原理图。
[0023]附图标记:1、温度传感器;2、主控板;201、温度采集模块;202、控制器;203、加热控制模块;3、固态继电器;4、加热片;5、开关;6、电源;7、电风扇;8、屏蔽罩;9、安装柱;10、箱体;11、分析室;1101、热释电传感器;12、液晶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请参考图1至图4,红外碳硫分析仪分析室11的恒温装置,其包括:箱体10、温度传感器1、主控板2、固态继电器3、加热片4、电风扇7、屏蔽罩8、开关5和电源6;温度传感器1、主控板2、固态继电器3、加热片4、电风扇7和屏蔽罩8均设于箱体10内;开关5和电源6设于箱体10外;
[0026]箱体10的外壁为双层结构,夹层中设有保温棉,分析室11安装于箱体10内;保温棉的导热率低,绝热性能好,降低外界环境变化对分析室11检测精度的影响;分析室11通过安装柱9安装于箱体10,分析室11位于箱体10中间,箱体10中部的温度均匀性较高。
[0027]本实施例中,规定图1中箭头F方向为左侧。
[0028]加热片4箱体10内远离分析室11热释电传感器1101的一侧即设于箱体10内的右侧,电风扇7设于加热片4的右侧,拉开加热片4和热释电传感器1101之间的距离,避免加热片4对热释电传感器1101的直接辐射,降低对热释电传感器1101性能的影响。加热片4和电风扇7均为两个,加热片4和电风扇7构成两组,分别设于箱体10的上部和下部,加热器产生的热量通过电风扇7吹向整个箱体10,电风扇7使箱体10内气体流动,从而使保温室中的温度均匀分布。
[0029]屏蔽罩8围设于热释电传感器1101的外部;屏蔽罩8为喇叭状,屏蔽罩8的开口背对加热片4;热释电传感器1101位于屏蔽罩8的底部;屏蔽罩8打乱了热风的流向,避免热风对热释电传感器1101定向直接吹扫,有利于抑制热噪声,屏蔽罩8采用金属屏蔽罩8进行电磁屏蔽。温度传感器1设于箱体10的左侧壁且正对热释电传感器1101,温度传感器1位于屏蔽罩8的屏蔽范围内,避免温度传感器1被风扇直吹导致温度检测精度降低的情况。
[0030]结合图2至图4,主控板2包括温度采集模块201、控制器202和加热控制模块203;温度传感器1用于采集箱体10内的温度;温度传感器1的输出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红外碳硫分析仪分析室的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温度传感器、主控板、固态继电器、加热片、电风扇、屏蔽罩、开关和电源;温度传感器、主控板、固态继电器、加热片、电风扇和屏蔽罩均设于箱体内;开关和电源设于箱体外;箱体的外壁为双层结构,夹层中设有保温棉;分析室安装于箱体内;加热片设于箱体内远离分析室热释电传感器的一侧,电风扇位于加热片远离热释电传感器的一侧;屏蔽罩围设于热释电传感器的外部;主控板包括温度采集模块、控制器和加热控制模块;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箱体内的温度;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温度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输出端连接于控制器输入端,控制器输出端连接于加热控制模块输入端,加热控制模块输出端连接于固态继电器的控制端,固态继电器连接于加热片用于打开或关闭加热片;电源通过开关连接于电风扇和主控板的电源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碳硫分析仪分析室的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分析室通过安装柱安装于箱体,分析室位于箱体中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碳硫分析仪分析室的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片和电风扇均为两个,分别设于箱体的上部和下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碳硫分析仪分析室的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屏蔽罩为喇叭状,屏蔽罩的开口背对加热片;热释电传感器位于屏蔽罩的底部;温度传感器正对热释电传感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碳硫分析仪分析室的恒温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月华邢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奥科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