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灌溉渠的泵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0270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灌溉渠的泵房结构,该泵房结构采用具有很强抗化学腐蚀能力的玻璃增强热固性塑料制成入水池预埋于地下,然后采用与其形成活动安装的移动式泵房结合形成活动泵房结构,为一种可移动的灌溉泵房结构,此可移动的灌溉泵房结构可安装在田间地头,入水池则可安装在机井、池塘、沟渠等上,从机井、池塘、沟渠取水,直接加压供给灌溉地块;另外,不锈钢泵房主体为预制泵房,在工厂提前组装测试生产完成后运到现场,现场只需要吊装、安装混流泵和管道、安装电控系统、调式等即可完成,整个安装过程非常短暂,大大节省时间成本,建造周期短,运用寿命长,量身定制,成套供给,占地面积小,安装维修简便。安装维修简便。安装维修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灌溉渠的泵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泵房结构的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灌溉渠的泵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应用于灌溉渠的泵站都是固定在水泥地面上或平地上进行建筑的混凝土泵站,基本是固定建筑物;泵站可以将水渠的水输送至农田进行灌溉。过去,农业是小农经济,生产规模比较小,效率比较低,成本却比较高。不能长期运行的缺点。且传统的混凝土泵站需要各供应商和土建方的相互配合,系统集成度低,占地面积大,传统泵房灌溉面积小,一旦水源缺少则起不到相应的作用。另外,传统泵站还存在以下缺点:1.传统泵站不能自动整理,后期维护本钱高。2. 传统混凝土泵站需求各供货商和土建方相互配合,体系集成度低,耗时耗力。3.地质条件差,泵站开挖深度有限,泵站臭气、杂质问题凸出且影响环境。4.传统的泵站需求建专门的控制室,自动化及人性化调控程度不高,需求专人值守,前期投入和后期管理费用都较高。5. 传统混凝土泵站为钢砼结构,泵站底板、池壁、顶板分步施工,浇注和维护需求2

3个月工期,现场施工生产出的产品精度差。6.传统泵站池底淤泥堆积,浮渣版结成块。8.混凝土为多孔材料,可与土壤中的气体和酸性物质发作反应,易腐蚀、走漏。9.因为地层不稳定发作裂缝,不防漏,传统的混凝土泵站水泵长期在恶劣工况下作业,磨损和故障率增加,缩短水泵寿命。10.平时设备处于闲置状态,设备利用率低,相对无经济优势。
[0003]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灌溉渠用泵房结构进行一定的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改进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灌溉渠的泵房结构,该水利工程灌溉渠的泵房结构采用具有很强抗化学腐蚀能力的玻璃增强热固性塑料制成入水池预埋于地下,然后采用与其形成活动安装的移动式泵房结合形成活动泵房结构,活动泵房结构从外面看类似一个小房子,有门有窗,为一种可移动的灌溉泵房结构,此可移动的灌溉泵房结构可安装在田间地头,入水池则可安装在机井、池塘、沟渠等上,从机井、池塘、沟渠取水,直接加压供给灌溉地块;另外,不锈钢泵房主体为预制泵房,在工厂提前组装测试生产完成后运到现场,现场只需要吊装、安装混流泵和管道、安装电控系统、调式等即可完成,整个安装过程非常短暂,大大节省时间成本,建造周期短,运用寿命长,量身定制,成套供给,占地面积小,安装维修简便,是传统泵站的理想替代品,能节约人力成本和运营管理费用。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利工程灌溉渠的泵房结构,包括不锈钢泵房主体、设于不锈钢泵房主体正面的不锈钢双开门、位于不锈钢双开门顶部的门眉、设于不锈钢泵房主体背面的铝合金平开窗、位于铝合金平开窗顶部的窗眉、设于不锈钢泵房主体侧面的预留水泵出水孔、与不锈钢泵房主体底部活动安装并设有入水口的入水池、不锈钢泵房主体与入水池之间设置的预留水泵进水口;预留水泵出水孔位于灌溉
渠的上方;所述的不锈钢泵房主体内安装有泵座,泵座上安装有电机及与电机连接安装的混流泵,混流泵设有穿过预留水泵进水口进入入水池内的混流泵进水管,混流泵还设有穿过预留水泵出水孔凸出至灌溉渠上方位置的混流泵出水管;所述的不锈钢泵房主体顶部上还设有吊梁,吊梁上设有吊环一和吊环二,吊环一和吊环二均通过钢丝缆与电机和混流泵连接,入水池采用玻璃增强热固性塑料制成。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混流泵进水管和混流泵出水管通过90度弯管连接安装并形成倒L型结构,电机安装于90度弯管上。
[0007]或者是,所述的混流泵进水管和混流泵出水管通过S型弯管连接安装,混流泵进水管和混流泵出水管形成90度设置,电机安装于混流泵进水管的顶端。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入水池的入水口上设有截污栏栅,截污栏栅一侧设有合页实现开合,另一侧设有门栓和插销实现锁定。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泵座为方框状结构,泵座上设有电机安装支架和混流泵安装支架,电机安装支架上设有电机安装孔,混流泵安装之间上设有活动安装槽和活动安装长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截污栏栅为方形结构。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截污栏栅底部还设有向下凸出的下部拦污栅。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灌溉渠两侧设有加高侧渠壁,灌溉渠的底部还设有预埋钢筋硂涵管。
[0013]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水利工程灌溉渠的泵房结构采用具有很强抗化学腐蚀能力的玻璃增强热固性塑料制成入水池预埋于地下,然后采用与其形成活动安装的移动式泵房结合形成活动泵房结构,活动泵房结构从外面看类似一个小房子,有门有窗,为一种可移动的灌溉泵房结构,此可移动的灌溉泵房结构可安装在田间地头,入水池则可安装在机井、池塘、沟渠等上,从机井、池塘、沟渠取水,直接加压供给灌溉地块;另外,不锈钢泵房主体为预制泵房,在工厂提前组装测试生产完成后运到现场,现场只需要吊装、安装混流泵和管道、安装电控系统、调式等即可完成,整个安装过程非常短暂,大大节省时间成本,建造周期短,运用寿命长,量身定制,成套供给,占地面积小,安装维修简便,是传统泵站的理想替代品,能节约人力成本和运营管理费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水利工程灌溉渠的泵房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水利工程灌溉渠的泵房结构另一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水利工程灌溉渠的泵房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不锈钢泵房主体的主视图;
[0018]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不锈钢泵房主体的后视图;
[0019]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不锈钢泵房主体的侧面图;
[0020]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入水池的剖面示意图;
[0021]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截污栏栅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泵座的示意图;
[0023]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水利工程灌溉渠的泵房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24]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截污栏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实施例1
[0026]本实施例1所描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灌溉渠的泵房结构,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包括不锈钢泵房主体1、设于不锈钢泵房主体正面的不锈钢双开门2、位于不锈钢双开门顶部的门眉3、设于不锈钢泵房主体背面的铝合金平开窗4、位于铝合金平开窗顶部的窗眉5、设于不锈钢泵房主体侧面的预留水泵出水孔6、与不锈钢泵房主体底部活动安装并设有入水口7的入水池8、不锈钢泵房主体与入水池之间设置的预留水泵进水口9;预留水泵出水孔位于灌溉渠33的上方;所述的不锈钢泵房主体内安装有泵座10,泵座上安装有电机11及与电机连接安装的混流泵12,混流泵设有穿过预留水泵进水口进入入水池内的混流泵进水管13,混流泵还设有穿过预留水泵出水孔凸出至灌溉渠上方位置的混流泵出水管14;所述的不锈钢泵房主体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灌溉渠的泵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不锈钢泵房主体、设于不锈钢泵房主体正面的不锈钢双开门、位于不锈钢双开门顶部的门眉、设于不锈钢泵房主体背面的铝合金平开窗、位于铝合金平开窗顶部的窗眉、设于不锈钢泵房主体侧面的预留水泵出水孔、与不锈钢泵房主体底部活动安装并设有入水口的入水池、不锈钢泵房主体与入水池之间设置的预留水泵进水口;预留水泵出水孔位于灌溉渠的上方;所述的不锈钢泵房主体内安装有泵座,泵座上安装有电机及与电机连接安装的混流泵,混流泵设有穿过预留水泵进水口进入入水池内的混流泵进水管,混流泵还设有穿过预留水泵出水孔凸出至灌溉渠上方位置的混流泵出水管;所述的不锈钢泵房主体顶部上还设有吊梁,吊梁上设有吊环一和吊环二,吊环一和吊环二均通过钢丝缆与电机和混流泵连接,入水池采用玻璃增强热固性塑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灌溉渠的泵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流泵进水管和混流泵出水管通过90度弯管连接安装并形成倒L型结构,电机安装于90度弯管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炬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玖恒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