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申敏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015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侧墙,所述侧墙的左端设置有建筑防护主体,所述建筑防护主体的上端设置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防水卷材层,且防水卷材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层,所述侧墙的右端固定连接通风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透气层、通风层、加热层和砂浆混凝土底层的设置,可以对内部的潮湿气体进行清除,避免渗透到建筑防护主体的下端,另外根据支撑杆、伺服电机和扇叶的设置,可以加快内部气流的流动,从而使得通过通风板将内部潮湿的气体及时的排出到外部,根据固定限位块和插接块的设置,方便对侧墙与建筑防护主体进行及时的安装与固定。及时的安装与固定。及时的安装与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因雨水等原因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当毛细水压力超过地坪设计抗渗强度时,地下室地坪就会大面积渗水,出现大量积水。需要将其根治和清除,地下室地坪才能保持干燥,就要采取专项技术进行处理。此技术问题经常会令工程技术和施工人员感到困惑,往往是找不到具体的渗漏源。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3]1、现有的一些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的防护效果较差,容易导致地下室的潮湿,从而严重降低建筑层的防护效果;
[0004]2、现有的一些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的通风效果较差,内部的潮湿气体不能够及时的排放到外部,造成对内部结构的紊乱,从而严重影响建筑层的防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一些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的防护效果较差,容易导致地下室的潮湿,从而严重降低建筑层的防护效果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一些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的通风效果较差,内部的潮湿气体不能够及时的排放到外部,造成对内部结构的紊乱,从而严重影响建筑层的防护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包括侧墙,所述侧墙的左端设置有建筑防护主体,所述建筑防护主体的上端设置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防水卷材层,且防水卷材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层,所述侧墙的右端固定连接通风板,所述防护层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的下端设置有通风层,所述通风层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左端活动连接有扇叶,所述通风层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梯形板。
[000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通风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加热层,且加热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砂浆混凝土底层,所述透气层通过设置的通风层与加热层上端固定连接。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护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降噪层,所述降噪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抗压层,所述抗压层的厚度设置为5cm。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抗压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减震缓冲层,且减震缓冲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座,所述降噪层通过设置的抗压层与减震缓冲层的上端固定连接。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侧墙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限位
块,所述建筑防护主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插接块。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侧墙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通风管道,且通风管道的右端与设置的通风板左端固定连接,通风管道的左端与设置的通风层右端固定连接。
[00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4]1、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根据耐磨层、防水卷材层和防护层的设置,可以对建筑防护主体的上端起到防护的效果,避免上端的水流直接进入到建筑防护主体的内部,造成建筑防护主体内部结构的混乱,从而严重影响建筑防护主体的使用,另外根据降噪层、抗压层和减震缓冲层的设置,可以对上端的压力与产生的噪声进行处理,避免对建筑防护主体造成损害,同时对周围的环境的造成影响,降低建筑防护主体的使用。
[0015]2、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根据透气层、通风层、加热层和砂浆混凝土底层的设置,可以对内部的潮湿气体进行清除,避免渗透到建筑防护主体的下端,另外根据支撑杆、伺服电机和扇叶的设置,可以加快内部气流的流动,从而使得通过通风板将内部潮湿的气体及时的排出到外部,根据固定限位块和插接块的设置,方便对侧墙与建筑防护主体进行及时的安装与固定。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防护层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2的A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侧墙与建筑防护主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侧墙;2、建筑防护主体;3、耐磨层;4、防水卷材层;5、防护层;6、通风板;7、降噪层;8、抗压层;9、减震缓冲层;10、支撑底座;11、透气层;12、通风层;13、加热层;14、砂浆混凝土底层;15、支撑杆;16、伺服电机;17、扇叶;18、梯形板;19、固定限位块;20、插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包括侧墙1,侧墙1的左端设置有建筑防护主体2,建筑防护主体2的上端设置耐磨层3,耐磨层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防水卷材层4,且防水卷材层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层5,耐磨层3、防水卷材层4和防护层5的设置,可以对建筑防护主体2的上端起到防护的效果,避免上端的水流直接进入到建筑防护主体2的内部,造成建筑防护主体2内部结构的混乱,从而严重影响建筑防护主体2的使用,侧墙1的右端固定连接通风板6,防护层5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透气层11,透气层11的下端设置有通风层12,通风层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5,支撑杆1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6,且伺服电机16的左端活动连接有扇叶17,通风层12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梯形板18,支撑杆15、伺服电机16和扇叶17的设置,可以加快内部气流的流动,从而使得通过通风板6将内部潮湿的气体及时的排出到外部。
[0024]优选的,通风层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加热层13,且加热层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砂浆混凝土底层14,透气层11通过设置的通风层12与加热层13上端固定连接,透气层11、通风层12、加热层13和砂浆混凝土底层14的设置,可以对内部的潮湿气体进行清除,避免渗透到建筑防护主体2的下端。
[0025]实施例2
[0026]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防护层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降噪层7,降噪层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抗压层8,抗压层8的厚度设置为5cm,抗压层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减震缓冲层9,且减震缓冲层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座10,降噪层7通过设置的抗压层8与减震缓冲层9的上端固定连接,降噪层7、抗压层8和减震缓冲层9的设置,可以对上端的压力与产生的噪声进行处理,避免对建筑防护主体2造成损害,同时对周围的环境的造成影响,降低建筑防护主体2的使用。
[0027]优选的,侧墙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限位块19,建筑防护主体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插接块20,固定限位块19和插接块20的设置,方便对侧墙1与建筑防护主体2进行及时的安装与固定,侧墙1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通风管道,且通风管道的右端与设置的通风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包括侧墙(1),所述侧墙(1)的左端设置有建筑防护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防护主体(2)的上端设置耐磨层(3),所述耐磨层(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防水卷材层(4),且防水卷材层(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层(5),所述侧墙(1)的右端固定连接通风板(6);所述防护层(5)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透气层(11),所述透气层(11)的下端设置有通风层(12),所述通风层(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6),且伺服电机(16)的左端活动连接有扇叶(17),所述通风层(12)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梯形板(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层(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加热层(13),且加热层(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砂浆混凝土底层(14),所述透气层(11)通过设置的通风层(12)与加热层(13)上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敏高松王建祥王芳
申请(专利权)人:申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