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9328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28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电池单体包括外壳及收容于外壳内的电解液和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隔膜,电池单体还包括吸液件,吸液件设于外壳内,吸液件具有吸液端和排液端,排液端与隔膜相接触;吸液件被构造为能够在毛细作用下,自吸液端吸附电解液,并从所述排液端将所述电解液排至隔膜处。通过吸液件的毛细作用,将外壳内的电解液吸附至电极组件处,进而能够在外壳内有游离的电解液时,及时地对电极组件进行浸润,使得电解液能够在电极组件中均匀分布,确保了电池单体的化学性能稳定。并且,由于能够将吸液件吸附的电解液直接排放至隔膜处,从而能直接浸润隔离而使电极组件的电解液分布均匀,因此,还提高了浸润效果和效率。浸润效果和效率。浸润效果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和存储时间长等优点,在移动电话、数码摄像机和手提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得到了广泛使用,并且在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等电动交通工具,以及储能设施等大中型电动设备方面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0003]电池通常由多个电池单体组成,而电解液是维持电池单体正常工作不可或缺的主材之一,为了保证电池单体运行正常,电解液需在电池单体的电极组件中均匀分布,但对于尺寸较大的电池单体,电解液的分布均匀性却难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能够缓解尺寸较大的电池单体,电解液在电池单体的电极组件中的分布均匀性难以实现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单体,包括外壳及收容于外壳内的电解液和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隔膜,电池单体还包括:
[0006]吸液件,吸液件设于外壳内,吸液件具有吸液端和排液端,排液端与隔膜相接触;
[0007]吸液件被构造为能够在毛细作用下,自吸液端吸附电解液,并从所述排液端将所述电解液排至隔膜处。
[0008]上述电池单体,通过吸液件的毛细作用,将外壳内的电解液吸附至电极组件处,进而能够在外壳内有游离的电解液时,及时地对电极组件进行浸润,使得电解液能够在电极组件中均匀分布,确保了电池单体的化学性能稳定。
[0009]并且,由于能够将吸液件吸附的电解液直接排放至隔膜处,从而能直接浸润隔离而使电极组件的电解液分布均匀,因此,还提高了浸润效果和效率。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包括壳体及顶盖,壳体具有容纳腔和与容纳腔连通的开口,顶盖盖设于开口处;
[0011]吸液件自壳体的底部朝向顶盖的方向延伸。
[0012]通过设置吸液件自壳体的底部朝向顶盖的方向延伸,能够将位于壳体底部的大量的游离电解液吸附至上方,进而被上方的电极组件吸收浸润。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液件呈直线状延伸。呈直线状延伸的吸液件,能够减小吸附电解液过程中的阻力,确保吸附效果稳定可靠。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包括壳体及顶盖,壳体具有容纳腔和与容纳腔连通的开口,电解液及电极组件收容于容纳腔内,顶盖盖设于开口处;
[0015]排液端与最邻近顶盖的隔膜的部分相接触。如此,能够使吸液件从电极组件的最上方的隔膜开始进入,进而使电解液能够充分地浸润电极组件上部的隔膜,进而使电解液
在电极组件内分布均匀。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液件呈管状,吸液件的内径不小于20微米且不大于500微米;和/或
[0017]吸液件的外径不小于500微米且不大于2000微米。经研究发现,当吸液件的内径在不小于20微米且不大于500微米范围内时,能够使吸液件的毛细效果佳,提高了吸液件的吸附电解液的可靠性。并且,当吸液件的外径在不小于500微米且不大于2000微米范围内时,也能使吸液件的毛细效果佳,提高了吸液件的吸附电解液的可靠性。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液件的内径不小于100微米且不大于300微米;和/或
[0019]吸液件的外径不小于800微米且不大于1500微米。经研究发现,当吸液件的内径在不小于100微米且不大于300微米范围内时,能够使吸液件的毛细效果最佳,能够提供强有力的吸附力使电解液吸附至电极组件处,从而使得更多的电解液能够被吸附,进而致电极组件能够被更好地浸润均匀。并且,当吸液件的外径在不小于800微米且不大于1500微米范围内时,能够使吸液件的毛细效果最佳,能够提供强有力的吸附力使电解液吸附至电极组件处,从而使得更多的电解液能够被吸附,进而致电极组件能够被更好地浸润均匀。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液件为金属吸液件、玻璃纤维吸液件、高分子材料吸液件中的一种。金属吸液件、玻璃纤维吸液件、高分子材料吸液件均具有较强的韧性,且不易碎易断,因此,能够在吸液件具有较小径向尺寸的情况下,确保其结构稳定。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液件为聚乙烯吸液件或者聚丙烯吸液件。聚乙烯吸液件和聚丙烯吸液件均为高分子材料,且具有较强的韧,材料不易断裂。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液件设于电极组件与外壳的内壁之间。通过设置吸液件设于电极组件与外壳的内壁之间,可充分利用外壳内的空间,并且不影响其他部件在外壳内的布置。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液件包括多个,全部吸液件环绕电极组件设置。如此,能够在电极组件的周向均匀地吸收位于外壳内的游离的电解液,并能够使电解液被引导至电极组件的各处,进而使得电极组件内的电解液均匀分布。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液件固定于外壳的内壁上。通过将吸液件固定在外壳的内壁上,能够确保吸液件在外壳内的位置可靠,进而确保吸液件的吸附作用可靠。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液件与外壳一体成型。通过设置吸液件与外壳一体成型,能够使吸液件的位置可靠的同时,也使电池单体的结构更加紧凑。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包括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第一侧壁连接于第二侧壁的一侧,且与第二侧壁呈角度设置;
[0027]第一侧壁的面积大于第二侧壁的面积,吸液件设于第一侧壁与电极组件之间;和/或
[0028]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形成拐角,吸液件设于电极组件与拐角之间。通过将吸液件设于面积较大的第一侧壁与电极组件之间,一方面,由于第一侧壁与电极组件之间的空间较大,其内有大量的游离的电解液,故能够确保吸液件能够吸附大量的电解液至电极组件处,另一方面,第一侧面对应的电极组件的侧面也为大面,能够使吸液件充分地将电解液排至电极组件处,大幅提高了浸润效率和效果。并且,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拐角处空间较大,容易存储较多的游离的电解液,故通过将吸液件设于电极组件与拐角之间,能够
确保吸液件能够吸附较多的电解液至电极组件处,并使该电解液排至电极组件处,大幅提高了浸润效率和效果。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组件包括多个,吸液件设于相邻的两个电极组件之间。通过将吸液件设于相邻的两个电极组件之间,也能充分利用外壳内的空间,并且不影响其他部件在外壳内的布置。
[0030]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液件固定于电极组件上。通过将吸液件固定在电极组件上,能够确保吸液件在外壳内的位置可靠,进而确保吸液件的吸附作用可靠。
[0031]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液件独立于电极组件外。通过设置吸液件独立于电极组件外,能够减小对电极组件的影响,避免吸液件的设置影响整个电池单体的性能稳定性。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液端连通于外壳与电极组件之间,排液端相较吸液端更靠近电极组件设置。通过将吸液端连通于外壳与电极组件之间,并设置排液端相较吸液端更靠近电极组件,能够确保吸液件将游离的电解液从外壳与电极组件之间吸附至电极组件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包括外壳及收容于所述外壳内的电解液和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还包括:吸液件,所述吸液件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吸液件具有吸液端和排液端,所述排液端与所述隔膜相接触;所述吸液件被构造为能够在毛细作用下,自所述吸液端吸附所述电解液,并从所述排液端将所述电解液排至所述隔膜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及顶盖,所述壳体具有容纳腔和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开口,所述顶盖盖设于所述开口处;所述吸液件自所述壳体的底部朝向所述顶盖的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件呈直线状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及顶盖,所述壳体具有容纳腔和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开口,所述电解液及电极组件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顶盖盖设于所述开口处;所述排液端与最邻近所述顶盖的所述隔膜的部分相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件呈管状,所述吸液件的内径不小于20微米且不大于500微米;和/或所述吸液件的外径不小于500微米且不大于2000微米。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件的内径不小于100微米且不大于300微米;和/或所述吸液件的外径不小于800微米且不大于1500微米。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件为金属吸液件、玻璃纤维吸液件、高分子材料吸液件中的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件为聚乙烯吸液件或者聚丙烯吸液件。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轩王国宝曹娇李航浦晨凯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