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自循环煎煮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1050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自循环煎煮锅,涉及中药煎煮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煎煮锅与药材直接接触,易糊锅的技术问题。该中药自循环煎煮锅,包括外锅,用于承装药液;内锅,放置在外锅内,待煎煮的中药饮片放置在内锅中;内锅底部具有与外锅内腔连通以供药液流通的过液结构;内锅底部与外锅内底之间具有供药液流通的空间;封口组件,设置在外锅顶部和内锅顶部之间,通过封口组件能使外锅和内锅之间的空腔成为密封空腔;泄压件,设置在封口组件上;内锅盖,盖设在内锅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煎煮时饮片在内锅里,不会直接与锅底接触,同时在煎煮过程中实现药与药液的充分对流,及减少蒸汽的排出提高了煎药效果。出提高了煎药效果。出提高了煎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自循环煎煮锅


[0001]本技术涉及中药煎煮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中药自循环煎煮锅。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中药智能化煎煮系统中,中药煎煮过程是通过使用机器人将煎煮锅放在电炉或电磁炉上加热的,煎煮锅为常压煎煮锅,中药放入煎煮锅内,在煎煮过程中中药的部分有效成分会随着蒸汽排出,煎煮过程中药与药液没有对流,导致煎煮不充分,存在能源浪费等问题,同时这种常压锅会使中药材直接与锅底接触,易出现糊锅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自循环煎煮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煎煮锅与药材直接接触,易糊锅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中药自循环煎煮锅,包括
[0006]外锅,用于承装药液;
[0007]内锅,放置在所述外锅内,待煎煮的中药饮片放置在所述内锅中;
[0008]所述内锅底部具有与所述外锅内腔连通以供药液流通的过液结构;
[0009]所述内锅底部与所述外锅内底之间具有供药液流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自循环煎煮锅,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锅,用于承装药液;内锅,放置在所述外锅内,待煎煮的中药饮片放置在所述内锅中;所述内锅底部具有与所述外锅内腔连通以供药液流通的过液结构;所述内锅底部与所述外锅内底之间具有供药液流通的空间;封口组件,设置在所述外锅顶部和所述内锅顶部之间,通过所述封口组件能使所述外锅和所述内锅之间的空腔成为密封空腔;泄压件,设置在所述封口组件上;内锅盖,盖设在所述内锅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自循环煎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组件包括外锅封口机构和内锅封口机构,所述外锅封口机构和所述内锅封口机构可拆卸式锁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自循环煎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锅封口机构包括固定环、顶环和外锅锁圈;所述固定环为圆环形结构,套设在所述外锅上部,且所述固定环外沿处沿圆周方向开有凹槽;所述顶环为圆环形结构,固定在所述外锅顶部,且所述顶环截面为L形结构,一延伸臂焊接在所述外锅顶沿上,另一延伸臂贴设在所述外锅外壁上;所述顶环拐角处垂直向外延伸形成凸沿;所述凸沿和所述固定环之间形成卡槽;所述外锅锁圈为套筒形结构,活动套设在所述卡槽上,且能相对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原白晏金陈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华原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