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8213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12
一种记录装置,用于解决以下技术问题:若欲增加喷墨头的移动区域,则需使齿条的长度更长,从而齿条小齿轮机构大型化,进而装置整体大型化。记录装置具备:记录部,在与介质的记录面交叉的方向上能够相对于输送路径移动;移动机构,使记录部移动;以及电机,对移动机构传递动力而使记录部移动,移动机构具备:第一部件,沿着记录部的移动方向而形成有第一齿条;第一小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第二齿条,与第一小齿轮啮合,为设置于记录部中与第一齿条对置的位置且沿着记录部的移动方向而形成的齿条;以及第二部件,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有第一小齿轮,并接受电机的动力而能够在移动方向上移动。并接受电机的动力而能够在移动方向上移动。并接受电机的动力而能够在移动方向上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记录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在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献1公开有:构成为喷墨头通过齿条小齿轮机构而能够相对于压板升降的记录装置。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

158036号公报
[0004]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结构中,若欲增加喷墨头的移动区域,则需要使齿条的长度更长,从而齿条小齿轮机构大型化,进而装置整体大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输送路径,输送介质;记录部,在与介质的记录面交叉的方向上,能够相对于所述输送路径移动;移动机构,使所述记录部移动;以及电机,对所述移动机构传递动力而使所述记录部移动,所述移动机构具备:第一部件,沿着所述记录部的移动方向而形成有第一齿条;第一小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一小齿轮啮合,为设置于所述记录部中与所述第一齿条对置的位置且沿着所述记录部的移动方向而形成的齿条;以及第二部件,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有所述第一小齿轮,并接受所述电机的动力而能够在所述移动方向上移动。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打印机的外观立体图。
[0007]图2是表示打印机的介质输送路径的图。
[0008]图3是头单元以及移动机构的立体图,且是表示头单元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的图。
[0009]图4是头单元以及移动机构的立体图,且是表示头单元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的图。
[0010]图5是头单元以及移动机构的剖视图,且是表示头单元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的图。
[0011]图6是头单元以及移动机构的剖视图,且是表示头单元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的图。
[0012]图7是头单元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的第一齿条、第二齿条以及第二小齿轮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0013]图8是取下头单元的过程中的第一齿条、第二齿条以及第二小齿轮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0014]图9是头单元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的第一部件以及头单元的一部分的截面立体图。
[0015]图10是头单元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的第一部件以及头单元的一部分的截面立体图。
[0016]图11是表示头单元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的吸引风扇、管路以及头单元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0017]图12是表示头单元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的管路以及头单元的位置关系的剖视图。
[0018]图13是表示取下头单元的中途的管路以及头单元的位置关系的剖视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
喷墨打印机;2

装置主体;3

第一介质盒;4

第二介质盒;5

第三介质盒;6

增设单元;7

操作面板;8

排出托盘;8a

突出部;8b

支承面;9

扫描仪单元;10A、10B、10C、10D

墨水收容部;11A、11B、11C、11D

装配部;12

废液收容部;13

输送带;14、15

带轮;18

外部输送辊对;19

供给辊;20

分离辊;21、22、23

拾取辊;25、26、27

进给辊对;28、29、31、32、33、34、35、36、37、38

输送辊对;41

挡板;45

吸气口;46

排气口;50

头单元;51

行式头;52

上部辊;53

下部辊;54

下部辊支承部件;60

移动机构;61

第一部件;61a

第一齿条;61b

第一引导槽;61c

第二引导槽;61d

第三引导槽;61e

第四引导槽;62

第二齿条形成部件;62a

第二齿条;63

第二部件;64

第三齿条形成部件;64a

第三齿条;65

第一小齿轮;67

第二小齿轮;68

旋转轴;69

引导辊;70

电机;80

吸引风扇;81

管路;81a

第一开口部;81b

第二开口部;82

第一连接部件;82a

承受部;83

第二连接部件;84

闸门;T1

记录时输送路径;T2

折返路径;T3

翻转路径;P

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对本专利技术概略地进行说明。
[0022]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输送路径,输送介质;记录部,在与介质的记录面交叉的方向上,能够相对于上述输送路径移动;移动机构,使上述记录部移动;以及电机,相对于上述移动机构传递动力而使上述记录部移动,上述移动机构具备:第一部件,沿着上述记录部的移动方向而形成有第一齿条;第一小齿轮,与上述第一齿条啮合;第二齿条,与上述第一小齿轮啮合,为设置于上述记录部中与上述第一齿条对置的位置且沿着述记录部的移动方向而形成的齿条;以及第二部件,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有上述第一小齿轮,并接受上述电机的动力而能够在上述移动方向上移动。
[0023]根据本方式,若上述第二部件在上述移动方向上移动,则设置于上述第二部件的上述第一小齿轮与上述第一齿条啮合而旋转,通过该第一小齿轮的旋转使上述第二齿条即上述记录部移动,因此,上述记录部的移动量比上述第二部件的移动量增加。换言之,能够抑制上述第二部件的移动量,并且确保上述记录部的移动量,因此,能够抑制使上述第二部件移动的机构的大型化,进而能够抑制装置的大型化。
[0024]在第一方式的基础上,第二方式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二齿条在与上述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亦即宽度方向上,设置于上述记录部的侧面。
[0025]根据本方式,上述第二齿条在与上述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亦即宽度方向上,设置于上述记录部的侧面,因此,能够抑制从上述宽度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的包括上述第二齿条的上述记录部的大小。
[0026]在第一或者第二方式的基础上,第三方式的特征在于,上述移动机构在与上述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亦即宽度方向上,设置于上述记录部的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输送路径,输送介质;记录部,在与介质的记录面交叉的方向上,能够相对于所述输送路径移动;移动机构,使所述记录部移动;以及电机,对所述移动机构传递动力而使所述记录部移动,所述移动机构具备:第一部件,沿着所述记录部的移动方向而形成有第一齿条;第一小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一小齿轮啮合,为设置于所述记录部中与所述第一齿条对置的位置且沿着所述记录部的移动方向而形成的齿条;以及第二部件,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有所述第一小齿轮,并接受所述电机的动力而能够在所述移动方向上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条在与所述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亦即宽度方向上,设置于所述记录部的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在与所述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亦即宽度方向上,设置于所述记录部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部相对于具备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的装置主体而能够拆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以及所述第一小齿轮的齿宽方向沿着所述记录部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的拆装方向。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装置具有将所述记录部沿拆装方向引导的引导部。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三齿条,在所述第二部件沿着所述移动方向而形成;以及第二小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信隆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