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检测模块和荧光分析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1120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5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学检测模块和荧光分析仪,涉及荧光检测领域,包括同轴设置的光源和第一调制组件以形成激发光路,还包括同轴设置检测元件和第二调制组件形成检测光路;光源出射第一光束,第一光束经第一调制组件调制后入射样本台的承载面上的样品,样品经第一光束照射后会受激出射的第二光束,第二光束经第二调制组件调制后入射检测元件,根据检测元件中入射的第二光束对样品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激发光路与检测光路具有夹角,且检测光路与样本台的承载面垂直,以此减少第一光束的反射光进入检测元件中造成的干扰,检测光路与样本台承载面的垂直设置也有利于检测元件对第二光束的捕捉。的捕捉。的捕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检测模块和荧光分析仪


[0001]本申请涉及荧光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学检测模块和荧光分析仪。

技术介绍

[0002]荧光分析法是一种对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测试方法,物质被紫外光照射后处于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分子是不稳定的,通常以辐射跃迁和无辐射跃迁等方式释放多余的能量而返回至基态,发射荧光是其中的一条途径。荧光的强度与物质数量之间存在正比关系,可通过测定荧光的光谱和荧光强度对物质进行分析。
[0003]现有的荧光分析仪多采用共聚焦光路,共聚焦光路包含激发光路和荧光检测光路,光源发出的激发光经由激发光路对样品进行照射后,样品受激产生荧光的同时也会产生反射光,激发光的反射光与荧光共同处于荧光检测光路上,即使采用高截止数的检测滤光片仍然无法完全截止激发光的反射光,其会对进入检测元件的荧光信号造成较强的干扰,大大降低荧光信号的信噪比。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光学检测模块和荧光分析仪,通过在激发光路与检测光路之间设置夹角且检测光路垂直于样本台的承载面,减少激发光的反射光造成的干扰,提升荧光信号的信噪比。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光学检测模块,包括同轴设置以形成激发光路的光源和第一调制组件以及同轴设置以形成检测光路的检测元件和第二调制组件,光源出射第一光束经第一调制组件调制后入射样本台承载面上的样品,以使样品受激出射的第二光束经第二调制组件调制后入射检测元件,激发光路与检测光路具有夹角且检测光路与样本台的承载面垂直。
[0007]可选的,第一调制组件包括与光源同轴且位于光源出光侧的第一有色玻璃。
[0008]可选的,第一调制组件还包括与光源同轴且位于第一有色玻璃出光侧的第一汇聚透镜。
[0009]可选的,第一汇聚透镜的焦点位于样品上。
[0010]可选的,第二调制组件包括与检测元件同轴且位于检测元件入光侧的第二有色玻璃和短通滤光片,短通滤光片位于第二有色玻璃的出光侧。
[0011]可选的,第二调制组件还包括与检测元件同轴且位于第二有色玻璃入光侧的准直透镜。
[0012]可选的,第二调制组件还包括与检测元件同轴且位于短通滤光片出光侧的第二汇聚透镜。
[0013]可选的,夹角为20
°
~70
°

[0014]可选的,光源为紫外LED光源。
[0015]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荧光分析仪,包括样本台以及上述任一项的光学检测模块。
[0016]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7]一种光学检测模块,包括同轴设置的光源和第一调制组件以形成激发光路,还包括同轴设置的检测元件和第二调制组件形成检测光路;光源出射第一光束,第一光束经第一调制组件调制后入射样本台承载面上的样品,样品经第一光束照射后会受激出射第二光束,第二光束经第二调制组件调制后入射检测元件,根据检测元件中检测的第二光束可以对样品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激发光路与检测光路具有夹角,且检测光路与样本台的承载面垂直,激发光路与检测光路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光束与第一光束之间的夹角,同时也是第二光束与第一光束的反射光之间的夹角,第二光束与第一光束的反射光分离,以此减少第一光束的反射光进入检测元件中造成干扰,检测光路与样本台的承载面垂直设置也有利于检测元件对第二光束的捕捉。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检测模块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0]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检测模块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1]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检测模块结构示意图之三。
[0022]图标:10

光源;110

第一光束;20

第一调制组件;210

第一有色玻璃;220

第一汇聚透镜;30

样本台;40

第二调制组件;410

准直透镜;420

第二有色玻璃;430

短通滤光片;440

第二汇聚透镜;50

检测元件;60

第二光束。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4]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6]对样品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时需要使用荧光分析仪,现有的荧光分析仪多采用共聚焦光路,共聚焦光路包含激发光路和荧光检测光路,光源发出的激发光经由激发光路对样品进行照射后,样品受激产生荧光的同时也会产生反射光,激发光的反射光与荧光共同
处于荧光检测光路上,会伴随用于检测的荧光进入检测元件内,即使采用高截止数的检测滤光片仍然无法完全截止,其会对荧光信号造成较强的干扰,大大降低荧光信号的信噪比。
[0027]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光学检测模块,如图1所示,包括同轴设置的光源10和第一调制组件20以形成激发光路;样品进行荧光分析时,由于大多数样品本身并不发射荧光或荧光很弱,这时就需要把不发光的样品转化成能够发生荧光的样品,常见的方法是使用荧光染料进行处理,待样品处理完成后,将样品放置在样本台30的承载面上进行检测。带有荧光染料的样品进行检测时还需激发光照射才会发射出荧光,光源10发出的第一光束110为样品提供光照条件。如图1所示,第一光束110从光源10出发,为了提升第一光束110对样品进行照射时的光照效果可以设置调制组件对第一光束110进行调制,例如在光源10与样本台30之间设置第一调制组件20,第一调制组件20与光源10同轴;第一调制组件20对第一光束110进行调制,调制后的第一光束110照射在样品上,样品上的荧光染料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以形成激发光路的光源和第一调制组件以及同轴设置以形成检测光路的检测元件和第二调制组件,所述光源出射第一光束经所述第一调制组件调制后入射样本台承载面上的样品,以使所述样品受激出射的第二光束经所述第二调制组件调制后入射所述检测元件,所述激发光路与所述检测光路具有夹角且所述检测光路与所述样本台的承载面垂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制组件包括与所述光源同轴且位于所述光源出光侧的第一有色玻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制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光源同轴且位于所述第一有色玻璃出光侧的第一汇聚透镜。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聚透镜的焦点位于所述样品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检测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巧孙尧同炳桓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佰奥莱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