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快速磨削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毛刺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859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快速磨削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毛刺打磨装置,包括底座及打磨机构,底座上设置有配电柜、第一支撑组件及第二支撑组件,配电柜内设置有驱动装置,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之间设置有连接部;第一支撑组件上设置有上料装置,上料装置包括支撑板、滑板、缓冲座、弹簧及缓冲杆,支撑板与滑板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滑板上用于放置航空发动机叶片,支撑板内设置有圆槽,圆槽内设置有缓冲座,缓冲座上设置有圆孔,圆孔内滑动设置有弹簧及缓冲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的带式打磨装置相比具有可以有效的杜绝航空发动机叶片与砂带发生刚性接触,进而提高打磨装置在对航空发动机叶片进行磨削时的精度的优点。空发动机叶片进行磨削时的精度的优点。空发动机叶片进行磨削时的精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实现快速磨削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毛刺打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式磨砂机
,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快速磨削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毛刺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砂磨机又称珠磨机,该机主要用于化工液体产品的湿式研磨,主要由机体、调臂、臂锁、底阀、电机和砂轮组成。带式砂磨机采取紧凑的设计原则,属于迷你型的砂磨机种类,重量更轻。带式砂磨机主要广泛应用于清除油漆、铁锈与抛光磨削以及焊缝砂磨的地方,极为方便地进入狭窄区域的灵活工具。带式砂磨机具有生产效率高、连续性强、成本低、产品细度高等优点。工艺条件差异很大,对细度要求可以适量加减研磨介质进行调整。
[0003]现有技术中的带式打磨装置在对航空发动机叶片进行打磨时通常是用手拿航空发动机叶片在砂带上进行磨削,或者在一块板上用手压紧航空发动机叶片后慢慢向前推动,这样做会使得航空发动机叶片与载体发生摩擦,且工作人员无法控制力的大小会使得航空发动机叶片与砂带防水刚性接触进而使得航空发动机叶片的边角处磨削过多导致航空发动机叶片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实现快速磨削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毛刺打磨装置,目的是解决现有的带式打磨装置在打磨航空发动机叶片时与打磨航空发动机叶片发生刚性接触进而导致航空发动机叶片打磨精度过低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可实现快速磨削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毛刺打磨装置,包括底座及打磨机构,底座上设置有配电柜、第一支撑组件及第二支撑组件,配电柜内设置有驱动装置,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之间设置有连接部;
[0007]第一支撑组件上设置有上料装置,上料装置包括支撑板、滑板、缓冲座、弹簧及缓冲杆,支撑板与滑板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滑板上用于放置航空发动机叶片,支撑板内设置有圆槽,圆槽内设置有缓冲座,缓冲座上设置有圆孔,圆孔内滑动设置有弹簧及缓冲杆,弹簧的一端与缓冲座底部连接,另一端与缓冲杆连接,滑板用于与缓冲杆相接触,第二支撑组件上铰接有转动杆,转动杆通过拉簧与第二支撑组件连接;
[0008]所述打磨机构包括张紧轮、驱动轮及从动轮,所述驱动装置穿过连接部后与驱动轮连接,从动轮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撑组件上,张紧轮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杆上,张紧轮、驱动轮及从动轮通过一砂带连接。
[0009]进一步限定,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及转轴,电机设置在配电柜内部,转轴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穿过连接部后与驱动轮连接。
[0010]进一步优化,转轴通过轴承与连接部转动连接。
[0011]进一步限定,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基座及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基座及第
一支撑柱上分别设置有定位孔,第一支撑柱滑动设置在第一支撑基座内并通过螺栓穿过定位孔后将第一支撑柱固定,支撑板设置在第一支撑柱上,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支撑基座及第二支撑柱,第二支撑基座及第二支撑柱上分别设置有定位孔,第二支撑柱滑动设置在第二支撑基座内并通过螺栓穿过定位孔后将第二支撑柱固定,第二支撑柱的长度大于第一支撑柱的长度,所述转动杆与第二支撑柱铰接,从动轮转动设置在转动杆上。
[0012]进一步限定,滑动组件包括滑轨及滑槽,滑槽设置在支撑板上,滑轨设置在滑板上,支撑板与滑板通过滑轨及滑槽实现滑动配合。
[0013]进一步限定,所述滑槽与所述滑轨均为T型结构。
[0014]进一步优化,转动杆上设置有固定部,张紧轮与固定部转动连接。
[0015]进一步限定,张紧轮、驱动轮及从动轮通过转动棍分别与固定部、连接部及第二支撑柱转动连接。
[0016]进一步限定,张紧轮、驱动轮及从动轮上分别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砂带设置在张紧轮、驱动轮及从动轮上的环形槽中。
[0017]进一步限定,圆槽与缓冲座螺纹连接。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主要包括底座、打磨机构、驱动装置、第一支撑组件及第二支撑组件,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将航空发动机叶片安装到滑板上,接着用拉簧将转动杆拉住使得张紧轮具有顺时针转动的趋势,这样在张紧轮的作用下,砂带在张紧轮、驱动轮以及从动轮上被拉紧,接着启动驱动装置,由于砂带被张紧轮、驱动轮以及从动轮拉紧。驱动装置带动驱动轮转动,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驱动轮带动从动轮及张紧轮转动,进而带动砂带转动,工作人员将带有航空发动机叶片的滑板慢慢的在支撑座上推动,直至滑板接触到缓冲杆后,航空发动机叶片与砂带接触,工作人员通过弹簧的缓冲,慢慢推动滑板,完成航空发动机叶片毛刺的快速磨削,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可以有效的杜绝航空发动机叶片与砂带发生刚性接触,进而提高打磨装置在对航空发动机叶片进行磨削时的精度。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01

底座,102

打磨机构,103

配电柜,104

第一支撑组件,105

第二支撑组件,106

连接部,107

支撑板,108

滑板,109

缓冲座,110

弹簧,111

缓冲杆,112

圆槽,116

张紧轮,117

驱动轮,118

从动轮,119

砂带,120

电机,121

转动杆,122

第一支撑基座,123

第一支撑柱,124

第二支撑基座,125

第二支撑柱,126

滑轨,127

滑槽,128

固定部,129

环形槽,130

滑动套,131

钩子,132

拉簧,133

固定板,134

拉杆,135

转动轴承,
136

限位板,137

L型限位板,138

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快速磨削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毛刺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1)及打磨机构(102),底座(101)上设置有配电柜(103)、第一支撑组件(104)及第二支撑组件(105),配电柜(103)内设置有驱动装置,第一支撑组件(104)与第二支撑组件(105)之间设置有连接部(106);第一支撑组件(104)上设置有上料装置,上料装置包括支撑板(107)、滑板(108)、缓冲座(109)、弹簧(110)及缓冲杆(111),支撑板(107)与滑板(108)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滑板(108)上用于放置航空发动机叶片,支撑板(107)内设置有圆槽(112),圆槽(112)内设置有缓冲座(109),缓冲座(109)上设置有圆孔,圆孔内滑动设置有弹簧(110)及缓冲杆(111),弹簧(110)的一端与缓冲座(109)底部连接,另一端与缓冲杆(111)连接,滑板(108)用于与缓冲杆(111)相接触,第二支撑组件(105)上铰接有转动杆(121),转动杆(121)通过拉簧与第二支撑组件(105)连接;所述打磨机构(102)包括张紧轮(116)、驱动轮(117)及从动轮(118),所述驱动装置穿过连接部(106)后与驱动轮(117)连接,从动轮(118)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撑组件(105)上,张紧轮(116)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杆(121)上,张紧轮(116)、驱动轮(117)及从动轮(118)通过一砂带(119)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快速磨削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毛刺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20)及转轴,电机(120)设置在配电柜(103)内部,转轴的一端与电机(120)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穿过连接部(106)后与驱动轮(117)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快速磨削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毛刺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转轴通过轴承与连接部(106)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快速磨削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毛刺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组件(104)包括第一支撑基座(122)及第一支撑柱(123),第一支撑基座(122)及第一支撑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韶红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宏翌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