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68585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包括依顺序连通的组合生化池、潜流湿地和生态涵养塘,组合生化池包括格栅井、格栅、调节池、厌氧池、生物填料,格栅垂直倾斜置于格栅井中,将格栅井分为左右两部分,格栅井、调节池、厌氧池依顺序连通,生物填料位于厌氧池悬浮区内,潜流湿地包括位于前端的布水渠以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挺水性水生植物、种植土层、填料层、垫层以及位于末端的集水渠,生态涵养塘内设有沉水性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该系统将生化法、湿地法和生态塘法相结合,深度净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稳定且成本低,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资源的循环利用。资源的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

: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不同于城市集中式、密集型房屋建筑,农村居民居住相对分散,用水波动较大,污水排放呈现总量大、浓度低、时空分散、收集效率低下等局面,直接排放污染地表水源、影响农村水环境,农村生活污水成为水污染的主要组成因素。在我国农村污水排放引起的水体污染颇为严重,受到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
[0003]目前较常用的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主要包括土壤渗滤系统处理技术、稳定塘处理技术、接触氧化法、硝化处理(曝气处理)、反硝化处理和人工湿地处理等。
[0004]土壤渗滤系统处理系统位于地下,无臭、无噪音、不影响地表景观,但基质容易堵塞、投资费用较高;稳定塘处理技术容易导致生态破坏变成黑臭水体;接触氧化处理效果较好,但污水处理基建费和污水处理运营费用较大;硝化处理设备不完善;人工湿地处理造成二次土地和大气污染等。因此需要寻找一种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方法,使农村污水处理效果稳定,运行成本相对较低,并通过合理的污水处理系统将农村污水最大化综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农村污水处理技术中存在的效果不稳定、基建费用和运营成本高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将组合生化池、潜流湿地与生态涵养塘相结合的生态处理农村污水的系统,其污水处理效果稳定,且基建费用、运营成本及维护费用低,在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农村污水进行深度净化处理,保障出水水质,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br/>[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包括依顺序连通的组合生化池、潜流湿地和生态涵养塘,所述组合生化池包括格栅井、格栅、调节池、厌氧池、生物填料,所述调节池可调节进水水量和水质,所述潜流湿地包括位于湿地前端的布水渠以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挺水性水生植物、种植土层、填料层、垫层以及位于末端的集水渠,所述生态涵养塘内设有沉水性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所述格栅垂直倾斜置于格栅井中,将格栅井分为左右两部分,所述格栅井、调节池、厌氧池依顺序连通,所述生物填料位于厌氧池悬浮区内,由进水口进入的污水流经格栅井左部时经格栅截留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再由格栅井右部进入调节池,调节池的出水经其底部的布水管进入厌氧池,厌氧池的出水经潜流湿地前端的布水渠进入潜流湿地,所述潜流湿地的出水经集水渠上端的布水管进入生态涵养塘。
[0008]进一步的,所述生态涵养塘位于所述集水渠的下方,所述集水渠紧邻所述潜流湿地的一侧均为穿孔花墙水体通过穿孔花墙均匀布水,水体呈平流状流动。
[0009]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池可与厌氧池合并。
[0010]进一步的,所述潜流湿地填料层内的填料是火山岩滤料、生物陶粒、沸石填料、碳
玲珑、锁磷填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粒径大小及功能差异分层布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潜流湿地中种植的挺水性水生植物为芦苇、香蒲、皇竹草和水葱中的一种或几种,挺水性水生植物覆盖度为60%

80%。
[0012]进一步的,所述潜流湿地底部可布置曝气装置,以提升湿地系统的复氧能力及微生物活性,增强有机物的去除能力。
[0013]进一步的,所述生态涵养塘内的沉水性水生植物是苦草、刺苦草、小茨藻、眼子菜中的一种或几种,沉水性水生植物覆盖度为60%

90%。
[0014]进一步的,所述生态涵养塘内的水生动物是黑鱼、鳜鱼、鲈鱼、青虾、环棱螺、河蚌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5]本技术污水生态处理系统的处理步骤及原理如下:
[0016]将农村生活污水由进水口引入组合生化池的格栅井中,利用格栅去除污水中如树叶、塑料袋等大块的物质,格栅井的出水进入调节池,调节池调节进水水量和水质等,污水经调节池底部的布水管流进入厌氧池进行厌氧硝化反应,底部颗粒污泥中的微生物初步降解,污水中部分有机质转化为沼气等物质,沼气在随水流上升的过程中,携带部分颗粒污泥上浮,形成悬浮区,污水在连续进水水压的推动下,不断从污泥区进入悬浮区,并继续进行厌氧硝化,厌氧池的悬浮区设置有生物填料,经过一定的水力停留时,污水中残留的悬浮物和有机物被生物填料截留,在生物填料上逐渐形成生物膜,该生物膜不仅截留悬浮物,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进一步的降解。
[0017]组合生化池中厌氧池的出水经布水渠进入潜流湿地,潜流湿地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挺水性水生植物、种植土层、填料层、垫层,布水渠紧邻潜流湿地的一侧以及集水渠紧邻生态涵养塘的一侧均为穿孔花墙,水体通过穿孔花墙均匀布水,呈平流状流动,污水在潜流湿地中的土壤、填料、植物、微生物等的物理、化学、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下,进一步降解剩余污染物。
[0018]潜流湿地上层的挺水性水生植物具有净化作用,污水和挺水性水生植物发达的根系网络进行接触,通过分泌粘液,成为微生物的附着基质,尤其是对污水中的残留杂质产生有效的微生物絮凝、沉淀、吸附、渗滤分解,从而实现将污水中残留的有机物及磷、氮等无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种植土层下层的填料层表面粗糙多微孔,比表面积大,生物化学稳定性好,微生物在其表面生长繁殖,不溶性有机污染物通过填料层的过滤、沉淀和吸附等机械阻留作用被截留,可溶性有机物被附着的生物膜吸收和吸附。
[0019]潜流湿地流出的污水经集水渠上端的布水管进入生态涵养塘,生态涵养塘内含沉水性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等,在沉水性水生植物光合产氧条件下,实现植物净化吸收,在良好的光热条件和营养条件下,水生植物大量繁殖,部分氮、磷营养物质得到吸收降解;植物的枝叶和根系可以成为自然的过滤层,能截获大量的悬浮物质,对水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特性亦能产生积极影响;特别的,沉水植物的根系和整个叶面直接吸收水体和淤泥中营养物质,所需碳源直接从水体中吸收,产生的氧气直接对自下而上对整个水体产生巨大的净化力;以肉食性鱼类为主导的水生动物群落与水生植物形成共生关系,维持“草型清水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稳定进行;恢复肉食性鱼类,建立水生植物、水生动物、水环境三者之间和谐的水生态系统,同时充分发挥系统内微生物群落净化能力及水生动物营养盐资源化作用,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深度净化。
[0020]此外,生态涵养塘的终端出水还可作为农田灌溉用水及其他杂用水等,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采用生化池、潜流湿地和生态涵养塘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多级净化处理,确保水质稳定,且出水可用于农村农作物的灌溉用水,节水节肥,适合在农村广泛推广;2)采用生态的技术方法对其进行深度净化处理,不仅可以使运行成本大幅降低,减少维护,而且还可以避免产生二次污染,最大程度的保护农村生态环境;3)适合用于净化处理农村各种污水,可以村为单位进行分散处理,也可以城镇化小区、镇等为单位进行集中处理。
附图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顺序连通的组合生化池、潜流湿地和生态涵养塘,所述组合生化池包括格栅井、格栅、调节池、厌氧池、生物填料,所述格栅垂直倾斜置于格栅井中,将格栅井分为左右两部分,所述格栅井、调节池、厌氧池依顺序连通,所述生物填料位于厌氧池悬浮区内,所述潜流湿地包括位于湿地前端的布水渠以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挺水性水生植物、种植土层、填料层、垫层以及位于末端的集水渠,所述生态涵养塘内设有沉水性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涵养塘位于所述集水渠的下方,所述集水渠紧邻所述潜流湿地的一侧均为穿孔花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与厌氧池合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流湿地填料层内的填料是火山岩滤料、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承朋沙艳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德隆流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