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贴式血氧饱和度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9338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粘贴式血氧饱和度传感器,包括转接模块,模块上方导通连接有发射模块,下方导通连接有接收模块;转接模块一端导通连接有数据线;发射模块包括第一连接线,第一连接线一端设有第一绝缘片;第一绝缘片中嵌入设有发射器;第一绝缘片下表面可拆卸连接有双面透明薄膜;接收模块包括第二连接线,第二连接线一端设有第二绝缘片;第二绝缘片中嵌入设置有接收器;第二绝缘片上表面可拆卸连接有双面透明薄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可通过双面透明薄膜粘贴于身体多处部位,例如手指、脚趾、耳朵等,从而能适合更多病人使用;双面透明薄膜为一次性耗材,使用时可避免肢体直接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接触,从而更加卫生,符合防疫要求。符合防疫要求。符合防疫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粘贴式血氧饱和度传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粘贴式血氧饱和度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是一种监测血氧饱和度的仪器,一般包括监测仪本体,监测仪本体上通过数据线连接有血氧饱和度传感器,血氧饱和度传感器一般为弹性夹子结构,可夹于手指,夹子结构上方设有发光二极管,用于发射出红色光和红外光,穿过人体上适宜的外周部位组织(例如手指),夹子结构下方设有光传感器,用于对血管中脉动前和脉动后的光吸收率进行比较,并通过数据线传输给监测仪本体,从而分析得出测量结果。
[0003]然而实际使用中,夹子结构的血氧饱和度传感器需要与不同使用者的肢体接触,而夹子结构内部又不易清洗、消毒,不符合卫生与防疫要求;同时,夹子结构的血氧饱和度传感器仅能用于手指,遇到残疾人群则无法使用,例如断肢人群。
[0004]为了使血氧饱和度传感器的使用更加卫生,同时能够测量身体的其他部位,需要专利技术一种新型血氧饱和度传感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粘贴式血氧饱和度传感器。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粘贴式血氧饱和度传感器,包括转接模块,所述的模块上方导通连接有发射模块,下方导通连接有接收模块;所述的转接模块一端导通连接有数据线;所述的发射模块包括第一连接线,所述的第一连接线一端设有第一绝缘片;所述的第一绝缘片中嵌入设有发射器;所述的第一绝缘片下表面可拆卸连接有双面透明薄膜;所述的接收模块包括第二连接线,所述的第二连接线一端设有第二绝缘片;所述的第二绝缘片中嵌入设置有接收器所述的第二绝缘片上表面可拆卸连接有双面透明薄膜。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发射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转接模块导通连接;所述的接收器通过第二连接线与所述转接模块导通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均为柔性材料制成。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双面透明薄膜的上下两面均具有粘性。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数据线另一端设有外部连接头。
[0011]本技术的一种粘贴式血氧饱和度传感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可通过双面透明薄膜粘贴于身体多处部位,例如手指、脚趾、耳朵等,从而能适合更多病人使用;双面透明薄膜为一次性耗材,使用时可避免肢体直接与本技术接触,从而更加卫生,符合防疫要求。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发射模块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0014]图3为接收模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转接模块

1、发射模块

2、接收模块

3、数据线

4、双面透明薄膜

5;第一连接线

2.1、第一绝缘片

2.2、发射器

2.3;第二连接线

3.1、第二绝缘片

3.2、接收器

3.3;外部连接头

4.1;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粘贴式血氧饱和度传感器作详细说明。
[0017]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粘贴式血氧饱和度传感器,包括转接模块1,模块1上方导通连接有发射模块2,下方导通连接有接收模块3;转接模块1一端导通连接有数据线4;发射模块2包括第一连接线2.1,第一连接线2.1一端设有第一绝缘片2.2;第一绝缘片2.2中嵌入设有发射器2.3;第一绝缘片2.2下表面可拆卸连接有双面透明薄膜5;接收模块3包括第二连接线3.1,第二连接线3.1一端设有第二绝缘片3.2;第二绝缘片3.2中嵌入设置有接收器3.3第二绝缘片3.2上表面可拆卸连接有双面透明薄膜5;发射器2.3通过第一连接线2.1与转接模块1导通连接;接收器3.3通过第二连接线3.1与转接模块1导通连接;第一连接线2.1和第二连接线3.1均为柔性材料制成;双面透明薄膜5的上下两面均具有粘性;数据线4另一端设有外部连接头4.1。
[0018]实际使用中,操作者先将数据线4的外部连接头4.1与监测仪本体相连接;再取出两片双面透明薄膜5,分别粘在第一绝缘片2.2下表面和第二绝缘片3.2上表面;接着,操作者将第一绝缘片2.2和第二绝缘片3.2分在粘在被测者手指的上下表面,并使发射器2.3的位置与接收器3.3的位置相对应;最后,操作者通过监测仪本体启动血氧饱和度测试,此时,发射器2.3发射出红色光和红外光,穿过手指,被接收器3.3接受,并通过数据线4传输给监测仪本体,对血管中脉动前和脉动后的光吸收率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得出测量结果;若遇到残障人群,例如手部残疾人群,可将第一绝缘片2.2和第二绝缘片3.2粘贴于脚趾、耳朵等其他身体组织,从而完成血氧饱和度测试。
[0019]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贴式血氧饱和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模块(1),所述的模块(1)上方导通连接有发射模块(2),下方导通连接有接收模块(3);所述的转接模块(1)一端导通连接有数据线(4);所述的发射模块(2)包括第一连接线(2.1),所述的第一连接线(2.1)一端设有第一绝缘片(2.2);所述的第一绝缘片(2.2)中嵌入设有发射器(2.3);所述的第一绝缘片(2.2)下表面可拆卸连接有双面透明薄膜(5);所述的接收模块(3)包括第二连接线(3.1),所述的第二连接线(3.1)一端设有第二绝缘片(3.2);所述的第二绝缘片(3.2)中嵌入设置有接收器(3.3)所述的第二绝缘片(3.2)上表面可拆卸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雪朱蓓霞周芳芳罗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