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秦玉专利>正文

一种锅具动态调节压力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9481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锅具动态调节压力密封装置,包括动态调节压力密封圈1、压块载具2、压块3,所述动态调节压力密封圈1其特征在于内部设有椭圆形截面的环形不等径通道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具动态调节压力密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锅具安全节能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锅具动态调节压力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日常生活中锅具是人们每天都会使用的生活必需品,普通锅具由于在烹饪过程中始终处于非封闭状态,从而食物做熟的时间比较长且浪费能源。因此人们经常会使用压力锅对食物进行蒸、煮、炖等,尤其是肉食,汤类和米饭等,但是压力锅功能单一,除了需要单独准备和购买外,在使用上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由于压力锅体与锅盖是刚性锁定结构,排气口被堵塞后由于压力不断升高,当锅内压力升高到超过密封圈和锅体与锅盖锁定结构以及材料的强度极限时,就会导致密封圈以及锅盖锁紧结构变形瞬间爆开,从而酿成危及人身安全的严重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的一种锅具动态调节压力密封装置,可使普通锅具在加装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锅具动态调节压力密封装置后,拓展为安全的具有压力锅功能的多用锅。也可作为锅具等相关行业新产品开发中的关键技术应用。由于本技术专利技术方法简单,结构设计合理,所有接口均采用非刚性连接,以及工作过程中环形排气通道出口始终处于有规律的动态开合的调节状态,取代了普通压力锅的刚性锁定结构,因此不会有因压力过高而使密封圈或锅盖爆开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不存在普通压力锅因功能失效而发生危险情况。由于锅内始终处于一定范围内的压力环境,有效缩短烹饪时间,节省燃料消耗,有利于节能减排低碳环保。
[0005]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锅具动态调节压力密封装置如图1,包括:动态调节压力密封圈1,压块载具2,压块3,具体结构及特征描述如下。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锅具动态调节压力密封装置中,所指的动态调节压力密封圈1,其采用食品级橡胶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内部设有用于导出超压蒸汽溢出的具有开合缝隙的椭圆形截面的环形不等径通道,其下部设有与锅口边缘相配合的环形接口结构,其上部及内侧位置设有与锅盖边缘相配合的环形接口结构,其外侧设有与最大椭圆截面处连通的汽液排出管的一体式结构,如图2。其特征详述如下: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其特征在于动态调节压力密封圈1的内部设有用于导出超压蒸汽溢出的椭圆形截面的环形不等径管道(不等径的作用在于通道内部形成高度差,有利于蒸汽冷凝后的液体向相对位置较低的排除管位置流动)1

1,用以将锅内产生的超压蒸汽进行释放,从而保证锅内压力始终处于预设的烹饪需要的安全压力范围内。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其特征在于动态调节压力密封圈1的椭圆形截面的环形不等径管道内侧管壁上设有环形开合缝隙1

2。用以打开椭圆形截面的环形不等径管道,
释放锅内产生的超压蒸汽。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其特征在于动态调节压力密封圈1的内侧设有与锅盖边缘下平面接触的底部环形平面1

3,用以与锅盖形成非刚性密封结构,使锅内高压蒸汽在预设压力下保持稳定不泄漏。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其特征在于动态调节压力密封圈1的下部设有与锅口边缘相配合的环形接口结构1

4,用以将密封圈非刚性固定于锅体边缘。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其特征在于动态调节压力密封圈1的上部及内侧位置设有与锅盖边缘相配合的环形接口结构1

5。用以将密封圈与锅盖非刚性连接,使锅盖在受限的位置范围内,随锅内压力升高而升起,随泄压后锅内压力下降而落下。升起和落下的频率和周期与压块质量相关。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其特征在于动态调节压力密封圈1的外侧设有与特征1

1最大椭圆截面处连通的汽液排出管1

6,用以将锅内产生的超压蒸汽及进入具有开合缝隙的椭圆形截面的环形不等径管道的蒸汽冷凝后的液体排出。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锅具动态调节压力密封装置中,所指的压块载具,其特征在于采用工程塑料制成的载具,下部设有十字形交叉开口的薄壁罩形底座,底座上为一根不等径的立杆和一个空心环的一体结构件2。下部载具底座罩于锅盖把手上,如图3。其特征详述如下: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其特征在于载具底座为一个带有径向开口的薄壁罩形结构2

1,罩于锅盖把手上,用以安放压块。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其特征在于载具上中心位置设有上下不同直径的圆柱形立杆2

2,使压块开口部位通过小径穿入后,在通过大径落在载具底座上。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其特征在于载具中心立杆顶端设有一空心圆环2

3,便于提拉整体压块组件。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锅具动态调节压力密封装置中,所指的压块,其特征在于采用不锈钢制成的设有径向开槽(3

1)和中心孔的圆柱形金属压块3,用以根据不同压力的需要,进行不同组合,从而达到对锅盖预置不同压力的目的。如图4。其特征详述如下: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其特征在于压块的径向设有与中心孔相通的开槽3

1,且开槽宽度尺寸大于压块载具立杆小径1mm到2mm,中心孔径尺寸大于立杆大径1mm到2mm,便于压块通过开槽部位穿过立杆小径套在立杆大径上并落在载具底座上。
[0020]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如下所述:
[0021]工作原理:
[0022]使用前进行三步简易安装,一,将尺寸规格与锅具相对应的动态调节压力密封圈套装于锅口边缘,二,将锅盖盖在密封圈上轻轻用力下压,此时密封圈产生向外扩张变形(密封圈上部边缘内径尺寸小于锅盖外径),锅盖随之落入密封圈内测的锅盖接口位置,压在环形底部平面上,三,将压块载具放于锅盖上部的锅盖把手位置,再将烹饪时所需要压力的对应规格重量的压块放于压块载具上。
[0023]使用时,由于锅内温度不断升高,锅内蒸汽不断增多同时压力不断上升,当锅内上升压力升高到超过锅盖自身和压块及载具所施加的下压力后,锅盖以及上面的压块和载具被向上顶起,此时锅盖与密封圈环形底部平面之间产生缝隙,随着锅内压力不断升高,缝隙
会逐渐加大,锅盖同步升高,当升高到密封圈内测上部边缘时,由于密封圈上部边缘内径小于锅盖外径,此时锅盖向上的力带动密封圈上边缘向上移动使密封圈产生向上移动变形,从而使环形开合缝隙打开并增大,如图5。此时从锅内窜出的超压蒸汽通过密封圈开合缝隙,进入椭圆形截面的环形不等径管道,一部分蒸汽通过管道经密封圈汽液排除管排出,一部分蒸汽形成冷凝水,在具有高度差的椭圆形截面的环形不等径管道内,由高向低流向位置较低的密封圈汽液排除管并排出。超压蒸汽被排出泄压后,锅内压力降低,在锅盖自身和压块及载具的重力作用下,锅盖重新回落并压在密封圈内测的环形底部平面上,密封圈恢复形变前状态,环形的开会缝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具动态调节压力密封装置,包括动态调节压力密封圈(1)、压块载具(2)、压块(3),所述动态调节压力密封圈(1),其特征在于采用食品级橡胶材料制成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内部设有椭圆形截面的环形不等径通道(1

1),其特征在于环形不等径通道上设有开合缝隙(1

2),其特征在于内侧下部设有环形底部平面(1

3),其特征在于下部设有与锅口边缘配合的环形接口结构(1

4),其特征在于上部的内侧设有与锅盖边缘配合的环形接口结构(1

5),其特征在于其外侧设有汽液排出管(1

6),用以密封锅具,所述压块载具(2),其特征在于安放压块的载具(2),其特征在于采用工程塑料制成的载具,其特征在于下部设有十字形交叉开口的薄壁罩形载具底座(2

1),底座中心设有上下不同直径的圆柱形立杆(2

2)和特征为空心圆环状的提拉环(2

3)的一体结构件,用以放置压块,所述压块(3),其特征在于采用工程塑料制成的载具,其特征在于设有径向开口和中心孔的圆柱形金属压块(3),其特征在于设有径向开槽(3

1)和中心孔的圆柱形金属压块(3),用以根据不同压力的需要,进行不同组合更换,从而达到对锅盖预置不同压力的目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调节压力密封圈(1),其特征在于动态调节压力密封圈内部设有椭圆形截面的环形不等径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A四七J二七零八
申请(专利权)人:孟秦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