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能表接触弹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8440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能表接触弹片,包括底板和翘片,在所述底板设有接触点,所述翘片是由两个L型边组成的U型结构,两个所述L型边通过一个翘片弧连接在一起,所述U型结构的上面的所述L型边通过一个翘片弹力弧与所述底板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能把位于电能表上部表壳的接线接口的铜柱卡紧到电能表下底壳的电能表数据接口,使其能够大面积接触,起到很好的接触效果;接触点的设置增加了铜柱的平面接触,加大了接触面积;所述接触点背面凹槽起到了安装和定位的作用。起到了安装和定位的作用。起到了安装和定位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能表接触弹片


[0001]本技术属于电能表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电能表接触弹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及对测量计量技术的不断改进,对电能表一类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更为可靠的、精度更高的电能表的接口部件更为必要。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直流电能表内的电流采集电路板是采用霍尔元器件设计的,可靠性和精度较差,磁路配合的不够紧密,磁路信号与电路信号之间的转化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和干扰较大,导致设计出的产品灵敏度和精确度不是很高。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能表需求越来越高,电流规格,安全要求也在不断加大,这就对直流电能表计量应用的多样性产生了更高的要求,直流电能表多采用老式的电表结构和计量单元,进线方式为电能表下部进线,限制了进线与出线的载流量,不满足直流电能表的耐压能力,造成了不适合计量大功率负载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能表接触弹片,所述弹片能让表壳的顶盖接线端口与下部的接线端口卡紧,使连接点能够大面积接触,接触效果好,能直接保护电能表的内部电路,解决了因为接触问题对计量单元的磁感应组件产生的影响。本技术结构能把位于电能表上部表壳的接线接口的铜柱卡紧到电能表下底壳的电能表数据接口,使其能够大面积接触,起到很好的接触效果;接触点结构的设置增加了铜柱的平面接触,加大了接触面积;所述接触点背面凹槽起到了安装和定位的作用。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能表接触弹片,包括底板和翘片,在所述底板设有接触点结构,所述接触点结构为凸弧面结构。
[0005]所述翘片是由两个L型边组成的U型结构,两个所述L型边通过一个翘片弧连接在一起,所述U型结构的上面的所述L型边通过一个翘片弹力弧与所述底板连接在一起。
[0006]优选的,所述翘片弧的弧度为翘片弹力弧的弧度的五分之二。
[0007]优选的,在所述底板的侧面垂直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翘片侧面且与所述翘片互不接触。
[0008]优选的,在所述限位板的上部水平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位于所述翘片上方且互不接触。
[0009]优选的,所述接触点结构的上面设有接触点正面凸起,在所述接触点结构的下面设有接触点背面凹槽。
[0010]优选的,所述翘片、翘片弹力弧、底板、翘片弧为一体化结构。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结构能把位于电能表上部表壳的接线接口的铜柱卡紧到电能表下底壳的电能表数据接口,使其能够大面积接触,起到很好的接触效果。
[0013]2)本技术接触点结构的设置增加了铜柱的平面接触,加大了接触面积;所述
接触点背面凹槽起到了安装和定位的作用。
[0014]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仰视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侧视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结构正视立体示意图。
[0018]图中, 1、接触点背面凹槽;2、底板;3、限位板;4、翘片;5、接触点正面凸起; 6、顶板; 7、翘片弧;8、接触点结构;9、翘片弹力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参见图1

3所示,本技术包括底板(2)和翘片(4),在所述底板设有接触点结构(8),所述接触点结构(8)为凸弧面结构,所述凸弧面结构的弧度对应的圆心角为100

170度,根据所述翘片弹力弧(9)的弧度大小依据与其关联的计算公式选择设计所述凸弧面结构的弧度,所述翘片(4)是由两个L型边组成的U型结构,两个所述L型边通过一个翘片弧(7)连接在一起,所述U型结构的上面的所述L型边通过一个翘片弹力弧(9)与所述底板(2)连接在一起。所述翘片弧(7)的弧度为翘片弹力弧(9)的弧度的五分之二。在所述底板(2)的侧面垂直设有限位板(3),所述限位板(3)位于所述翘片(4)侧面且与所述翘片(4)互不接触。在所述限位板(3)的上部水平设有顶板(6),所述顶板(6)位于所述翘片(4)上方且互不接触。所述接触点结构(8)的上面设有接触点正面凸起(5),在所述接触点结构(8)的下面设有接触点背面凹槽(1)。所述翘片(4)、翘片弹力弧(9)、底板(2)、翘片弧(7)通过加工工艺锻造在一起,形成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接触点结构(8)可多于一个。接触点的设置增加了铜柱的平面接触,加大了接触面积;所述接触点背面凹槽(1)起到了安装和定位的作用。本技术能让表壳的顶盖接线端口与下部的接线端口卡紧,使连接点能够大面积接触,接触效果好,能直接保护电能表的内部电路,解决了因为接触问题对磁感应组件产生的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能表接触弹片,包括底板(2)和翘片(4),其特征是:在所述底板设有接触点结构,所述翘片(4)是由两个L型边组成的U型结构,两个所述L型边通过一个翘片弧(7)连接在一起,所述U型结构的上面的所述L型边通过一个翘片弹力弧(9)与所述底板(2)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表接触弹片,其特征是:所述翘片弧(7)的弧度为翘片弹力弧(9)的弧度的五分之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能表接触弹片,其特征是:在所述底板(2)的侧面垂直设有限位板(3),所述限位板(3)位于所述翘片(4)侧面且与所述翘片(4)互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郭竣娄燕芝潘琳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泰丰源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