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式内镜消毒转运器械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1085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式内镜消毒转运器械盒,旨在解决现在采用手工清洗软式内镜或采用清洗机消毒后在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污染的不足。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盖体和盒身,盒身内设有内外连通管,内外连通管沿轴向方向伸出盒身的侧壁,内外连通管在盒身内部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内镜的柔性管,内外连通管均为单向流向管,内外连通管包括测漏进流管和测漏连接管、进气管和出气管。在软式内镜外设置了器械盒,并通过器械盒上的内外连通管实现与消毒机的连接,避免转运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避免转运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避免转运过程中产生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式内镜消毒转运器械盒


[0001]本技术涉及设备容器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软式内镜消毒转运器械盒。

技术介绍

[0002]内镜作为一种医疗检查设备,使用十分广泛,通过内镜检查,能对疾病更加精准地诊断。软式内镜是重复性使用的,因此使用完成后必须进行清洗、消毒灭菌,传统的消毒方式大多是人工手动进行的,工作效率低,消毒不够彻底。为了保证消毒效果,现在很多时候是采用专用的消毒设备对内镜进行消毒,可以做到统一的标准化,减少因内镜携带的细菌突破人体的无菌环境而造成术后感染。但是在内镜转运的过程中没有专业的无菌容器,容易出现细菌污染,鉴于此,本申请旨在实现一种支持灭菌消毒、转运使用一体的软式内镜器械盒。使软式内镜从消毒到使用的整个过程均处于无菌环境,彻底避免了内镜被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克服了现在采用手工清洗软式内镜或采用清洗机消毒后在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污染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软式内镜消毒转运器械盒,它能为软式内镜提供外壳容器,在消毒到使用两个环节中弥补中间的转运环节,大大降低了内镜在干净/污染路径上移动时发生交叉污染的风险。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软式内镜消毒转运器械盒,包括盖体和盒身,盒身内设有内外连通管,内外连通管沿轴向方向伸出盒身的侧壁,内外连通管在盒身内部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内镜的柔性管,内外连通管均为单向流向管,
[0006]内外连通管包括测漏进流管和测漏连接管、进气管和出气管。
[0007]将使用后的软式内镜放置在盒身中,并将盒身上的内外连通管与软式内镜相接,然后盖上盒身,使器械盒处于封闭状态。测漏进流管、测漏连接管与消毒机的测漏管相接,完成测漏管路的连接后,保持压力,若压力在测漏压力范围内时,测漏合格,若压力降低超出测漏压力范围则视作漏气。取出软式内镜进行维护或报废。完成测漏检测后,通过进气管和出气管进行预热、杀菌消毒和排残、干燥。然后将消毒机和器械盒分离,进入转运阶段或存储阶段。使用时打开器械盒再将软式内镜与内外连通管分离就可以达成无菌转运效果。
[0008]作为优选,盒盖贴合盒身的贴合边上设有密封条。盒盖与盒身通过密封条达到了较高的密封性能,避免外部的细菌侵入,造成污染。
[0009]作为优选,内外连通管在盒身外的部分还包括有节流阀和单向阀;测漏进流管、进气管、出气管均连接有单向阀;测漏进流管、进气管均连接有节流阀。内外连通管通过单向阀实现单向流动,通过节流阀实现稳定的气体或液体流速。
[0010]作为优选,盒身的底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密布若干开孔。隔板悬空,软式内镜
放置在隔板上,开孔用于通风,避免软式内镜的底部成为消毒死角。
[0011]作为优选,盒身上设有呼吸口。呼吸口为特卫强呼吸口,用于泄压以方便打开器械盒,同时特卫强呼吸口也可以与外界隔离。
[0012]作为优选,内外连通管还包括有注水口、抽吸口和预留接口。注水口、抽吸口和预留接口分别连接在软式内镜的对应接口形成相应管路。
[0013]作为优选,盒身和盖体经锁扣连接。锁扣具有连接可靠,打开方便的优点。
[0014]作为优选,盒身上设有用于记录内镜放入和取出时间的追溯码。追溯码的设置便于掌控内镜的使用情况。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软式内镜外设置了器械盒,并通过器械盒上的内外连通管实现与消毒机的连接,避免转运过程中产生的污染;(2)内外连通管具有单向阀,在脱离消毒机的正压后也可以保持器械盒内外的分隔,避免外部带来的污染。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连接示意图;
[0018]图中:
[0019]盖体1、盒身2、内外连通管3、柔性管4、测漏进流管5、测漏连接管6、进气管7、出气管8、密封条9、节流阀10、单向阀11、隔板12、开孔13、呼吸口14、注水口15、抽吸口16、预留接口17、锁扣18、软式内镜19、追溯码20。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公开作进一步说明。
[0021]实施例:
[0022]一种软式内镜消毒转运器械盒,如图1、2所示,包括盖体1和盒身2,盒身2内设有内外连通管3,内外连通管3沿轴向方向伸出盒身2的侧壁,内外连通管3在盒身2内部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内镜的柔性管4,内外连通管3均为单向流向管,内外连通管3在盒身2外的部分还包括有节流阀10和单向阀11;测漏进流管、进气管、出气管均连接有单向阀;测漏进流管、进气管均连接有节流阀。内外连通管3通过单向阀11实现单向流动,通过节流阀10实现稳定的气体或液体流速。盒身上设有用于记录内镜放入和取出时间的追溯码20。
[0023]内外连通管3包括测漏进流管5和测漏连接管6、进气管7和出气管8。内外连通管3还包括有注水口15、抽吸口16和预留接口17。注水口15、抽吸口16和预留接口17分别连接在软式内镜的对应接口形成相应管路。节流阀为单向节流阀,注水口、抽吸口、预留接口上均安装有节流阀。进气管、注水口、抽吸口和预留接口并联在进气总管上,进气总管上安装单向阀。
[0024]将使用后的软式内镜放置在盒身2中,并将盒身2上的内外连通管3与软式内镜相接,然后盖上盒身2,使器械盒处于封闭状态。测漏进流管5、测漏连接管6与消毒机的测漏管相接,完成测漏管路的连接后,保持压力,若压力在测漏压力范围内时,测漏合格,若压力降低超出测漏压力范围则视作漏气。取出软式内镜进行维护或报废。完成测漏检测后,通过进
气管7和出气管8进行预热、杀菌消毒和排残、干燥,由于进气管、注水口、抽吸口和预留接口并联在进气总管上,因此通过将进气总管与外设设备进行连接,完成预热、杀菌消毒和排残、干燥操作。然后将消毒机和器械盒分离,进入转运阶段或存储阶段。使用时打开器械盒再将软式内镜与内外连通管3分离就可以达成无菌转运效果。
[0025]盒盖贴合盒身2的贴合边上设有密封条9。盒盖与盒身2通过密封条9达到了较高的密封性能,避免外部的细菌侵入,造成污染。盒身2上设有呼吸口14。呼吸口14为特卫强呼吸口14,用于泄压以方便打开器械盒,同时特卫强呼吸口14也可以与外界隔离。盒身2和盖体1经锁扣18连接。锁扣18具有连接可靠,打开方便的优点。
[0026]盒身2的底部设有隔板12,所述隔板12上阵列布置有若干开孔13。隔板12悬空,软式内镜19放置在隔板12上,开孔13用于通风,避免软式内镜的底部成为消毒死角。
[0027]申请人对本申请进行了测试,得出结论,在过氧化氢浓度和维持时间足够的情况下,都可以达到对嗜热脂肪芽孢杆菌106杀灭效果。从而可以证明,将内镜放在器械盒内,对内镜内管路和器械盒内同时给通入高浓度过氧化氢气体实现内镜内外表面同时灭菌的原理是可行的,并能达到对嗜热脂肪芽孢杆菌106杀灭效果。从而避免了,内镜在不同患者身上使用后造成交叉污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式内镜消毒转运器械盒,其特征是,包括盖体和盒身,盒身内设有内外连通管,内外连通管沿轴向方向伸出盒身的侧壁,内外连通管在盒身内部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内镜的柔性管,内外连通管均为单向流向管;内外连通管包括测漏进流管和测漏连接管、进气管和出气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式内镜消毒转运器械盒,其特征是,盒盖贴合盒身的贴合边上设有密封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式内镜消毒转运器械盒,其特征是,内外连通管在盒身外的部分还包括有节流阀和单向阀;测漏进流管、进气管、出气管均连接有单向阀;测漏进流管、进气管均连接有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绍华蔡选茂赵振波夏信群叶大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泰林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