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杨梅栽培节水用滴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0293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杨梅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型杨梅栽培节水用滴灌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端设有粗滤部、精滤部和滴灌部,粗滤部的位置高于精滤部,且粗滤部和精滤部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粗滤部,其用于初步过滤原水中的粗颗粒;精滤部,其用于二次过滤原水,以去除细颗粒;滴灌部,其用于对二次过滤后的水进行滴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加入粗滤部、精滤部和滴灌部等,进入粗滤箱中的原水,经过滤板初步过滤去除粗颗粒后再从连接管进入精滤部二次过滤去除细颗粒,经过二次过滤后的水进入滴灌部中,对作物进行滴灌,经过两次过滤,有效去除了原水中的杂质,防止滴灌带中滴头的堵塞。防止滴灌带中滴头的堵塞。防止滴灌带中滴头的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型杨梅栽培节水用滴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杨梅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型杨梅栽培节水用滴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杨梅属于木兰纲、杨梅科、杨梅属常绿乔木,又称圣生梅、白蒂梅、树梅,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在中国华东和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区均有分布。杨梅在栽培时,需要对其进行灌溉。
[0003]公开号为CN21501226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高产小麦栽培用滴灌装置,它包括蓄水箱、抽水系统、第一滴灌管、第二滴灌管和封口器,第一滴灌管、第二滴灌管和封口器组成了滴灌带,蓄水箱前方固定连接有抽水系统,抽水系统是装置的动力系统,抽水系统前方固定连接有五根第一滴灌管,第一滴灌管为滴灌带的起始结构,每根第一滴灌管前方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滴灌管,所有第二滴灌管大小结构相同,第二滴灌管之间可以互相拆卸安装,从而改变滴灌带的长度,第二滴灌管前方固定连接有封口器,封口器与最远离第一滴灌管的一节第二滴灌管固定连接。
[0004]现有技术中的大部分滴灌装置缺少除杂机构,然而从外界抽入的水,往往含有较多的杂质,会导致滴灌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杨梅栽培节水用滴灌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设有粗滤部、精滤部和滴灌部,所述粗滤部的位置高于精滤部,且粗滤部和精滤部之间通过连接管(16)连通;所述粗滤部,其用于初步过滤原水中的粗颗粒;所述精滤部,其用于二次过滤原水,以去除细颗粒;所述滴灌部,其用于对二次过滤后的水进行滴灌;所述粗滤部包括粗滤箱(3),粗滤箱(3)的内壁固定有滤板(6),且粗滤箱(3)的内壁对应滤板(6)的上方位置转动连接有往复螺杆(7),往复螺杆(7)上传动连接有移动板(9),且往复螺杆(7)的一端伸出粗滤箱(3)并连接有电机(11),所述移动板(9)通过限位杆(8)与粗滤箱(3)内壁滑动连接,且移动板(9)的底端固定有清理刷(10);所述粗滤箱(3)的两端均设有落料组,用以排出粗颗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杨梅栽培节水用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组包括连通于粗滤箱(3)内壁对应滤板(6)顶端位置的落料通道(12),落料通道(12)的底端连通有落料管(13),落料管(13)的底端设有密封盖(15),且落料管(13)上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长青李四华张青松曾琦鹏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瑞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